团体治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 投稿夏天
  • 更新时间2016-03-05
  • 阅读量768次
  • 评分4
  • 11
  • 0
  [摘要] 目的 探讨团体治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度洛西汀治疗,治疗组给予团体治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用药前和用药2周后HAMD和SF-36评分的改善幅度、药物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2周后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用药前,SF-36评分显著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2周后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抑郁症药物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团体治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 
  [关键词] 团体治疗;度洛西汀;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1(a)-0051-03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迅速发展,抗抑郁类药物的相关研发工作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抑郁症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已经得到显著改善[1-2]。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团体治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104例抑郁症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24~81岁,平均(53.2±0.6)岁;患病时间为1~14个月,平均(4.5±0.7)个月。治疗组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23~82岁,平均(53.1±0.8)岁;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4.7±0.6)个月。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度洛西汀(Eli Lilly and Company,H2011 0317),6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团体治疗,主要内容如下。①认知干预:医务人员应该将抑郁症的相关知识编制成一个专门的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能够更系统地掌握抑郁症疾病治疗和预防再次复发的方法和重要性,正确认识自身所患疾病,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一些错误认知及时纠正;②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通过逐步实施先紧张后放松模式的全身肌肉训练,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③面对自我:在干预治疗过程中坚持做到以患者为工作主体,要求患者之间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交流,进一步加深广大抑郁症疾病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感性认识,确保其能够积极参与和讨论自己面对的问题,如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如何能够使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等;④投入活动:通过组织患者进行游戏、猜谜、盲人走路等有趣活动,充分发挥团队的精神和力量,最大程度地激发患者积极向上的良性心态,使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和现实生活,对自己的情绪及行为方式进行合理调整;⑤在完成以上干预计划之后,应该要求每位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够相互保持联系、相互支持、相互督促,以显著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3-7]。 
  1.3 效果评价 
  痊愈:用药治疗后抑郁症症状显著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降低程度>75%;显效: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50%  1.4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抑郁症药物治疗总时间、用药前和2周后HAMD评分[9]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9]的改善幅度、抑郁症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作为观察指标,其中SF-36评分主要包含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P<0.05)(表1)。 
  2.2 两组用药前、用药2周后HAMD和SF-36评分的比较 
  两组用药2周后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用药前,SF-36评分显著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2周后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抑郁症药物治疗总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抑郁症药物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治疗期间有10例(19.2%)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期间有2例(3.8%)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05)。
 3 讨论 
  抑郁症属于常见的心境障碍类疾病,特征性表现为显著而持久地出现心境低落现象,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患者自杀率高等基本特点[10]。导致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不仅包括生物学因素,还包括非常复杂的社会心理学因素[11]。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社会因素对抑郁症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2]。在抑郁症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团体心理治疗方案,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指导和干预,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广大抑郁症疾病患者的认知能力与情绪状态,使其能够尽快妥善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应激事件与人际关系,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相关知识与技巧,从而产生长期、普遍性的指导作用[13-14]。 
  度洛西汀属于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类药物,对于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类型抑郁症疾病均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临床研究显示,导致抑郁症疾病发病的主要机制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特定的神经递质水平及其受体功能水平明显降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类药物均围绕述这一发病机制进行治疗,通过阻断相关神经递质的再摄取过程,明显放缓消除速度,进而使神经递质的浓度水平显著提高,达到有效抗抑郁治疗的目的。度洛西汀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药物作用,使抑郁症治疗效果显著提高[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抑郁症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前和用药2周后的HAMD评分和SF-36评分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疾病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团体治疗模式在抑郁症疾病控制方面能够发挥其优势,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该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进一步完善抑郁症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使更多的患者能够从中受益,使抑郁症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 魏昆岭,成玉敏,桑文华,等.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不同症状抑郁症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4):252-253. 
  [2] 吕振雷,张云彪,祁曙光,等.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1):37-38. 
  [3] 常景环.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65-66. 
  [4] 胡婷婷,徐维平,黄莺,等.黄精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2,16(10):1494-1496. 
  [5] 赵兴民,韦安枝,马德荣.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0,11(2):293-294. 
  [6] 常丽艳,金桂娟,高凤玖,等.度洛西汀治疗癌症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5):55-56. 
  [7] 董琳琳,焦华丹.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176-177. 
  [8] 华彩霞,朱满连,周云芳,等.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 29(2):119-120. 
  [9] 刘金英,甘露春,冯冬梅,等. 集体心理治疗对青壮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2,22(17):2025-2026. 
  [10] 叶红萍,李鸣.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疗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0(8):524-526. 
  [11] 纪红玉,张玉春,翟乃霞.综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8):682-683. 
  [12] 许成,左萧,李秀成.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6):647-649. 
  [13] 蒋菊芳,吴晓梅,吴宗萍,等.以“新起点”健康理念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3-255. 
  [14] 闫景新,楚平华,魏春香.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抑郁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0):89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