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诊治

  • 投稿levi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479次
  • 评分4
  • 24
  • 0

徐琦 亢文华 李晓霞 汪葆 翟新验/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发病情况

猪场存栏基础母猪280 头,采用自繁自养生产方式,曾防疫猪瘟、口蹄疫、伪狂犬、蓝耳病。进入8 月,该场无降温设施,圈舍内高温、潮湿。此次发病主要感染75 ~ 100 日龄的育肥猪,最初1 个栏发现1 ~ 2 头,3 d 蔓延到4 栏猪,一共发病25 头,病程8 d,共死亡5 头。

(二)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41℃~ 42℃),厌食,不愿站立,全身皮肤发红,呼吸急促,眼结膜充血,粪便干硬。背部、腹侧以及股内侧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红色疹块,用手触摸皮肤疹块凸起明显,指压褪色、放开手指后,红斑又迅速恢复。

(三)剖检变化

病死猪颈部、胸、腹部及四肢皮肤有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暗紫色疹斑。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多汁充血。脾显著肿大,充血呈樱桃红色。肝充血肿大。肺充血和水肿,胸腔内有混浊的积水。心包积水,心内外膜可见小点出血。肾肿大,紫红色。胃黏膜充血,特别是胃底部和幽门部显著,并有出血点。小肠黏膜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有炎症变化。

(四)防治

1. 加强猪群饲养管理,使用营养均衡饲料,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加强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酚类、碱类、次氯酸盐、季胺等消毒剂对猪丹毒杆菌都有效,用消毒药彻底冲刷圈舍,粪便深埋发酵处理。改善饲养环境,保持清洁、干燥、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合理的饲养密度,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加强饮水消毒和管理,防止病从口入,特别是使用自然水和浅表水的养殖户,注意饲料的清洁和卫生,确保饲料无丹毒污染,尽量不用湿料喂猪。

2. 有病猪舍实行全群给药,无病猪舍实行药物预防。每吨饲料添加强力霉素150 g,连喂5 d。发病猪使用青霉素50 000 IU/kg 体重、氨基比林0.1 ml/kg 体重肌肉注射2 次/d,连用3 d。经采取以上措施一周后病情得到控制。

(五)讨论

1. 本次发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丹毒。猪丹毒近二十年已很少见到,但最近几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多有发病报道,北方较少见,本次发病提示北方地区在高温潮湿的夏季,应加强猪丹毒的防控。

2. 猪丹毒只要做到早期诊断、快速处置,造成的损失是很有限的,但临床上往往很多猪场却因为误诊错过了最佳的防控时机。造成误诊的原因主要是猪丹毒近二十年已很少见到,很多临床兽医以及猪场管理者对猪丹毒认识不足,依然停留在见到“打火印”才会联想到猪丹毒的状态。另外部分兽医及技术服务人员受前几年“高热病”思维定势的影响,只要见到病猪出现突然高热和皮肤充血出血等症状,往往会联想到蓝耳病。特别是目前在到实验室的检验病料中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病毒和野毒难于区别,导致很多情况下发生误判。

3.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猪场应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严禁从疫区引进生猪,必须进入时,应隔离检疫一个月。天气的突变,猪场的环境卫生差,粪便处理不当和保暖降温设施差均可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本病的发生。所以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饲养条件,特别是控制猪场因蓝耳病病毒和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是防止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4. 急性猪丹毒在临床上往往很难与其他败血症区别。但是,如果进行综合考虑,猪群突然爆发本病后的某些临床症状比其他疾病更有特征性,如没有发病前兆,突然死亡几头猪,体温高,四肢僵硬。病猪不愿运动,被弄醒后无意起来,并且明显有警惕的眼神。有时出现有诊断意义的菱形皮肤疹块,使用青霉素治疗后的24 h,如病情明显好转,则表明诊断正确。剖检时,如见脾脏肿大则有参考意义。

5. 如果猪场发生猪丹毒并引起较大损失,就考虑进行疫苗接种,是防制本病最有效办法。仔猪免疫因可能受到母源抗体干扰,应于断奶后进行;如在哺乳期防疫,应于断奶后补免,以后每隔6 个月免疫一次。目前国内常用弱毒疫苗GT(10)及GC42,GC42 可用于注射或口服。灭活苗有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免疫期均为6 个月。联苗有猪瘟-猪丹毒二联弱毒苗及猪瘟- 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