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开启神话课堂之门

  • 投稿百花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27次
  • 评分4
  • 68
  • 0

江苏泰州市口岸中心小学(225321) 朱 娟

神话,是儿童的神话;儿童,是神话的儿童。正如人类学家泰勒曾经指出的那样:当神话出现,我们才可能确信“我们的童年时代就处于神话王国的门旁”。在苏教版教材中,神话类课文所占的篇幅并不少,像《沉香救母》、《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牛郎织女》、《九色鹿》……这类课文是学生的最爱,成为他们讨论的话题。作为教师,如何通过神话故事的解读和品味,激活存在于儿童生命中的潜意识,使神话类课文与儿童的内心梦想契合,开启儿童梦想之旅呢?

一、顺应童心,激活儿童梦想的自由

儿童的思维充满了幻想,想象是一个主要的途径和载体。在孩子的世界里,万物皆有灵性。在神话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儿童梦想的自由,激活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文本中经历神奇、体验神奇,进入神奇的梦想王国。

如,在教学《开天辟地》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宇宙。想一想,他还会用身体为我们创造什么?”学生认为:他的头发化作草原,头颅化作人类的智慧,血脉化作长江黄河,四肢化作了山陵丘壑……另一方面,我带领着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展开对话,寄托自己对角色的期待:“盘古真的死了吗?你看这风,还有这云,这山峰都在说话呢。想象一下,面对苏醒的盘古和万物,它们会说些什么?”借助丰富的想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尽情地表达:“风说,是我唤醒了小草;云说,是我给你蒙上美丽的纱巾;山说,是我给你带来了伟岸的高度。”通过对话,儿童在神话情境中,用富有神话的心态创造了一个生机盎然、富于人性、充满人情的美好世界。这样,让儿童的创造力得到提高,在自由的梦想中获得释放。

二、顺应童心,正视儿童内心的真实

在每一个孩子看来,神话能够满足他们内心的意愿,实现与万物的对话。在对话里,他们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在教学中,常常有教师从理性思维入手,破坏儿童内心的真实,使神话教学失去了它的美。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开天辟地》时,就直接告诉学生:“这个故事是人们编出来的,神话是虚构的。”显然这样的引导,武断地剥夺了学生对神话这一精神世界的体验,使神话教学的人文意义荡然无存。

在人类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幸福的路上,神话始终寄予着惩恶扬善的真实意愿,因而妖魔鬼怪与邪恶力量一直是如影随形的要素。如《九色鹿》中的调达,《普罗米修斯》中的宙斯,《哪吒闹海》中的东海龙王等,这些不可避免的邪恶怪物,其实就存在于儿童的内心深处,也是其内心的投射。如果闭口不谈,那么它就永远不可能让儿童有所觉察,并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使这些妖魔鬼怪与邪恶力量在童话解读中彰显出来,就可以让儿童正视自己内心的真实,并由此获得精神的成长。

如,在教学《九色鹿》时,对调达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我做了如下引导:“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假如我告密就能够 ____________,就能够____________,还能够 ____________。”

借此引导,学生透过调达邪恶内心的挖掘,在神话故事中宣泄了自己负面的情感,并能够从无意识的层面体验到智慧与善良。这样,通过解决一对善恶的矛盾,传达一种控制恶、发扬善的人文理想。

毫无疑问,教师顺应童心,揭示并彰显神话故事中的反面形象,这不但可以让儿童正视内心的恶,而且可以使其成为有益的反面教材,让儿童学会疏导,获得控制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力量。

三、顺应童心,开发儿童诗性的浪漫

刘小枫曾经指出:诗性的回归,必须要经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神话。神话为人类诗意地栖居提供了可能,并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出口。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顺应童心,让儿童本真浪漫的人性通过诗歌释放出来,展开真诚的心灵对话。这样,在带领学生叩问童真的同时,给予学生一颗诗心,寻求语言的诗意突破。

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知和体验普罗米修斯爱的情怀,我带领学生深入他的内心世界,探究他爱的源泉,并展开诗意的表达:“孩子们,请看大屏幕。(出示普罗米修斯受难的画面,悲怆的音乐起)这就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被鹫鹰啄食着肝脏,生不如死,但他依然无怨无悔,毫不动摇内心的热爱。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想象一下,在普罗米修斯的眼前,将会出现怎样的场景?他在憧憬什么?”

学生借助诗性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仰:“普罗米修斯,你给予我们的何止是火种,更是一颗真诚的爱心!你点燃了世界的光明,点亮了世界的美好,让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温暖!你是爱的化身,是力量的源泉!”学生通过诗性的语言,表达了普罗米修斯对光明世界的向往:这里再也没有寒冷,到处都有温暖;这里再也没有无助,到处都有光明和力量。

在情感的激荡下,儿童的诗性被开发出来,并借着幻想和想象,构成了一个属于儿童的诗性王国。此时,学生的表达体现了最初的真实,充满了童真。

总之,神话类课文教学要在“润物细无声”的滋润中,让学生获得童心的抒发和诗性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看到内心恶的真实存在,又能够实现想象和诗境的完美统一,让梦想之旅完美展开。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