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鲜明取合有当编排多样——部编本小学《语文》第一册新亮点

  • 投稿天蝎
  • 更新时间2017-09-14
  • 阅读量595次
  • 评分4
  • 66
  • 0
为进一步凸显主流教材在教育实践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本语文教材”。2016年秋季,全国许多地区正式使用该套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渗透,加强了编写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呈现出以下亮点。

一、价值导向鲜明

教材作为教育中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编者队伍的价值观和基本立场。部编本教科书作为站在国家高度编写的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层次更高,视角更开阔,较好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在道德指引和价值导向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语文因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一直承担着国民精神教育的使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渗透都在部编本教材中得以显现。而在以往的教材中,这样的价值观教育,说教过多,没有很好地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一旦向说教倾斜,语文的学科特点就会被弱化了。新教材从编写之初就意识到,在价值观教育上要充分与语文的学科特色相结合,所有的语言美、情感美、品质美都应该是价值观导向与语文学科紧密相连,潜移默化并深远持久地显现出来的。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入学教育展现了三个校园场景,旨在通过场景图来让新生了解校园生活与入学常规。而新教材的入学教育部分直接以“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命名,强调了小学阶段孩子们就应该具备的“角色意识”,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如“我是中国人”就直接以特色鲜明的插图表现首都天安门、鲜艳的五星红旗与56个民族儿童大团结等内容,这些内容如果直接以说教的形式来进行,一年级学生很难理解,而辅以插图,就使内容形象生动起来;语文园地部分“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等新栏目的设置,倡导的是“全民阅读”与“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内容取舍得当

(一)识字写字教学注重夯实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第一学段的学习结束后,学生需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字左右。2011年版课标附录4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收录汉字300个。这些字字形相对简单,在段落篇章中重复率很高,同时又因为大多数字是其他复杂汉字的组成结构,所以这些字在教科书中一直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础内容。与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按照教学经验来编排识字写字顺序不同,部编本教材第一册的课文和练习的设计更加严格地执行300个字的基本字表。新教材在综合考虑字的结构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关系之后,确定了哪些字应该优先学习以便于学生们记忆、理解和应用。

(二)汉语拼音教学优化编排顺序

新教材有意识地在课文编写中降低了拼音学习的难度。以往的教学安排中,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即开始学习汉语拼音,随后才开始识字认字。新教材将汉语拼音单元安排在了识字单元之后,再次强调了“汉语拼音只是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目前,有不少教师异化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常把拼音生硬地从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的有机整合中孤立出来,片面地认为不完全学好拼音就不能学习汉字。因此,教师们热衷于拼音过关练习,让学生们“课课练”“节节练”。事实上,这些训练并不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拼音的认读主要依赖观察和模仿。一味地告诉学生该如何发音、如何书写、如何拼读,学生最初的语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会一点点消失殆尽,甚至逐渐产生厌学畏学情绪,最终导致对语文学习的排斥。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新教材强调降低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第一册里有很多课文都将音节拼读与儿歌结合起来,使拼音教学与韵文诵读相结合,激发、唤醒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三)阅读教学回归经典传承文化

部编本教材重新为传统的经典文章“正名”,强调经典内容的传承与再挖掘。课文数量减少,教学板块增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收录课文20篇,新教材第一册收录课文14篇。虽然文章数量明显减少,但是教学内容却更加丰富多元。在精讲课文中增加了古诗文的呈现数量,同时在选编上也强调传统文化对小学生的熏陶作用。如新入选的《对韵歌》就节选自传统蒙学读物《笠翁对韵》,用雨雪、风花、云树、虫鸟等意象构建出一幅意境优美、清逸的美景。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伊始就接触这种意境优美的韵文,无形中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全册共出现六次的“日积月累”栏目中,古诗入选四次,农谚俗语入选两次。《古朗月行》《悯农》以及《咏鹅》等经典篇目的出现,配合着韵文识字歌,共同提升着学生的语感,在对传统文化的美的感悟中,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渐入佳境。

(四)口语交际教学强调语境强化态度

人教版教材的“口语交际”基本上以具体的活动名称命名,虽然细化了活动内容,但很大程度上强调“说话”的形式,没有把侧重点放在学生“如何说”“何时说”和“说什么”上。部编本教材直接替换掉了原有的活动名称,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的概念,是对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视。新教材更加关注语境的作用,不再以固有的模式对应一类交际活动,而是以交际的对象、时间地点、对应的环境等为转移,这样真正体现了“交际”的目的,明确了孩子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要优先考量的问题,真正试图做到在学了语文之后,能在现实生活中用语文知识与技能去解决问题,获得提升。

在第一组课文“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中,教材强调“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这就明确提出了学生在与想要交朋友的对象交流时,必须要有礼貌,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诚意。学生们在看到这样的“提示语”后,自己也会思考——“为什么我要看着他的眼睛呢”,教师就应该适时地告诉学生:这是懂礼貌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交际方法。在对话时通过观察他人的眼睛,我们能相对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情感、想法和表现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有明确的有关交际技巧的概念。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在口语交际中很好地应用这些技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之前的教材中对相关内容强调不足,新教材在兼顾活动的过程与目的中,渗透的是语文素养与交际能力的提升。同样的内容还包括第四组课文的“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课文提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将原人教版“哪种运南瓜的办法好”的讨论主题更换为“你喜欢哪种方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而不是追求模式化的答案。由此不难发现,在“口语交际”中强调语境的作用与交际手段的应用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创新点之一。

三、体例编排多样

先前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大多以不同主题来区分单元结构。这种体例设置考量的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试图让教师与学生在对不同主题的探讨和学习中,增强教学双方的语文素养。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但语文教学也有偏向工具性的一面。传统的主题单元编排,体现了对语文素养的片面追求,无意间忽略了语文学习本身的规律性。各个单元的内容选择以呼应单元主题为第一优先级,本单元的学习结束之后,学生要收获哪些语文知识、获得哪些能力则处在次要地位。没有一个循序渐进或是明确的级别划分,导致很多时候语文课“上了和没上一个样”。因此,新教材在原有“主题分类”的基础上分轨并行,有些地方辅以“文体分类”的方法组织内容。如一组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的课文就通过《小书包》《大小多少》《升国旗》等篇目展现当代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显性主题,而另一组课文中选用了内容并不直接相关的《明天要远足》和《大还是小》,两篇文章的共同点只是都以小学生的口吻来叙述,体现“观察”的隐性主题而已。这样一来,主题分类相对淡化,教师可以在特定单元内关注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和培养,充分落实语文“工具性”的本质属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