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资料,开创阅读教学的新维度

  • 投稿艺名
  • 更新时间2017-11-07
  • 阅读量221次
  • 评分4
  • 30
  • 0
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不是客观孤立的存在,它们与相近内容、相同主题的课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文本解读不能局限在单一的课文中,而是要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相关的资料,对课文形成补充印证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借助拓展资料,丰富教学容量

进入中高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就应该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的方式先走进课文,对教材中的课文形成初步的认知体验。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教师将教学的关注点仅仅局限于课文,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借助相应的资料进行预习,在丰富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提升学生预习的质量。

如在指导学生预习《七律·长征》一课时,教师就设计了这样的预习要求:(1)自主朗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富有节奏,并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2)阅读关于长征的资料,了解长征的线路、里程等知识;(3)进一步搜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经历和故事,形成对长征的初步认知。而在教学伊始,教师则组织学生对他们搜集的资料进行梳理与交流。有的学生分享了长征途中红军受到的种种磨难,有的学生分享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彼此帮助的感人故事,有的学生出示了长征线路图,还有的学生出示并背诵了毛泽东描写的关于长征的其他诗词,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预习是学生凭借自身的认知经验对教材中的课文先行解读的过程。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对课文的解读就需要借助其他资料进行拓展,这样才能为学生全方位感知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二、利用拓展资料,优化教学结构

1.左右逢源,利用资料串联课文

教材是众多文本资料体系中的一个坐标,承载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探寻与之相关的文本,引领学生能够借助不同的资料,对教材的认知形成串联、补充的作用,从而将一组文本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剧本《负荆请罪》时,面对韩勃对蔺相如所说的“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很多学生都存有困惑,因为他们对蔺相如与廉颇之间曾经发生的故事并不了解,教师则相机引入了《将相和》这篇文章,并引导学生阅读感知文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故事,让学生深入感知韩勃口中的“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在这篇课文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教师则引领学生对这个故事的情节进行梳理,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而教师则再次为学生拓展补充了司马迁《史记》中的原句,引领学生在对照阅读中理解《史记》中的原文,并尝试从司马迁的视角感知这个故事,为学生深入理解且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奠定了基础。

上述案例中,教师两次运用了课外拓展的资料。一方面串联了整个课堂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另一方面,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广泛的拓展和运用,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可谓一举两得。

2.彼此印证,利用资料对比鉴赏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用文学的视角来阅读文本,是小学阶段较为高级的一种阅读策略。由于小学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单一地关注课文很难发现课文中所蕴藏的价值资源。因此,教师就需要借助其他相类似的文本资源,引领学生运用联系对比的方式展开阅读,品味鉴赏,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教师可紧扣“记人类散文”的特点,引领学生将关注的视角聚焦在三个层面上:作者笔下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将这位扫路人的特点描写清楚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描写?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与这篇课文相类似的文本,即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挑山工》。在学生深入预习、了解这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展开学习:首先,对照阅读,找出两篇课文在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的共性。学生在深入对比中发现,这两篇课文都借助人物的职业展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其次,在写作方法上,两位作者都十分重视对人物外形和语言的描写。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教师则引领学生紧扣这两篇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和语言的句子进行感知,将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镌刻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随后,教师则相机追问:对挑山工和扫路人,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要运用语言和外貌来展现他们的特性呢?教师借助这样的问题将学生的认知体验引向文本的深处,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意识到,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就是通过观察外形、彼此聊天得到的。

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对两篇课文不同点的关注上,很多学生发现作者在课文结构的设计上别具匠心。《天游峰的扫路人》将写作的关注点聚焦在一位老人身上,而《挑山工》则是先从一个群体入手,再逐步聚焦在某一个人物的身上。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构思与风格,对于丰富学生内在的认知经验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深刻对比中,学生易于明晰感受课文所蕴藏的资源以及价值点。

三、借力拓展资料,提升语用能力

1.在资料的运用中,解决认知障碍

阅读所能感知的对象就是文本,殊不知这文本在诞生之际其实已蕴藏着丰富的特征和语用教学价值点,而这一切在文本的表层是难以洞察的。但这些资源对于感知文本内容、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却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资料的拓展,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并为另一种形式的语用训练提供资源。

如《虎门销烟》一文所反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一次销烟,却会成为足以载入史册的壮举,也对课文中邀请外国商人前来观摩感到十分费解……而这些指向学生困惑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顺利的解决,学生也就难以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对这篇课文核心价值的体悟与感知也就自然会陷入泥潭之中。教师则可为学生拓展补充关于鸦片对中国人身心伤害的文字、数据和图片,并适当讲授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随后,正是这些数字和素材,让学生理解了鸦片战争,并切身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的意义。随后进行的练笔“看着林则徐的塑像,你想对他说 ”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将这些资料融入他们的练笔中,抒发他们对林则徐的敬佩之情。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出发,对资料的拓展运用契合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认知障碍,并为学生的语用训练提供有效的资源。

2.在资料的引入中,内化认知思维

有些课文作者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一些事物来抒发情感,言明志向。借助的事物与作者内在的想法如何才能做到有机统一呢?笔者以为,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教学过程的资料拓展上,引领学生探寻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丰富学生内在的认知。

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作者运用樟树旺盛的生命力和永久保持香气的特点来展现宋庆龄对革命的持久动力以及不愿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的远大志向。教学就是引领学生由樟树到人物特点的转换迁移的过程。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拓展关于宋庆龄的生平资料,并引领学生探寻樟树与宋庆龄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借助人与物之间的共性,使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形成对人物品质的体悟,更有效地解析“借物喻人”这一独特写法的特点,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资料的拓展使用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更是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感知的有效路径。教师应该调动自身的资源意识,为学生选择、补充适切的文本资料,为学生深入类比与辨析提供丰富的资源,为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湾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