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路探讨

  • 投稿温酒
  • 更新时间2017-11-04
  • 阅读量962次
  • 评分4
  • 81
  • 0
前言:随着日益激增的供需矛盾,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了当前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重要手段,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来说,供给侧改革更能够解决目前的经济增长压力,优化供给结构,还能通过市场调节充分挖掘出供给方的潜在生产价值,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一、现阶段国有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一)生产结构不完善,化解产能过剩由于我国生产结构与生产体制的特点,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上具备相当的复杂性,极大的增加了化解产能的难度。其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波动与内需缩小和政府公布的供给信息严重不符导致。1.加大对企业的运营状况与生产信息的统计整理力度,根据所得出的信息构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科学的产能评价体系,通过客观的产能评价让企业投资方结合市场对于行业信息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投资当中的风险,更加合理的把控市场竞争,尽量避免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2.相关审查部门需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在以GDP为考核核心时更应当将国企治理、民众生活水平、能源损耗、经济效益等多项指标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去,防范相关部门为盲目追求业绩而出现一些不合理、损害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投资,防止产能过剩。3.结合企业生产中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对由于技术手段落后、资源无法得到最大化利用的部分企业要严格实施关停政策,避免因追求短期利益而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对于由于结构性问题而出现的产能过剩的企业要根据实际需求改变相关生产方案,强化核心技术,避免产能过生。(二)生产成本过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与缴税额度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已经成了我国企业发展过程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而在目前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促进生产资源的市场化,拓展融资渠道与简化交易流通层将会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1.统一市场生产资料价格标准,根据需求侧的实际状况,对生产资料制定科学的价格,防止出现部分生产资料遭到垄断提高价格的现象,要根据买卖双方的实际情况,体现出生产资料的真实市场价值。2.建立层次分明的融资市场,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学习先进的融资方法,另外政府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针对于行业特点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避免出现银行融资一家独大的现状,完善市场交易,降低企业生产成本。3.有效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的生产材料采购,通过高效率的网络化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繁琐程度,提高资金转化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损耗,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三)生产库存堆积,资源浪费1.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产品创新程度低,生产技术工艺与顶尖产品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此问题我国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学习先进生产技术与生产理念,注重对于消费者的需求的调查,追求生产上的创新。2.注重产品的质量。随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产品的品质直接影响了该产品的销量多少,所以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还要对产品质量有保障,才能尽可能促进产品的营销收益,避免出现产品库存堆积。

3.企业应当注重品牌意识的培养,优秀的品牌口碑是保障产品销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产品的宣传力度,同时打造优秀的产品相关服务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销量。

二、供给侧改革环境下国有企业发展思路探讨(一)结合优秀经济思想发展国有企业在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强化产品生产效率,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相对于传统经济学更加注重“供给侧管理”的主体管理理论,在供给侧改革中更加强调对于目标主体的结构性变革。所以,为了符合供给侧改革环境下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企业必须明确科学改革理论,确定科学的改革方案。结合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思想,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应当首先明确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重点根据市场竞争特点将产权进行多样化处理,优化企业自身管理结构,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施行先进的市场化管理模式与科学的激励机制,减少政府对于国有企业自身改革转型中的影响力度。再者政府也应当加强在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妥善发挥出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全面推进市场的稳定发展,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最后就是要鼓励国有企业对外实行经济开放,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实施,减少国有控股对于企业发展的限制,促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提高经济发展活力。

(二)抓住供给侧改革下的机遇发展自身目前来说,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供需矛盾并不在于产品总量上的矛盾,而在于生产结构上的矛盾。供给侧改革就是专门针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所进行的改革,所以国有企业必须及时抓住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的基于从生产结构上入手,打造新的供给链,直面市场挑战,发展企业自身,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新型供给链形成阶段,在改革之初,企业必须积极加强企业的创新性改革,摒弃陈旧供给结构,根据市场需求打造新的供给需求关系,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其次,进行国有企业的兼并化改革,在新型供给需求关系稳定之后,产品供应单一很难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在这时企业就必须拓展生产线,提高国有企业兼并,挖掘新的市场份额,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制定科学的市场退出机制,以此保证企业资金的循环流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避免供给过剩。

(三)根据不同因素制定相应改革方针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影响:制度、产业、质量。从制度上来看,只有不断通过科学的政策推进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才能最大化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促进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矛盾,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活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从产业上来看,只有不断优化国有企业供给结构关系,不断调整企业内部关键要素比例,才能使得更多的资源向真正有需求、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中转移,全面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激发企业发展潜力,减少供给矛盾。从质量上来看,国有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产品创新,实行高精尖化生产方式,并且完善产品服务质量,以优质的品质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保障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