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与建议

  • 投稿狂奔
  • 更新时间2017-11-04
  • 阅读量278次
  • 评分4
  • 11
  • 0
随着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 号)文件的实施,我国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目前也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如何完善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我们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科研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科研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科研事业单位具有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属性,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进步,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科研事业单位的根本目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管理、明确职责、强化服务意识,有利于科研事业单位良好、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其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2.有助于提高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当前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导致国有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划清单位内部管理的责任权利,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动能,使其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下突破传统观念,勇于对工作观念和工作流程创新,从而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国有资金使用效益。

3.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合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科研事业单位原有的监督管理体系比较薄弱,权力过于集中、违规审批、一人多岗等管理漏洞容易滋生各种腐败现象,对国有资产安全构成威胁。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明确职责、理顺流程有助于堵住管理漏洞,铲除腐败滋生的温床,从而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4.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规范工作流程和财务收支行为,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许多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还是老一套的管理思路,缺乏全新的管理理念,而科研人员却把内部控制视为一种约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态度比较消极。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从上至下都缺少实施环境,达不到预期的控制效果。2.缺少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指引。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复杂,渠道众多,不同来源经费资金支出管理也不尽相同。目前,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外,我国缺少关于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的具体指导性文件,许多科研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都采用生搬硬套的模式,所谓的内部控制只是相关规章制度的简单汇总,并没有覆盖本单位所有经济业务活动,或者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存在制度控制漏洞、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3.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完善。由于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起步较晚,评价体系还不是十分健全,没有建立起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而缺乏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会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使内部控制的执行不到位或出现偏差。

4.执行力度不够,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再完善的内部控制也需要严格的执行和有效的监督作为保障,只有严格的执行和有效的监督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真正地发挥作用。但一些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授权审批不规范、岗位设置不合理、内部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如责任追究不到位、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等,从而影响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5.专业人才匮乏。由于科研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差,人员也非常紧缺,可能存在着财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管理观念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情况,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没有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而既懂财务知识、又懂内部控制;既会信息化管理、又精通工作流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极其匮乏,这直接影响到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的开展。三、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1.加强单位全体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牵扯到单位日常科研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需要单位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有直接责任。所以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内部控制宣传、培训工作,形成以风险管控为出发点的单位文化,提高大家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认识,从而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2.尽快出台适合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指引。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能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文件作为参考,缺乏符合科研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指引,现亟需出台一部适合科研事业单位、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指引,以规范指导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工作。3.构建一套切实可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建立涵盖科研事业单位所有业务和事项、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全单位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应重点关注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评价工作应当能够准确地提示科研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风险状况,并针对暴露的风险及时干预和修正,以保证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4.加大执行力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的内部控制应明确各项业务流程,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确保各项业务流程都有相应的责任人负责,科研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有机结合,找出不足之处,对与之相关的制度、方法、流程等进行改进,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将监督考核结果与领导业绩、人员晋级相结合,奖惩结合,激发全体人员认真执行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监察部门,开展定期专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必要时可以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进行评价。

5.多渠道引进、大力培养内部控制专业人才。人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的效果,科研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引进复合型人才、聘请专家顾问、组织员工培训等方式进行人才队伍建设,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复合型人才,以保障单位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四、结语提高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是我国事业单位转型和改革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科研事业单位应当扎实做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