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政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及完善对策

  • 投稿图诺
  • 更新时间2015-10-26
  • 阅读量805次
  • 评分4
  • 58
  • 0

张晓勇

(黄陵县财政局 陕西·黄陵)

摘要:财政投资是财政支出中的一部分,是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实现政府职能的手段。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财政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手段,并提出一些完善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财政投资;经济;增长

一、财政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财政投资是政府向国民经济投入资金的过程。财政投资的目的是扶持经济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是国家在经济上实施方针政策、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财政投资不以盈利为目的,追求的是全局的、长远的效益,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作为投资的对象和考察标准。例如政府对很多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并没有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但对改善民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减少了社会的治理成本。财政投资惠及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农业,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投资的资金来源是依靠税收完成,收益稳定、数额庞大,所以财政投资是可靠的,并且能够运用到重大项目中去。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大于以往。财政投资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保障经济的平稳有序增长。财政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有:

(1)影响国民生产总值。2008年世界范围内爆发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浪潮席卷全球。应对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宽松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在充分就业未得到保证时,投资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消费,形成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可以说,投资使我国经济平稳的应对了危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并未因危机而急剧下降,适当的投资可以缓解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

(2)合理配置资源。财政可以弥补私人投资的空白,解决市场失灵现象。尤其对于公共产品,更需要政府采取财政投资来弥补。因为这些产品对国民经济的稳定、社会和谐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介入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以人才为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许多优秀的人才得不到就业机会,财政投资在扶持经济的同时会创造更多的职位,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3)提高劳动生产率。财政投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和卫生方面,能够保障高端人才的福利待遇,保证人才能够为教育卫生事业提供有序、持续的服务。

二、财政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手段

(1)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财政投资通过解决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的手段。政府可通过适当的减税、补贴、贴息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在人力上的投资。政府要在资源的引导上发挥作用,着力点在潜在人力资本增长率较低的行业。对于由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带来的就业压力,要对人员进行公益性的培训,使其获得有竞争力的劳动技能。

(2)生产性公共投资。财政投资可从教育、医疗卫生、道路、通讯、水电、国防等方面投资,在保障民生的同时拉动内需,提高资本的单位产出,提升社会的供给能力。公共投资也可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维持长远的经济效益。

(3)调整税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调整税收是政府财政政策改善经济环境的主要方法之一。财政投资可以通过对税收的减免来调整税收结构,加大政府的转移支付,对需要扶持的企业进行退税。税收优惠可以降低开办企业的准入门槛和经营成本,让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效益的创造中,带来经济的增长。

三、完善对策

(1)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政府可以通过改善宏观调控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发展,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弥补居民消费的不足。中国居民长久以来秉承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消费意愿也不强烈。政府的预算要放弃保守的思想,可以适当扩大财政赤字,把预算资金更多的投入到市场中去。另外,政府也应该完善财税政策,支持基建建设。政府应通过投资扩大消费需求。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在养老、健康、信息、文化服务等方面。优化这些行业相关的财税政策,使投入的资金更好地惠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中。在税收上,应提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这些行业的创业和发展,对公益性的行业要加大税收减免力度,放宽准入条件。对涉及农村的基建设施项目,要大力扶持,积极鼓励,为相关企业解决困难,创造条件。

(2)优化投资结构。对于政府投资,要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达到最好的效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对于基建投资方面,要着力改善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棚户区的改造,保障居民用水用电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我国的政府投资与西方国家相比是明显偏高的,而且保持持续的上涨态势。但我国政府的投资也存在一些弊端,就是与民间投资的重合,政府扮演了更多应由民间投资来扮演的角色。政府的投资要做到与民间投资的互补,要退出营利性、竞争性的行业,让市场来发挥作用。政府投资的作用是要起到弥补和刺激的作用,发挥杠杆效应。通过政府投资来引导民间资本的参与,而不是取代民间资本。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基础设施等的供给上存在欠缺,并没有很好适应经济的增长。我国应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改造性投资,向集约型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

(3)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加大财政投资对企业的扶持,尤其是对中小型微利型企业的投资。在我国的企业构成中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占到了全部企业的70%-80%,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然而,小型微利企业融资困难、经营困难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和壮大。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带领小型微利企业走出困境。鼓励各种类型企业注册建立,对于民生行业可以在注册时给予一定的补贴。政府出资建立小型微利企业投资基金,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对月营业额在3万元以下企业免征营业税,延长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和汇算清缴日期。在2015年要全面落实全国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政策,使小微企业享受更多的税收政策优惠。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新兴产业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员,为新兴行业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4)借助经济下行。下行期给经济的增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时期,经济下行期往往也是转型升级加速期。财政投资想要更好地利用这一时期,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和技术支持,促进消费,扩大出口。按照国家方针政策,推出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重点投资经济中的弱项、难项,能够产生连锁反应的工程。借助促进消费的契机,扩大信息、文化、旅游、休闲、健康等新型消费的投资。使民生和经济协同发展,相互对接。加大对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融资、税收、物流等方面为其分忧解难,开展培训和辅导工作。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启动“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立开放式平台,扎实做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