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6-11
  • 阅读量95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建构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加以系统化。在教学理念上要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的理念;在教学方法上,要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专题讨论教学法与角色互换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基础课程具有广泛性、理论课程具有深刻性、实践课程具有针对性。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及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关键词:行政管理;课程;实践教学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其课程设置也具有很强的实践导向,因此,强化课程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必然要求。從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普遍偏重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对薄弱,造成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极为严重,致使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在理论知识应用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与优势,这势必影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社会普遍要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诉求以及各个学科在人才培养上都逐渐向能力培养倾斜的背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有必要建构合理的教学模式。为此,加强课程实践教学便是一种解决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困境的有效方式。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如何开展课程实践教学,以提高实践能力,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


  行政管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由此,实践性是其基本的专业特征,也是行政管理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专业特征决定了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在这里,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理念、方法、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达到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也就是说,实践教学并不排斥理论教学,相反,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实践意识与环节,从而升华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教学也是理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二是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是贯穿于全部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不仅仅表现在实习环节中,同时也深刻地体现在日常课程教学之中,是包括实践教学理念、方法、内容等为一体的系统化的教学方式。三是实践教学注重教学的实践导向。行政管理专业的很多课程,诸如“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地方政府管理”“电子政务”“市政管理”等都具有强的实践性。为此,在课程教学活动中要超越抽象的理论教学,要涵盖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由此,行政管理专业应该建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传统的单纯的理论讲授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分析能力。


  二、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初步建构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大家对课程实践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达成共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最终指向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加以系统化,从而建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建构。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教学活动中所展现的一种教学意识、思维和价值观念。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首要解决的就是教学理念问题,即以什么样的教学意识、教学思维去从事课程教学。对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而言,一方面,要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既不能是完全的理论教学,也不能完全是实践教学,而应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坚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在理论中关注实践问题,又在实践活动中验证、丰富和发展理论,从而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建构提升实践能力的理念。即课程教学要明确提升学生的什么能力,诸如语言表达能力、资料分析理解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应急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能力、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只有能力明确了,课程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换言之,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将指向实践能力的提升,只有实践能力提升了,才能验证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创新。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要采取一些侧重于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由此,可以经常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法。通过对行政管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讲授,在课堂上通过情景模拟再现案例情景,使学生将所学的行政管理理论用于解决实践中的行政管理问题,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案例中收获知识,并提高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二是专题讨论教学法。针对行政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与现实结合密切的诸如食品安全问题、医疗改革问题、城市交通管理问题、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等,可以组织专题讨论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在相互研讨中多视角地触及现实问题的多维面向,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多元路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通过专题讨论的教学形式,可以启发学生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从而形成“问题意识”,并致力于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三是角色互换教学法。针对一些史类或理论色彩较浓的课程,如“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行政管理史”“西方行政管理理论”等课程,可以提前布置学生阅读相关原著,然后在课堂上抽出几分钟让学生走上讲台当“教师”来进行讲授或分享读书心得。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学生会学到什么样的知识,也直接关系到专业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要讲究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基础课程要有广泛性。行政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行政管理现实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要打破专业界限,融入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对当下的现实问题的回应,例如当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依法行政问题、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所涉及的内容都非常广泛,要在课程教学中有所涉猎。其次,理论课程要有深刻性。例如《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行政管理理论》等课程要对所涉及的历史学术观点问题进行深刻的回应,做到“老问题、新视角”,已解决经典理论对当下行政管理实践的借鉴价值。最后,实践课程要有针对性。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地方政府管理”“电子政务”“市政管理”等课程要按照该课程内在的逻辑和规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管理实务操作能力、信息化办公能力、城市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等,通过专业能力训练以提升实践技能,从而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三、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价值意义


  建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课程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普遍重视课程的理论教学,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仅限于课堂上教师的讲授,甚至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理论知识。事实上,这种教学效果并不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对于行政管理专业而言,检验教学效果并不在于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主要在于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分析能力。通过课程实践教学,既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又能够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既能够使学生对行政管理实践获得最直观的认识,又能够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佐证。因此,通过强化课程实践教学,可以提升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课程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目前,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二是注重“教”,忽视“学”。解决这两大突出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要突出课程实践教学。通过课程实践教学,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改变单纯的理论灌输;通过课程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形式,从而改变教师单纯“教”的状态,也改变学生纯粹听课和机械式的学习状态,进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判断和多元思考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加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共识,建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为此,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必须紧密联系我国现实,能为中国行政管理实践发展提供理论引领并就实践中存在复杂问题提供解决对策。唯有如此,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才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杨述厚,李百齐.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6(6). 

  [2]于志勇.普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0). 

    作者:霍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