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改与责任教育的关系

  • 投稿李明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70次
  • 评分4
  • 75
  • 0

王秀花

一、课改的必要性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思想革命——关注课堂教学变革。全国各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也蓬勃开展起来。2007年以来我校也进行了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操作繁重,增加了师生的负担;过分注意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大部分课堂中,学生活动少,主动参与度低,合作意识薄弱,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再加上近些年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自私、冷漠、少年老成,贪图眼前物质享受,缺乏对学习应有的责任感,不懂得对自己前途、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而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语文化的人,让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其核心在于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责还是浑浑噩噩,而这又决定了他做事的好坏。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主体的语文学习责任感,就能激发学生因渴望更好地适应语文环境而自主求索的学习需求,就能让他们努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提升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使学生获得语文审美体验,持续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

二、课改唤醒了责任意识

所谓责任意识,即认识到责任是一种社会需要,也是一种做人追求;是自律,也是他律。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会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奉献。学校教育要唤醒责任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任务是社会所赋予的,学习并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是他们首先应承担的一项责任。

为了更好地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2014年我校又迎来新一轮课改,学校多次聘请专家到校研讨,组织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等外出观摩学习。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在以往“讲学稿”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有关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对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新做法,要求课堂教学做到“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两个多月的实践,学校已由点到面、分批次地开始了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这种改革确实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唤声中,那些“不知为谁而学习”的迷糊者,那些习惯了“接受”的埋头苦记者都渐渐苏醒过来,先是将信将疑,然后慢慢地在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眼神中,他们开始跃跃欲试。越来越多的学生真得动起来了!课堂真得活起来了!本学期开学两个星期后,也就是我校正式全面开展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两周后,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这“新”事物的反应,笔者要求每人以“我说新课改”为题,结合自己学习实际,大胆说说个人的想法。出乎笔者意料的是竟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支持这种改革,并具体陈说其好处,更有积极者还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改进性的建议。

试问:如果没有“责任”的种子在萌发,孩子们又怎会对课堂改革倾注如许的热情?

三、课改增强了责任意识

如果说最初的热情是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那最近两周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就进一步证明了课改正改变着教师和学生,每个人内心那颗“责任”的幼苗已经开始成长。

(一)责任始于预习

新课改的三个基本要求是:“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限时讲授”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间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踊跃展示”指学生在课堂能规范、大声表达,主动、积极展示。这种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想做就做,思维完全放开。在这个舞台上他们每个人都是主演,每个人也都努力认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学生能否成功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关键在于预习。预习充分了,就能很好地展示;预习不充分,就不能很好地展示,甚至是无法展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预习充分”呢?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责任心。作为教师,职业责任心促使他(她)必须充分备课,组织好预习:首先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明确预习的目标任务,且目标任务的设置应该有一定层次性,要求90%以上的同学应完成目标任务的70%以上;其次在学生预习时,要从方法上给予指导,切忌为了展示而采用所谓的捷径——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身为学生,当他(她)已将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他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为了能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他(她)就会尽心做好预习工作。每次课前检查预习作业时,笔者总会对那些态度端正、认真负责者予以表扬,并在预习中提出的有价值问题旁标“★”,再依班规进行相应的奖励加分。这种办法促使越来越多的孩子更认真负责地去完成预习任务。

(二)责任促进合作

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竞争,既要求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通过群体合作的力量解决问题,也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倾听学生、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以往的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总是那么几张老面孔,很多学生就是知道也不愿意回答或懒得回答。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为了有效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笔者实行责任制和“捆绑式”奖惩法。一般每个合作小组6人,分别担任语、数、英、物学科小组长、纪律小组长和负责收作业的组长,具体分工由组员自己协调。如果本组在课上表现突出,或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整体进步,所有组员都奖励加分;反之,如果本组成员一人违纪,那么本组成员都要被扣分。正如朱佳辉同学所说:“组内成员都有自己的职位,就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为了自己所在的组能加到分,大家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即使偶有组员犯错误也会善意地提醒。课上大家都积极地思考问题,并抢着回答。这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做法无疑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

譬如笔者在教《马说》时,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读——译——析”三步基本放手,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再借助工具书,结合上下文来订正自己的预习笔记,语文小组长负责记录有争议的地方。然后全班九小组进行PK:A.挑战疑难环节,有价值的质疑和高质量的回答都给予个人加分。B.你问我答环节,其中一组向其他任一组发起挑战,一次五个问题,被挑战组应及时给予回答。“组间擂台,看谁最佳”。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们思维异常活跃,个个都不甘落后,争着为本组出力。台上唇枪舌战,台下出谋策划,活动效果极佳。当然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活动中的精彩之处,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和赞扬,并推波助澜地掀起课堂的高潮,激发课堂的生命力,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实践证明,合作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助于促进竞争力、增强个人责任感,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一时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竞争中前进,在合作中发展。

(三)责任敦促反思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就是帮助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客观的评价,学会为自己的学习成效承担责任。如课改刚开始的一个星期里,笔者和学生都会每课一总结,内容涉及怎样有效设计预习、语文组长该怎样合理分工、每课活动几次、展示方式怎样出彩等,现在基本是每周一小结。第一单元测验后,笔者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情况进行反思,分析解题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责任感敦促师生不断反思,师生也在反思中快速成长!

四、责任心为课改护航

当然,新课改能否顺利推行,能否取得可喜成果,主要靠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的责任心:对学生健康成长负责,对学科建设负责,对自身专业成长负责等。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说:“当他的教师对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这门学科。”身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拥有执著饱满的情感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够强烈地感染学生,使其对教师产生依赖感、亲切感,进而爱上语文课。这样课改才可能获得成功。

“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盏,也是主要的一盏灯。”(苏霍姆林斯基)面对开放的世界和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的教育对象,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感觉肩上的重任,跟上时代的节拍,在吸取先进科学知识的同时,切实加强自身道德建设,以榜样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学生,使其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最终成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王秀花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22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