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感悟方格之内的圆融

  • 投稿转身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283次
  • 评分4
  • 39
  • 0

郑利锋

要想让《外国小说欣赏》的课上得鲜活,使思想、知识、能力、智力融为一体,发挥多功能的作用,教师课前必须精心设计,把教材的逻辑结构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探索最佳结合点。抓住阅读的基本训练、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感悟方格之内的圆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企望达到的一种境界。

一、感受《外国小说欣赏》课堂教学

选修课程侧重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同时重视高尚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养成。如何在应有的课时内学好文本,合适的教学方法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师者,要熟谙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不能单打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素质、能力、智力等方面扎下深根。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同时,还必须注重锤炼学生思维能力。

“变革的核心是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换言之,《外国小说欣赏》的课堂教学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基础,以‘基本式’为课堂教学模式。”即钱梦龙先生所提倡的“语文导读法”。

选修课与必修课比较,它的特点更加灵活和开放。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自由探究,学习形式灵活,学生个性化学习体现更充分,开放度更大。新课程更多强调课堂生成,驾驭力强的老师,自然会处处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方向融通。这样,高中选修课教学的新途径在方格之内的圆融便有希望成功。

二、领悟方格之内的圆融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据我理解,教学的艺术,总而言之应该是促使“人”不断向上的艺术。可以这么说,一个教师只要被一个崇高的信念所激发、唤醒、鼓舞,他就一定能找到激发、唤醒、鼓舞他的学生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技巧。

“改革课堂结构,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因为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随之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课堂结构。”钱梦龙先生认为,“方格”是教育的应试体制对教学的束缚和限制,这是每一个教师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无法回避,而“圆融”则是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破除偏执,实现圆满融通。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正如《外国小说欣赏》的“前言”里“课程宗旨”所述,“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在话题方便之处简约地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这些实则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符合方格之内求圆融的规律。

语文素养,在诸多的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而在读、写、听、说诸项“语文能力”中,“阅读能力”又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以“阅读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实实在在地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写作、思考。

《桥边的老人》这篇作品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讲的是一位76岁的高龄孤独老人在战争爆发时置个人安危而不顾,始终挂念、担心六只动物的事,含蓄地显示了战争的残酷,表现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文本结尾处可让学生想象老人的结局,有的学生说老人疯了、死了。我设计一个小的环节,让学生为老人撰写碑文。

有一男生在课堂上吟诵了自己即兴创作的一首诗:

战争纷起离故乡,弃家疲惫思路遥。挂念动物三两事,唯愿和平搭心桥。

有一女生互动交流时说了一段精彩动人的话:

当别人都为自己放弃他人,但你却为几只动物放弃自己;当别人都离去,你却选择坚守。的确,巴塞罗那的风景固然美好,但那断桥却是你最好的归宿。法西斯的弹药只是在一瞬间释放出强大的光与热,但你的光辉却更长更亮,足以将它们掩盖。愿和平鸽永在,幸福永存,真主常在!放心,猫会照顾自己。

这两位学生主体性极强,都对海明威的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平时阅读了《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白象似的群山》等作品,简练明快的风格激越着学生的语感潜质,筑起了他们一道道语言长城,引领着莘莘学子在书海遨游,永无止境。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体会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对话是渗透师生对话的粘合剂。

《山羊兹拉特》中阿隆牵着老山羊兹拉特走向去城里的路上。天气骤变,大雪纷飞,年幼的阿隆对这种天气毫无经验,他和兹拉特不可避免地在风雪中迷了路。幸运的是,他们觅到了一个被雪覆盖的干草堆。靠着干草和兹拉特的奶,他们度过了难忘的三天三夜。

阿隆和兹拉特的亲昵更体现在两者的“对话”中: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

“如果大雪仍然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

“噢——你不会说话,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

意识到山羊不会说话却依然“耐心地说”,此时此刻阿隆的问话充分表达了他在情感上对兹拉特的依赖。而试图要“说”明白的山羊的回答一概是“咩——”,一声或两声。

细读文本的融通能力,是对老师主导性的考验。可让学生明白自然环境的突变最终改变山羊的命运,进而影响到小说的情节发展,从而成为这篇小说中极具结构性的一个要素。风雪中的相依为命注定要将兹拉特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使它成为阿隆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从而使得情感力量战胜了物质贫困的威胁。爱在人与动物之间的这种“对话”互动,使得小说的情感主题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呈现出和谐完整的独特格局。老师若对文本圆满融通到这种程度,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融合不提高才怪。

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润物细无声”,这一特点只有在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体系中才能真正导读出来。诵读和培养“语感”的高度重视是我们欣赏文本的一把钥匙,以“实用”为准则,对现有“语文知识”再认识的圆满融通能力更是一把利剑,“戴着镣铐跳舞也精彩”。

如《娜塔莎》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诵读文本第一部分,说说你对娜塔莎参加舞会前心情的总体印象,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

生:兴奋、快乐、紧张、期待、焦急。

师:人物的心理活动是藏在他们内心的,你是如何得知的呢?

生:通过人物外表的神情、言行、服饰等感知。

师:范读描写罗斯托夫一家进行舞会准备工作情景的文字(“娜塔莎要去赴她平生第一次的大跳舞会。”至“十时一刻他们终于上车出发了。”)同学们边听边找体现娜塔莎兴奋、快乐、紧张、期待、焦急等心情的文字。

师:①“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亚!”娜塔莎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②梳装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亚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③“马上,马上就好了,不要进来,爸爸。”④“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她冲上前去,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仆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

师:通过外化的言行,我们看到了娜塔莎即将参加舞会时的心情,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呢?

生:活泼可爱,充满热情,善良纯真。

师: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将刚才老师范读的内容,进行分角色朗读,再一次体会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和她的个性特点。

师:分角色朗读完后,请同学们以自己身边的人或事为着眼点,写一段有关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字。

生:《等待》片断,“怎么办?这花瓶是怎么打碎的?谁打碎的?怎么会我一进屋它就躺在地上?一会儿表姐进来我怎么解释?实说?那表姐不会怀疑我说谎吗?呀!表姐来了——不不,是风吹竹帘响。那么,我逃吧!不行,那不正是‘畏罪潜逃’,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谁?噢,没人。不能拾那碎片,要保护现场,查查指纹就知道不是我干的了……至于这么严重吗?哎,表姐怎么还不来,让我提心吊胆这么久……”

这一教学片断融师生诵读、质疑、写作片断为一体,以对人物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为突破口,来理解娜塔莎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文本先是简单的一句话就交代了参加舞会前娜塔莎的心态,接下来,娜塔莎的所有言行都围绕着这一点。先是帮索尼亚改变缎带样式,不断地嚷着“不是那样的”“让我来”,接着欢快地拥吻母亲,再修饰自己的服饰。一个蹦蹦跳跳、热情天真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另外在教学中,我渗透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训练主线”这一导向。语感好的学生能在弹指挥间细刻小小的事件,把“我”置于无法说,又不能逃,面对现场手足无措,进退两难的境地展露出来。使“我”的心理陷入复杂的矛盾状态,并把这种矛盾心理用细腻的笔触呈现,最终达到了课堂教学中的预期效果。

“方格”终将融解。我想,当人们的学习思维、教育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欣赏于超越方格之内的圆融,才更显智慧与灵性。

作者单位:河北赵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