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 投稿淘淘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536次
  • 评分4
  • 65
  • 0

李 剑

一、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1.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观念

长久以来,我国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是“师道尊严”的师生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也形成了部分具有传统“专制”倾向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教育态度中采用的是一种控制的威权方式。教师处于主动、上风的位置,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服从的状态。在传统的师生观念中,教师是最贵的教师,学生是服从听话的学生,教师的任务在于授业解惑,因此,在课堂上,处于主动地位的教师自问自答,学生则只是听讲,甚至以听代思,教师更在意的是他所传递的知识,学生是否认知到,认知的水平是多少,这是一种只期待结果显现的教学方式。显然,这种观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出的仅仅是机械化的只听取不思索的学生,但是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之义则在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试问这种威严的师生观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模糊不清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与学习的目标,二是语文分单元、单课教学与学习的目标。一方面,现行改编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在编排过程中按人文话题进行单元编排,然而,虽然每个单元的情意目标较为清晰了,但是作为知、情、意的前提和基础的“知”,即知识与能力的训练、语文过程与方式的目标却被模糊了。虽然要突出人文性,但工具性也不能为此而消失。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单元目标、单课目标也模糊不清。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年级的教材、教材里的每个单元、单元里的每篇课文,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旨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具体能力,便难以名状。模糊不清的教学目标,也导致了教师难以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

3.呆滞呆板的语文教学方式

初中语文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文课程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意味着语文课程教学难以只停留在纸上材料,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对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真正的感悟,甚至是在实践中加以体验。而这并非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所能达到的。虽然新课程标准提倡新式的教学方式,但许多教师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淡化学生语文学习的体验、探究过程,直接将学生应当自主学习探究体验的过程省略掉,将教师自己的理解或者是体验过后的结果直接转变成教科书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试问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如何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自立,促使学生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个体。

二、解决初中语文教学困境的对策分析

1.改变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观念

教学活动的实质在于以授业者的素养来培育受业者的素养的活动。可以说,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无形中影响着教学活动,特别是在人文精神资源无比丰富的初中语文教学教育中。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无言之教”的教育理论,说的正是教师本身具备的人格精神,无形当中教育着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应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传递教学文章内在的情怀与精神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真正从内在影响学生的思想,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根据课标的提倡,教师在教授初中语文课程时,应尽量以讨论式、启发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同时要求重视潜移默化、熏陶式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习阶段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准确、深入、有针对性的讲述课程内容,使大多数学生不仅从课程表的内容掌握知识,更能从内在学习认同教学内容。

教学观念的转变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制定合理策略,进行整个教师队伍的再学习与技能锻炼,从技术上保证教学观念转变的可行性。另外,教师作为个体要主动加强自身学习,以自身的能力学识以及正确的人格精神力量影响学生,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状态。

2.明晰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初中教育仍然属于我国义务教育必然阶段,由此阶段决定,初中教育必然以教授学生足够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也是初中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针对这样的主要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围绕一般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精神,有的放矢的教授教学大纲中需要传递的知识与内在的学习能力,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

除了明晰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之外,还应该清楚每个单元每篇文章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古诗词单元的教学目的,即主要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直传诵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接受古人先哲思想的熏陶并将这些美德体现在生活之中。再具体到文章,比如朱自清的《春》,在教案撰写中,即要清楚教学目标,不仅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学习朱自清在景物描写中所运用的方法与角度,掌握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运用到学生作文写作中去。

3.转变呆板呆滞的教学方式

由于目前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的教育水准也参差不齐,很多地区的初中教育仍然停留在填鸭式教学的层面上,教师一味照本宣科的讲述,不能体会学生的接受状况。通常情况下,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讲述结束而结束,并没有真正使大多数学生接受知识与提高学习能力。

为了真正的培养具有学习能力与一定素质的社会工作者,广大教师在初中阶段的教学方式必须转变。从传统的呆板呆滞的教学方式向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转变。针对当时当地的教育状况,有针对性地提炼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反馈,以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例如七年级上册选取了老舍的一篇课文《济南的冬天》,作者将济南的冬天描述得维妙维俏,但是对于生活在南方的学生,没有见过雪,难以感知北方的冬天是一种怎样的景色,更不用说体会作者的描写,因此,语文老师可结合济南冬天的图片展示、雪花的模拟物体等等新的教学手段,以促进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

另外,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阶段分层次的分解讲述教学内容,使教学需要达到的效果尽可能普及到每一个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场景,不断加深学生的理解;针对个别后进学生,因材施教,必要时给予补习等形式的补充教学,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