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 投稿笨笨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987次
  • 评分4
  • 87
  • 0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永安中学 吴位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131-01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校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初中生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苦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还得主要依靠学校的教师来完成。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对开展这一教育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为人师表,班主任要率先垂范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班主任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后和学生一块打扫卫生;教育学生要相互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随手拾起地上的一个纸团、把讲桌上的粉笔盒摆好,以饱满的热情出现在学生面前等,从事班主任多年,我逐渐悟出教育迫切需要教师“蹲下身子”看待学生,教师不要“俯视”学生,要“平视”学生,要快速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二、贴近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1.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近三年来,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2.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诚者,物之始终。”《周易·乾》中讲:“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意为君子说话、立论诚实不欺,真诚无妄,才能建功立业。做事,首先是做人。诚信对人才成长、事业成功有很大作用,也是一个人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如果离开组织的培养支持及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无法实现的。“人之所助者,信也。”一个人在群体交往中是否讲诚信,直接体现了他对群体、他人的基本态度。不讲诚信就是对群体、对他人不尊重,当然也就不可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和帮助。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实现相互交流与理解,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依赖的良好关系,为个人的成长进步创造融洽、和谐的环境。

诚实守信、老实做人乃是成才之本。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面对自己,能自律自强,虚怀若谷;面对他人,能真诚相待,团结协作;面对事业,能勤奋拼搏,执着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事业有成。因此,诚实守信、加强品德修养是学生实现个人理想的关键一步。在教学和其它教育活动中,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开展“诚实守信”教育,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创建文明诚信学校等活动,大力倡导推行诚信作业、诚信考试,坚决杜绝学生考试作弊,替代作业等不良现象。

3.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初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将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环境、年龄特征、个性心理都不同,所以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学生美丽的心灵。

4.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学生的心态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特点:第一,社会上及校园里各种不正之风、违法乱纪、腐败现象对他们的直接侵蚀,道德滑坡,个人主义思想膨账;第二,近年来一些学生在自我价值的选择上忽略了奉献性、趋向功利性,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拜金主义较为严重;第三,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不少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导致他们看法偏激,对前途忧心忡忡;第四,教育和管理的软弱无力,法治在某些层面的缺位,有的学生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而走上犯罪道路。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既要肯定中学生思想主流健康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矛盾的一面。因此,必须要把握青少年心理特征,有针对性抓好法制教育。教育青少年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做起,从爱祖国、爱社会、爱集体、爱他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做起,做一个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公民;教育学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逐步树立法治意识、法制观念,用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同时要充分发挥教育活动这个载体的作用,采取各种形式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受到启迪,使学生在接触社会中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用社会公德、法律意识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做是合法的,怎样做是不合法的,体现中学生的良好风范。这样就可以把违法犯罪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任重而道远。

三、要有实施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具体办法

作为班主任,要有对本班级学生实施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具体办法。主要工作有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①按学校要求上墙。②印发给学生,逐条讲解。③利用网络,捕捉信息,扩大学生视野。④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讲座;二是开展“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①成立《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编辑部,对好人好事,不良习惯公布于众。②组织学生社会调查,积极拓展教育渠道。通过以上这些工作,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只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定会养成教育之硕果。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