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一堂高效课

  • 投稿鲁西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485次
  • 评分4
  • 34
  • 0

彭治平

云南省巧家县小河中学 654600

真正的高效课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导”师,会引导、善引导,让学生”会学”的同时,享受”学”的过程,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终生受用。一堂高效课堂应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课程环节上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抵达智慧的飞跃,课堂上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提问,积极发言,实现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一堂高效课程中的几个环节谈谈我的看法:

1.激情导入

导入可以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或创设情境,或设疑,或演等等。导入重点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新课的遐想,对新知识的渴望。所以老师在选材的时候尽量选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知的、有趣的事例,让学生感觉到轻松愉快又能长见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生搬硬套,强拉牵扯。导入的内容要与课程相关,不能引一些虽然有趣但跟课程无关的东西。且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找准适当的时机进入新课。导入的时间上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

课程的引导主要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课程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得当,不宜过难,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对各个环节能够启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难一点的问题提问前要给学生一些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先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得。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导课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占的时间不多,但却是影响课堂教学好坏的关键因素。一个激情的导入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而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更是能够一步步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2.识标自学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不仅是学生自学的”纲”,还是学生分组合作的前提。有了学习目标,学生才能明白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上课前要在黑板上清晰的呈现出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课前2分钟板书学习目标,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的右上角或小黑板上,导入后由学生齐读。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应抓住几点:

学习目标的表述应简单明了,目标要体现应知应会。比如”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要掌握什么,学了有什么用等。”

学习目标要有层次性,从易到难,有难度梯度。

学习目标不易过多。两到三个为宜。

2.2 学生自学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明确本节任务的基础上,通过自学独立完成。学生自学可以问题导学加练习跟踪的方式进行。

问题导学学生自学课本的内容以小问题的方式呈现在导学案上。以小问题的形式方式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小问题推导出所需结论。

练习跟踪:针对学生的自学目标设置2 3个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自学效果。练习题要针对性强,独立性强,学生自学后能够完成,体现自学的重点和难点。

3.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学习是高效课堂建立的关键环节,分组学习能形成,组员间相互合作,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能很好的发挥群体积极功能,同时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动力。另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本身也是一项教学资源,通过合作学习,这一资源的优势能够得到体现,学生与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作学习要坚持以”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方式进行。以先学带动后学,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讨论时先一对一让同层次学生进行讨论,再组内集体讨论。在这里说一下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

分组的要求和目标是通力合作、相互竞争、乱而有序、共同进步。

分组的原则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具体分组步骤:

①分组:每一组应由学情不同的学生组成,每一组至少包含两名以上的优生,组与组之间悬殊不宜过大。

②小组成员四个或者八个学生为一组,或者前排和后排的学生为一组,具体可以根据教室、学生人数调整。

③成员分工成员的分工要具体,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以8个学生一组为例,成员分工如下

小组长1名:主要协调、帮助和督促小组探究学习的顺利完成。开始可先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

书记员1名:对探究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

发言人1名对小组学习的结论以口头的形式展示。

纪律委员1名:负责维持本组的纪律。使探究能够有序的进行。

剩下的学生负责收集和分析处理等,可根据实际情况拟定。

学生虽然有分工上的不同,但整个过程应全员参与,相互交流相互讨论。且各小组成员角色可以互换。在学生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问题的设置要科学合理,明确具体,且有讨论的价值,剔除无效讨论,控制讨论内容、时间、要求,确保讨论围绕问题展开,要高效且有深度。

2.学生分组讨论侧重解题规律方法,解题步骤的规范性。

3.要求学生切实要做好笔记,总结解题的规律、方法的同时找出问题的出错原因,有能力的同学把问题拓展,把问题变型,达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效果。最后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解题规律,以便展示。

4.小组讨论不会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要及时跟踪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5.教师一定要即时参与到合作小组中去,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展示做准备。

6.小组长搞好控制与管理,安排探究成果的记录、整理,确保高效且有深度。

4.展示提升

4.1小组展示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让每一小组展示,其他组提出不懂意见,展示小组给予回答,展示不仅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应变能力,检验学生合作学习效果,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情况,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很好的达成。学生展示应围绕以下几点

4.1.1展示的方式:

以组内1-2人上黑板展示,讲解,并总结本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老师们平时应多对学生锻炼。先可以书面的形式展示,逐步训练至脱稿。口头或书面,甚至可以”演”,要求讲解的同学一律用普通话,做到心里面想清楚、嘴里说清楚、让别人听清楚。板演时要多运用彩色粉笔书写,以突出重点。讲解的同学必须总结出这类题的解决方法、规律。

4.1.2展示的过程

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应组织好学生倾听,整理,让学生有事可做。每一组学生展示完后,各组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并举手回答。

4.1.3展示完后

有异议的同学主动提出来,由讲解的同学解答。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点评,对表现好的学生要表扬,表现差的要给予鼓励。

4.2 师生点评

4.2.1学生点评

一评展示的规范性、准确性。二谈本小组讨论时总结的规律、方法。

4.2.2老师点评

根据各小组展示和点评的情况,准确评价小组,激励到位,表现好的给予表扬,表现差的给予表扬。指出同学讲解时出现的问题,指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对重点问题教师要加以强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4.3课堂小结

留3-5分钟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最后老师进行补充纠正,完善知识。

5.检测和反馈:

检测和反馈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学生检验的同时,教师也能自查自纠,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检测方式主要是布置作业。布置课内外作业要求

5.1要分层

应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以学生上课表现及考试成绩将学生进行分层,依据分层布置作业,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学生以梯级形式共同进步。

5.2要多样有趣

作业的形式不能一味的做书上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科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适当开展一些如课外观察实验等思考性作业,或布置任务,让学生去收集或观察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信息。或开展课堂小组之间的辩论赛,或组织学生演小品等形式。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5.3 要综合

学生作业的布置要体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过程与方法的渗透,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融合,综合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也可以兼顾各学科的知识,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性。

5.4要少而精

贪多嚼不烂,过多的作业会使学生厌学,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马虎了事,或抄袭等。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做到”少而精”,对作业要有一个统筹规划,要留给学生一些自主的时间。尽量避免抄写的重复作业,作业要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进而精选一些经典习题及易错题等。

总之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创造更高的课堂质量,改革原有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必须的,以高效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个体能力,课堂的含”金”量才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