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步

  • 投稿通信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438次
  • 评分4
  • 50
  • 0

文/步东霞

【摘要】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活跃在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在目前新形势下中他们的就业现状如何?就业前景是好是坏呢?本文作者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深入进行探讨,期望对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职院校;就业;现状;前景

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中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是活跃在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即蓝领。中职院校毕业生在毕业时除了一小部分进入到更高一层的学府中深造,大部分毕业生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那在目前新形势下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如何呢?本文作者主要从这个方面入手,对目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就业前景进行分析,期望对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一、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1.专业对口就业率偏低

中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直接对接于各大企业生产一线岗位的蓝领工人或者管理者,中职毕业生在毕业时是掌握某个专业的专业技能的。但是目前的调查结果却显示,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时从事的的岗位与所学专业并不一致,甚至不相关,只有不到一半的毕业生认为初次工作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

2.岗位竞争激烈

目前虽然各大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急需的,但是由于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较单一、动手能力稍差,所以就业形势较严峻,挑战和机遇并存,加之高等职业教育扩招政策的冲击,使得高职毕业生就业也出现了危机,中职院校毕业生和高职院校毕业生抢夺饭碗,使得学历层次较低的中职毕业生就业更是在夹缝中生存,岗位竞争异常激烈。

3.就业质量较差

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并不是一两个指标就能反映的,主要包括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的稳定性、收入以及个人发展等。目前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差,除了前面提到的专业就业不对口外,工作环境较差、自身提升空间较小等,也充分反映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差。

4.薪资、保险等福利较差

据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毕业生就业后所享受的薪资水平较低,平均在每月1200-1800之间,且劳动强度较大,节假日较少。再通过调查企业为毕业生所缴纳的养老险等福利,更凸显了这个问题,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享受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险福利,这个比例值得我们深思。

5.工作稳定性较差

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较差。许多毕业生在初次就业半年内就更换了就业单位,能在一家企业坚持工作满两年的毕业生只占到三分之一。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责任并不全在于毕业生自身,和前面我们提到的薪资、工作环境较差等也有很大的关系,但这种情况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二、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1.就业单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相对较高

许多用人单位一味追求高学历的毕业生,所以不仅是中职院校毕业生,甚至高职大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很严峻,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用人理念影响着中职毕业生的就业。

2.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受我国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许多毕业生(包括研究生、本科、大专、中职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种好工作指的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而私有企业、劳动强度稍大的企业则备受冷落。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就在于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当今毕业生的思想,他们盲目追求高收入和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而缺乏竞争和创业精神,怕吃苦,不敢承担风险,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状。

三、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及对策分析

虽然中职院校毕业生目前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纵观一些客观因素,总体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这些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中职毕业生总体素质高于一般的劳动力,国家对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相当重视等,所以目前中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是找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借此推动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笔者认为主要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在今后教学中,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力争缩短毕业生工作的适应期,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主要做法有,继续加大实训课在教学中的比重,遵循“理论教学够用,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反复实训练习使使学生尽快进入到企业岗位角色,这样既可以减少企业成本,使毕业生广泛受到企业欢迎,也可以增加学生就业时的信心。

2.准确定位就业岗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提高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途径是提升中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要有良好的办学理念来支撑。笔者认为,各中职院校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自身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首先是目标定位,其次是职业定位,再次是能力定位,最后是人才定位,只有准确定位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积极探索“订单式教育”,为就业提供有力保证

“订单式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所谓订单培养就是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通过“订单教育”几年的实行我们已经充分发现,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解决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力保证。

4.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毕业生就业品质

决定就业的客观因素是很多的,但主观因素里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包括学生的承受力、接受力、职业道德以及创新能力等。以前在培养学生时可能只注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这些,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将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巩固,只有具备了较完善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在就业后才能在工作岗位中脱颖而出,并具有广阔的上升空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高俊学,翟红敏.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7(12):172-173

[2]陈嵩.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A):65-67+64

[3]潘子豪,闫相伟,倪丹梅.农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10-12):128-131

【作者简介】

步东霞(1978—),女,工作单位:镇赉县职教中心,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二级,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镇赉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