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视节目如何有效服务于高校教学

  • 投稿Syua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269次
  • 评分4
  • 24
  • 0

刘福利,徐宁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高新技术开始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本文从电视讲坛类节目带给教育的启示出发,探讨教育电视节目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强内容的时代性、知识的交融性、情节的趣味性、故事性以及应用的交互性等方面,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当前高校教学的不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教育电视节目;高校教学;高等教育;讲坛类节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33—02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2012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B001。

收稿日期:2014—04—10

作者简介:刘福利(1981— ),男,吉林农安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新媒体技术,数字音频技术。

徐宁(1981—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近几年,电视讲坛类节目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这些栏目引发的文化现象和轰动效应,成为广大电视传媒人研究的热门话题,教育电视的传播功能在这类栏目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什么样的内容能抓住观众的心?什么样的氛围能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到津津有味?什么样的语言能让观众乐此不疲?作为一名高校电视传媒人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现代传媒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何拓展教育电视的教学空间和渠道,让当前的大学生喜欢我们的教学节目,对电视讲坛类节目充满热情和兴趣?如何让高质量的教育电视有效服务于高校教学?这也是我们高校电视工作者为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目标要研究的新课题。

一、电视讲坛类节目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内容和选题

在中国电视节目娱乐狂潮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抛开生活中的其他问题,自觉自愿地坐在电视机前去认真听某一位老师的喋喋不休,往往都是出于某种目的的,相比之下,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能全神贯注地听讲45分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要寻找一种方式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让需要接受知识的学生们变得轻松起来。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要在选项和内容上下功夫。前几年电视讲坛类节目比较火的《百家讲坛》,像《清十二帝疑案》、《明十七帝疑案》、《老子与道德经》、《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内容选题,不仅较易于电视的感性表达,而且还能够找到说明抽象理论的较为恰当的具象物体,用一种符合人们视觉感受规律的方式表现出来。观众自然爱听、爱看,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抓住学生心理和社会需要,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时时调整高校的教学内容。

(二)表达方式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人来讲,采用不同方式来讲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有人说观众喜欢讲坛类节目主要是因为节目中的很多事件切合实际,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另外,一些讲坛类节目之所以能够吸引很多观众,撇开讲授者深厚的学术底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节目很善于设置悬念,让观众带着悬念快速认真地进入到下一集的讲演中。易中天将传统与现代、学术与大众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情节、有悬疑、有矛盾、有冲突,深入浅出、风趣幽默,不火才怪!而我们的课堂,很难见到鲜活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和轻松愉快的教学。教师要么课本加板书,单调乏味;要么冷冰冰地正襟危坐。这种教学既不能传情,也无法达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互动氛围

营造良好的气氛,激发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积极性。讲授者在台上全身心地投入到讲解中,台下的听众不时地以掌声回应,这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气氛很容易感染场外的观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电视讲坛节目带来的益处。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努力营造这种交流互动的氛围。教师要与学生充分地互动,有问有答,有讲有停,与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在教学,同时也是在学,使学生从旁观者的位置走下来,融入到学习中,这样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当前高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教学结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教学结构“以教师为中心”

由于传统教学是以教材为主,所以,老师只是一味地讲解课本,往往忽视了学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最大弊病。

(二)教学模式 “以教为主”。

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大部分学生在对待问题的时候,形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的恶习,时间久了,就会阻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自主学习意识也渐渐消失,新的教学观念得不到好的贯彻。从另一方面讲,这就相当于根除了创新能力赖以孕育、滋生和发展的土壤,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课程设置“专业化”、“单一化”

为适应当今科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高校教育课程的核心应该定位在教学的基础性、综合性、有效性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各方面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各方面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激情,通过在生活中对他们进行人文精神的灌输来辅助课程教育与实践教学。而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专业设置,专业性太强,使得毕业的学生除了本专业的知识以外,其他一窍不通,无法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需要。

三、发挥教育电视的优势,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教育电视是教育与电视相互结合的产物,教育电视运用现代的视音频技术,对一个或者一系列的教学内容,进行叙述、探讨以及评论,其特点是生动直观、绘声绘色,节目传递的信息量大,传播方式多样。当前,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电视的优势,制作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适合大学校园特定人群的教育电视节目。在教育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教育电视节目要紧跟社会的发展需要。电视节目要能够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把信息变为知识,在节目策划、制作时,要具有时代感,知识含金量高,与教学相匹配,适应社会对大学教育的需求,解决当前高校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为主”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教育电视节目要突出学科与文化的交叉融合、传统与新技术的交融。在制作节目时要抓好文理科的交融,这样就可以弥补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单一化”的缺陷,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育电视节目要注重节目的故事性、趣味性。随着现代电视节目的不断更新,教育电视表现的领域也不断扩大,制作人员根据对教育的认识与认知,在教育节目上适当地故事化并规划结构策略,重点突出故事情节与中心,用故事情节引导人们深入生活,增强教育电视节目的可读性和亲切感,给高校刻板、凝重的课堂带来青春和活力,尽快完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的转变。

(四)教育电视的网络化趋势。近年来,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传播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主要源于以数字压缩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有线电视宽带技术、数字网络技术,让教育电视和网络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实现教育电视节目在各校园间的互联贯通,扩大教育电视节目的应用范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王宏.浅析我国教育电视节目的故事化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4]抗文生.试论教育电视的应用与平衡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1).

[5]曾晓锦.高校教学参考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