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地铁司机“订单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建议

  • 投稿Pity
  • 更新时间2017-06-25
  • 阅读量663次
  • 评分4
  • 85
  • 0
【摘 要】文章对高职地铁司机订单班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当前地铁司机订单班教学管理存在的几方面突出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地铁司机 订单班 建议

目前,轨道交通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爆炸式发展,截至2015 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26 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共计116 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618km。截至2016 年一季度,共有44 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获批,规划规模4705km,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正迎来史无前例的高峰。与此同时企业对运营人才的需求逐年上升,如电客车司机的用人需求也是大幅增加。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针对性强的城轨交通运营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国内众多城轨交通运营企业与铁路相关高职校联合组建相关专业人员定向委培“订单班”来实现满足企业需求专业人才的“量身定制”。

“订单班”是指由企业提前预定(签约)学生组成的班级,即“人才定做”。是针对用人单位需求,按照“定向培养、岗需对接、对口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义务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定向培养某一类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模式。如何进一步提升地铁司机订单班人才培养质量和有效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及进一步提升订单班学员上岗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已成为该专业订单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订单班学员选拔应坚持校企联合、科学合理的预选制度

由于地铁司机岗位的特殊性使其对从业人员有特定的要求,比如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较强的应急处置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等。并非任何人都适合该岗位。在组班前首先应对学生进行专业而详细的企业概况和岗位职责宣讲,让学生对企业和岗位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偏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其次,对意向学生进行性格特质与岗位适应性匹配测试,挑选出性格上适合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学生进入订单班接受后续的专业学习;最后,应对入围学员进行体格检查,杜绝如:色弱和身高等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学生进入“订单班”。总而言之,就是将不适合从事该岗位的学生提前排除在外,这样就可以从源头把关,有效提升订单班培养的针对性和考核合格率。

二、在日常专业教学中注重加强职业素养培育

高职校技能本位的培养定势使得当前订单班人才的培养同样侧重于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其丰富,而最基本的:不迟到早退、班前休息充分、不饮酒、工作认真负责,对企业要有一定的忠诚度、对工作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等等,这些对学生今后的上岗工作乃至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再好的专业技能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素质做支撑,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也就几乎等于零,无从谈起。许多地铁公司内部都实行竞聘上岗的制度,所以在日常订单班的教学中要有效融入和积极探索拓展学生职业精神、竞争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三、以企业自编教材和作业指导书等作为日常专业教学主要资料,企业培训环节前置

目前国内城轨交通运营企业对入司的新员工一般要进行从企业基础认知到专业培训长达七、八个月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学生在学校所学和取得的一些专业技能证书并没有完全被认可,而是全部推倒重来,从零开始。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各企业对院校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和学生在校学习的不信任,这不仅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又延长了学生上岗周期,对企业、学校和个人来讲都无任何益处。企业培训机构应经常加强与校方沟通,共同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断更新优化,把企业对新入司员工的培训最大程度的前置到学校“订单班”的人才培养中,最大化的在专业教学中使用企业编定的针对性较强的教材和资料,这样以来,既节约了企业的培训资源和成本投入,也缩短了学生上岗周期,增加了各方满意度,可以说做到了到企业、学校与学员三方互利共赢。

四、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拓宽企业文化培育途径

现代化的企业讲求以“文化管人、文化留人”。企业文化是员工在长期工作中潜移默化所形成的对企业追求和价值、文化的一种认同感。企业根据自身性质的不同,其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据相关调查发现,因不认同企业文化而导致的员工辞职占到了全部辞职原因的30% 左右。因此,我们应该在 “订单班”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企业文化的熏陶,拓展企业文化培育的途径,比如可在课前让学生学习企业官方主页中有关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关注企业二维码和官方微博,时刻了解企业最新发展动态,逐渐增进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感情、树立自身与企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

五、在对企业岗位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订单”培养的针对性地铁司机订单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要不定期地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完善和优化,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考虑到司机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应将《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由于地铁车辆电气部件主要是以换件修为主,作为司机只需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足矣,所以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器》作为一般课程。也就是说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一定要同岗位需求相结合,要服务于司机日常岗位作业。

参考文献

[1] 丑丽杰. 地铁司机职业能力结构及其测试管理实验系统的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2009.

[2] 文孝霞, 杜子学.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