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

  • 投稿李晨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62次
  • 评分4
  • 88
  • 0

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

文/赖红清曹宗平

【摘要】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借鉴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一般路径,以佛山传统产业——陶瓷产业为例,以微笑曲线为基础构建了佛山传统产业升级线路图。在分析佛山陶瓷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佛山陶瓷的生产制造环节(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生产技术调整、产业转移)、价值链两端环节(品牌、营销、研发设计)、产业链条升级(陶瓷文化旅游、下游服务外包产业) 入手,探索研究佛山陶瓷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并为其他区域实现相同产业升级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传统产业;佛山陶瓷;升级路径

【基金项目】2013 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东部地区产业演化与城市化动态协调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13BJL077)。

【作者简介】赖红清,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曹宗平,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企业管理。

一、前言

我国传统产业凭借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以低成本制造优势顺利嵌入了全球经济价值链中,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成分。据统计,当前中国传统产业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2/3,从业人口占比达87%。国内生产总值的87%属于传统产业创造,国家财政收入的70%左右来自传统产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由于我国传统产业绝大多数处在全球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造成低端锁定与核心环节缺失,产业升级出现被“俘获”现象,向高端环节升级步伐受阻。因此,在经济升级转型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利用我国优势传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后发优势,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佛山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传统工业发达,也是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沿海城市制造业发展的一些典型特征。研究佛山传统产业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选择适合本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路径,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以产业升级理论为基础,以佛山优势传统产业——陶瓷产业为例,剖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微笑曲线为基础,构建佛山陶瓷产业升级发展线路图。从佛山陶瓷的生产制造、品牌、营销、研发设计等环节入手,探索研究佛山陶瓷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其他区域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二、产业升级路径理论研究回顾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

国外较早研究产业升级演化路径问题的学者是Gereffi(1994),认为产业升级沿着组装加工→贴牌生产→自主设计制造→自有品牌构建的路径演化。

Humphrey和Schmitz(2000) 提出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由低级到高级的四层次分类方法,提出了全球价值链角度的产业升级包括从低到高、依次推进的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方式(如表1 所示),指出产业升级的路径沿着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部门升级或产业间升级逐步提升。

Erns 提出产业升级的5 种方式,即产业间升级、要素间升级、需求升级、功能升级、链上的升级。后4种都属于产业内升级。

(二) 国内学者对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研究我国当今理论界对于产业升级研究主要有“调整结构”和“价值链”两种思路。其中广大专家学者较赞同的是“价值链”涵括的内容比“结构调整”的内容更全面,更加符合产业升级的本质要求,应是产业升级研究的主要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吴敬琏(2001)、林毅夫(2002)、张辉(2004)、卢锋(2004) 等较早期的研究认为,中国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发挥了比较优势,认为要继续挖掘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中国中西部通过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强化与沿海地区的产业耦合,加快产业升级。二是近期文献更多认为嵌入GVC的中国产业发展已经陷入低端锁定,即被锁定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微笑曲线”的中间阶段。设计、研发、品牌、营销等核心环节缺失,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的阻力较大,经济效率低下,经济增长受阻。刘志彪(2007) 等提出构建国家价值链(National Value Chain,NVC),认为摆脱全球价值链中被低端锁定的出路在于国内价值链的培育。卢福财(2007)、卓越(2008)、谭力文(2008)、唐海燕(2008) 等认为实现由俘获式全球价值链向均衡式全球价值链的转变,各区域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个更加均衡的国内产业分工体系以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归纳出产业升级的路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上的产业结构升级,或沿着价值链从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升级,或从有形商品生产投入向无形的、知识密集的支持性服务升级,或者从产品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这些文献总体上对我国地方产业如何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由于分析对象的地域差异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也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探索空间。

三、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路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

(一) 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

佛山陶瓷历史悠久,制陶艺术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便被誉为“南国陶都”,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迅猛发展,佛山陶瓷已发展成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影响辐射面广,享誉国内国际,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优势的传统优势产业。佛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墙地砖年生产能力16亿平方米以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约占全球产量的25%;卫生陶瓷产量达到1300 万件,占全国的16%以上,占全球的4.8%。同时是全国最大的陶瓷装备制造业基地、陶瓷化工色釉料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陶瓷专业市场群落,也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基地。

佛山陶瓷经过20 多年的发展与经营,形成了东鹏、鹰牌、蒙娜丽莎、新中源、钻石、金舵、新明珠等大批骨干企业及优秀品牌群,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区域陶瓷品牌。佛山作为中国陶瓷产业发展最完善的产业集群地,企业数量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5家;品牌影响力大,占全国建陶行业10个名牌产品中的70%,也是全国陶瓷营销中心。

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也陷入了困境。一方面,生产能耗高、物耗大、占地面积多,资源粗放利用,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压力大,受资源、能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严重;产业转移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了“民工荒”,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萧条,国内市场由于房地产不景气,再加上遭遇从外国陶企的技术壁垒到反倾销控诉,销量不断下降,利润日益减少,部分企业发展难以为继。为了更好梳理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劣势,将优势和机会合称为“有利因素”,劣势和威胁合称为“不利因素”以简化分析,如表2。

(二) 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1.生产成本持续攀高。从生产成本构成来看,年销售过亿的建陶企业的大致比例构成是:原料及燃料、设备折旧分别占20% 和30% 、15%,而人工和销售费用分别占了成本的10% ,各种税收以及行政规费,分别占了成本的8%和7%,如图1。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价的一路飙升,陶瓷产业作为耗能大户,燃料成本从占比30%提高到了现在的40%左右。此外,随着石油价格上升,化工原料、色釉料、包装材料等也随之涨,加上技术工人短缺,人工费用逐年增加,造成佛山陶瓷的生产成本较四川、福建、山东、江西等地区高,来自国内这些瓷区的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生产成本的增加迫使陶瓷企业转型升级。2.瓷土资源紧缺。目前佛山地区的陶土已经全部用尽,企业要从东莞、肇庆、清远、中山、英德、花都等地购买瓷土,佛山地区有上千条陶瓷生产线,一条窑一天少则6 吨,多则8~9 吨,市场需求量大,加上运输成本的不断上涨,水、煤电等供应吃紧,佛山陶瓷企业面临“断炊”的威胁。佛山陶瓷企业不得不加快产业转移升级的步伐,把生产基地迁往粤东粤西两翼地区甚至省外资源丰富的地区。

3.环保门槛不断提高。陶瓷产业是典型的污染产业,其废气排放量位居各行业首位,约占50%;二氧化硫排放量居第二位,约占25%;工业粉尘排放量居首位,约占99%。不少陶瓷企业不注重环保治理,对环保的投入不够,造成产业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的被动局面。

2006 年起,佛山市政府加大了治污环保力度,提出通过“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实现陶瓷产业的转移升级。佛山建陶产业总体上面临的政策形势非常严峻,环保门槛促使城区企业不得不外迁。

4.研发能力不足, 低端锁定及路径依赖并存。在技术创新和改造方面,大多数企业投入不足,缺乏研发能力。在佛山十大优势行业中,陶瓷建材行业大中型企业占16%,但R&D (研究与开发) 经费与人员只占0.2%和2%,专利申请总数和发明专利申请总数只占0.5%和5.6%,R&D经费、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倒数第一,R&D人员、专利申请总数倒数第二;陶瓷建材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占3.7%,但R&D经费与人员只占3%和2.9%,属于较差的类别。在产品设计方面,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仿效性严重,产品开发没有走出经验型、引入型、模仿型和实用型之路。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和效益缺乏国际竞争力,导致了佛山陶瓷业陷入了低端锁定的困境。

另外,佛山陶瓷企业99%为民营企业,企业家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企业发展规划缺乏长远眼光,绝大部分企业满足于通过贴牌的方式来获得稳定的外销渠道,自动放弃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产品附加值不高,对销售市场和国外先进技术产生一种依赖。

(三) 佛山陶瓷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的选择佛山陶瓷产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属于客户驱动型。价值链的企业在实现升级的过程中应注重成本控制和设计、品牌、营销环节的建设。结合佛山陶瓷业所属的价值链类型及升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产业升级重点应该提升价值链,打造未来的竞争力。一是调整处于价值链最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二是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研发、设计、营销、品牌服务);三是价值链整体攀升,如图2。

1.生产制造环节提升。一是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研发设计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品加工程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行陶瓷的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高重点发展低碳、节能、节材的高端建筑卫生陶瓷、工艺美术陶瓷、特种陶瓷、高档洁具,降低消耗,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进行产品生产环节的转移。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陶瓷业在资本、技术、生产管理水平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区位优势,但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为了有效配置市场资源,将生产制造环节有选择地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生产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发展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的环节。2002年开始佛山陶瓷通过转移扩张,形成了以佛山及周边的清远、河源、肇庆、恩平、四会、新兴等广东产区及国内如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重庆、江西、山东、陕西等产区。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0多个生产基地,近300家工厂,建成了1000条以上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

2. 向价值链两端环节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

(1) 引导陶瓷产业逐步向总部经济发展。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佛山产业已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等都让世人刮目相看,发展总部经济的产业基础雄厚。在充分评估广州、深圳虹吸总部能力的基础上,以陶瓷产业优势作为发展基础和突破口,实施错位发展战略。

第一,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陶瓷企业总部,由低端制造向营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等高端环节拓展,逐步优化优势传统产业总部经济与生产基地合理配置的区域布局。到目前为止,佛山陶瓷通过8年的艰难调整,以南庄大道、华夏陶瓷博览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瓷海国际四大区域为纽带,形成了国内绝无仅有的规模庞大的陶瓷总部聚集群。已集聚了如东鹏、新中源集团、金舵、新明珠集团、宏宇集团、欧雅企业、冠星企业、能强集团等国内外200多家优秀陶瓷卫浴企业总部进驻,佛山陶瓷全国营销乃至世界营销的优势日益明显,推动了佛山陶瓷总部经济的快速形成。

第二,建立总部功能区。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陶瓷工艺、陶瓷设计、陶文化传播;华夏陶瓷城重点发展陶瓷会展;瓷海国际主要发展陶瓷物流和批发;中国陶瓷城则作为中高端陶瓷卫浴的营销窗口,主攻出口;而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向陶瓷企业的全球营销中心方向发展。目前南庄镇的华夏陶瓷博览城、陶瓷总部基地、瓷海国际3个基地进驻的陶瓷营销中心已超过1100家,大大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围绕总部经济提升现代服务业。佛山作为传统商贸重镇,应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越的优势,承接广州新火车站、新白云机场、南沙港等大型物流节点的延伸,鼓励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佛山扎根,着力建设陶瓷商贸物流中心。同时,还要在金融、会展、广告、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有所突破,实现从“佛山制造”向“佛山服务”转变。

(2) 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佛山与广州、深圳市相比,最没有优势的就是人力资源。政府应该在高级人才的引进上设立新的衡量标准和新的优惠措施,加大高新人才、重点产业人才的引进。同时也要注重自己人才的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开设陶瓷专业或陶瓷学院,为佛山市陶瓷产业培养本地急需和紧缺的陶瓷研发设计、高技能人才。邀请广州美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央美院的大师入驻,并引入民营资本,形成佛山陶瓷的教学、科研和创作基地,系统培养自己的设计人才成为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智囊。

(3) 进一步打造佛山陶瓷区域品牌。佛山陶瓷已经是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区域品牌,如何整合佛山历史文化优势,全面打造好这个区域品牌,突出“佛山陶瓷”这个区域品牌对佛山陶瓷今后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中国名牌”在建陶行业空缺的今天,笔者认为应向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佛山陶瓷”集群品牌商标,将集群品牌发展正式地纳入城市发展战略之中,多管齐下,完善“佛山陶瓷”品牌的功能,打造出其个性特色。

(4) 建立专业的陶瓷精品工业园。按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要求,在重新规划和布局的基础上建设专业的佛山陶瓷精品工业园,可以集约利用供水、供电、道路、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推动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借助陶瓷总部基地的平台,大力提升佛山在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的服务水平,真正将佛山陶瓷产业做强做精,将产业园变成陶瓷品牌的孵化器。

(5) 建立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第一,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加大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和激励,特别是加大对重点陶瓷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对能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延长产业集群链条、增加产业集群附加值、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的企业或项目,优先安排用地,优先协助配套资金,优先发放优惠贷款,优先给予政策扶持。如蒙娜丽莎集团拥有省市区三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汇聚了更多科研资源、人才优势,为产业创新提供了更大平台和智力支持。正是这些龙头企业,以自身的创新优势和平台优势,积极进行着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尝试,不断推动着企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在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定位置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使其在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以及管理和营销水平上,逐步向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看齐,提高企业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的能力与层次。

3.价值链整体提升。

(1) 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提升建陶瓷产业链。第一,依托陶瓷文化遗产,整合佛山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陶瓷旅游文化。如利用南风古灶和石湾公仔街、石湾陶艺博物馆和南风古灶艺术长廊商业步行街等载体,通过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广泛深入传播佛山的陶文化,发展陶瓷文化旅游,提升佛山陶瓷品牌的功能,提升它的价值空间。第二,促进陶瓷文化与高科技的融合,提升陶瓷产业的文化附加值。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注重传统的产品质量和产品功能,还关注产品的文化质量和文化功能,因而在生产方面要坚持依托技术创新,利用高科技技术把陶瓷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用于开发和构建产品的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等高端价值链。

(2) 建立公共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对于传统产业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技术创新力度不够和研发投资不足,需要政府建立公共创新技术服务平台。现已建成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佛山陶瓷技术创新中心”“佛山陶瓷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联盟”也将为佛山乃至广东省陶瓷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测、分析、知识产权等全链条技术创新服务,为解决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检验检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3) 大力发展陶瓷建材的下游服务外包产业。陶瓷业下游服务外包产业包括专业建材物流、陶瓷化工色釉料等,要突破建材物流运输能力和辅料技术的制约,完善市内现有的大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综合市场,延伸和拓宽陶瓷建材行业的产业链。鼓励整体陶瓷产业与广州、深圳、香港等服务业发达地区、发达城市的相关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佛山产业链向外关联升级。

四、结语

陶瓷产业作为佛山的优势传统产业,其转型升级对区域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每个区域应立足本土核心资源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产业的核心企业领头羊的作用,通过技术能力升级、市场能力升级的双重升级途径逐步构建高水平的区域价值链。随着时间的推移,具备产品链高端竞争力的价值链以一个更加均衡的价值链体系进一步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产品内分工,实现向高附加值环节的攀升,占据产业制高点。

产业升级是一个地区产业体系的系统的调整,它不仅需要企业的主动参与,更需要政府能够提供有效支持产业升级的公共政策。另外,一个地区的产业升级效果的好坏不仅依赖于当地政府的支持政策的整合创新,更取决于与之相配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整体变革。同时,在新形势下,政府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既能顺应市场机制,又能发挥政府优势的政策引导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Gereffi G,Ksplinsky R.The Value of Value Chains:Spreading theGains from Globalization[J].IDS Bulletin,2001,32(3):1-136.

[2]Humphrey J,Schmitz H.Governance and Upgrading:LinkingResearch on Industrial Districts and Global Value Chains[R].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

[3 ]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4]刘志彪.产业升级的发展效应及其动因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5]张辉.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6,(1):40-48.

[6]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罗芳,李红江.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2,(6).

(责任编辑: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