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10
  • 阅读量113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本文从贸易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带来的积极效应入手,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各种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及与美、英、德在各方面进行比较,总结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弱势——生产性服务业,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75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059-03


  为了更好地抓住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调整和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机遇,我国迫切需要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服务业底子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且无论是从内部产业层次、科技创新程度还是国际话语权来看,我国服务贸易都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与货物贸易之间的差距明显,因此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定位和提升成为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另一个重点。后工业化时期的到来,我国正由工业经济向着服务经济转变,服务业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7130亿美元,继2014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并占世界服务进出口额比重的7.7%,在这种形势下,服务贸易结构和发展质量的改善正面临着新的可能性。


  1服务贸易带来的积极效应


  1.1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


  促进就业。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力,其就业份额由1980年的13.1%上升到了2015年的42.4%。这也是不可否认的经济规律,“克拉克定律”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三次产业就业占比有着这样的变化趋势:农业劳动力比重急剧下降,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和经济增长同步,但在接近40%时就稳定下来并出现下降趋势,而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则不断增长。从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数据来看,我国第一产业早已饱和并不断释放劳动力,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比呈不稳定状态,但未达到克拉克定律的40%临界,第三产业不断吸纳劳动力,呈明显上升趋势。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


  改善国际收支。服务贸易差额在国际收支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服务贸易差额表现了一个国家自我创汇的能力,反映了一国产业结构、服务贸易水平甚至在国际上的地位。但一直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总体是逆差的,而这种逆差每年都要通过货物贸易顺差来平衡,即通过出口价值低廉的货物来交换对方技术和知识含量较高的服务,这样既损失了资源,又无法更快的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为了更好的改善国际收支账户、节约资源以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需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1.2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助力国际大都市建设。服务贸易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拿服务外包来说,跨国公司在选择目的地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跨国公司由选择国家转变为选择城市,因为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城市之间也会有很大的成本差异;由选择一个大型中心城市进行外包转为同时在两个城市开展外包业务。类似这种服务经济的发展与现代专业生产条件相结合使一些城市在此时成为关键的“生产基地”,扮演“中心城市”角色。与全球化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需要这种现代服务中心城市,全球市场也需要高级管理和监控中心城市,传统城市的局限和国际大都市大规模的专业人才、资源、基础设施的优越形成对比,使城市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提高本国居民消费水平。服务进口使国内市场的服务种类增多,与国际接轨,给国内居民更多的消费选择余地,同时,国外服务的引进,也与国内服务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这样就会进一步降低服务价格,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居民消费和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1.3对货物贸易发展的影响


  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货物贸易的发展能够促进与之相关的服务贸易的发展,国际货物贸易通过结算方式、货物交换等各种途径提高了金融、运输、通讯等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尤其是在现在的国际交往中,服务已然成为货物贸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服务贸易也使货物贸易变的相对简便,传统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新型服务贸易的出现都不同程度上加强了货物贸易量,例如,運输、旅游等服务贸易的发展增加了对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增加了外国居民对本国当地产品的需求量。同时,对于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国内的服务体系健全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不仅货物贸易的出口可以由这些服务体系来支持,而且在货物贸易进口时国外的货物提供国也会依赖本国的服务企业,甚至国际贸易的第三方也会需要其为之提供跨国服务支持。


  2我国服务业贸易竞争力测度


  2.1竞争力指标


  在所有的评价指标中,国际市场占有率可以反映一国在贸易出口方面的国际竞争力,RCA指数可以反映一国某种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TC指数可以直接并综合反映一国某种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竞争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大;反之,则竞争力越小。


  表1~表3数据显示,总体来说,我国自2000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均大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在全球贸易负增长的大环境下,我国服务出口呈现逆势增长,其市场占有率达6%,相应的世界排名也不断提升,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从RCA指数来看,自2000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RCA指数变化不大,基本在0.47到0.56之间,而美国、英国该指数一直在1.40以上,尤其是英国,该指数一度接近2.0,德国也在0.65以上,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差距还很大;从TC指数来看,一方面,我国整体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总是为负,且近几年该指数有明显下降,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仍较弱,并处于比较劣势。另一方面,各行业贸易发展不均衡,其中建筑服务、广告宣传、计算机信息等行业只有个别年份小于0。而运输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利和特许费只有个别年份大于0,竞争优势较弱。旅游服务在前几年基本为正,但近几年转为负,相反,咨询服务在前几年基本为负,但近几年转为正。但还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旅游外,其他行业的TC指标几乎都在近年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中。


  2.2进出口结构指标


  由表4可以看出,2000年~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没有太大变化,运输和旅游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之后依次为:其他商业服务、保险服务、专利和特许费、咨询、建筑服务等。其中近几年运输和建筑服务所占比重有明显下降,旅游、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所占比重有明显上升;在出口方面,旅游始终居于首位,但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由2000年的53.8%下降到2014年的25.6%,其次是其他商业服务和运输。总体来讲,旅游开始由顺差转为逆差状态,金融服务由逆差状态转入顺差状态,建筑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则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而运输、保险及专利特许费等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尤其是专利特许费逆差态势严重,通讯服务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显示了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失衡。


  作为前三大服务贸易大国的美、英、德,他们在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共同点:即金融服务、通讯服务、专利和特许費基本上均处于顺差状态,且金融服务的顺差额度特别大。再看我国,与美国比较,我国与美国的旅游及建筑服务不相上下,但在金融服务和专利特许费方面距美国还相差甚远;与英国比较,我国旅游服务占很大优势,但英国在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及专利特许费这几个行业长期保持顺差,我国相差甚远;与德国比较,我国旅游贸易还占有很大优势,但在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方面落后于德国。因此,从要素密集度角度来说,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优势仍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发展也不是太好,劣势主要集中于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些劣势产业又更多的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范畴。


  3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作为制造业升级的有力助手,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技术性、高附加值及高创新性的特点。它的发展来源于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与制造业的高效互动和协同创新等,同时也对经济社会“软环境”有着较高要求,需求政府适时给予相关税收、信贷等财政优惠政策的倾斜。美国、英国、德国服务贸易已很好地完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未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培养新兴行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为迈向贸易强国做准备。具体而言:加大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业,并借鉴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丰富经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积极介入国际服务分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进而利用各个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获得相应的经验和利益。加强服务领域的研发投入,培养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产业关联,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政府管制政策,在转型期间,有必要建立一套既符合市场要求又与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相符的服务业管制体系;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的外部环境,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打破垄断、深化改革和促进竞争,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培养多元化竞争主体。


  参考文献 

  [1] 白玉芹,陈学兵.美国服务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论坛, 2004(14). 

  [2] 胡晓鹏,李庆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 

  [3]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8). 

  [4] 王绍媛.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国际贸易,2010,26(5). 

  [5] 殷凤.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1). 

    作者:李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