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及其文化内涵探究

  • 投稿hina
  • 更新时间2016-02-04
  • 阅读量737次
  • 评分4
  • 95
  • 0
  摘  要:语言能够反映社会文化的变迁,社会称谓语是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具体表现,它们的出现由国家的传统思想、政治背景、社会风气、社会关系等多种因素来决定。本文探究中国在解放前后社会的主要社会称谓语的变化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  社会称谓  文化内涵 
  社会称谓是人际称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传递的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尊重,主要用于称呼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社会成员。社会称谓语就是用来表示社会称谓的词语,反映的是双方的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及其文化意涵。社会称谓语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称谓语也会发生改变。那些过时的社会称谓用语因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而逐渐为人们淡忘,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社会称谓用语则不断出现。社会称谓不仅仅是一种称呼,也是文化的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汉语的社会称谓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着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迁。对社会称谓语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学术界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学者对社会称谓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许多亟待加强之处。 
  一、社会称谓语的涵义 
  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1]称谓语就是用来称呼别人的语言,可以分为亲属称谓语与社会称谓语。亲属称谓语指的是用来表示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的语言,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的特殊语言符号,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受乡土观念、传统思想、政治背景、社会地位、社会风气、社会关系等等因素影响。在现代汉语中,社会称谓语则指用于称呼没有亲属关系人的一种用语,包括各种社会关系人之间的互称用语,如姓名称谓语、职务称谓语、通用称谓语、拟亲属称谓语和零称谓语等。社会称谓语受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影响,其形式和意义的变化较快,反映出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变化进程。 
  二、社会称谓语与文化 
  语言不仅是反映事物的符号,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称谓语是特定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每一次中国社会性质出现了变化,汉语社会称谓语也会随之出现改变。它们与亲属称谓语相比,具有更鲜明的时需性,带有社会阶级、社会分工的烙印,发展变化相对较快。但是不管如何改变,汉语社会称谓语始终带有“等级”“仁”“德”等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因此,中国人在平时称呼其他人的时候,必须明确双方的等级,必须尊重对方。在这样的原则之下,人们通常就会以当时社会上比较具有地位的一些团体的社会称谓语来称呼彼此。当这些社会称谓语被逐渐地广泛使用,甚至被用来称呼不具有该社会称谓语性质的人群时,就出现了“泛化”的现象。现在,笔者将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汉语社会称谓语进行论述。 
  三、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社会称谓语比较 
  笔者将中国解放前后的社会称谓语分为四个时期来论述:民国至全国解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及改革开放。 
  (一)民国至全国解放时的社会称谓语 
  全国解放之前,即是民国旧社会时期,中国社会上主要通行的社会称谓语有“老爷”“少爷”“太太”“小姐”“先生”“丫鬟”等等,这些称谓语已经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社会上人们的需求,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占据着主体地位。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老爷”“少爷”“太太”等称谓语都是地主阶级的专用称谓,“小姐”在这个时期也主要是指官家未出嫁的女儿,这些词一般用于指社会身份地位较高的人。“丫鬟”是指服侍“小姐”“少爷”等人的地位相对低下的侍女。还有其他的称谓语,如“经理”“掌柜的”等。“经理”这一称谓语最早是出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里,是指公司企业中的管理人。“掌柜的”是指旧社会时期的旅店、饭馆的老板,代表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文化。这两种社会称谓并存于解放之前的旧中国社会中,反映了资本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在旧中国社会里的交融冲撞。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称谓语 
  全国解放之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已经不存在了,“老爷”“少爷”“太太”“小姐”“先生”“丫鬟”“掌柜的”等反映等级制度的社会称谓也开始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同志”“爱人”等社会称谓,这些称谓开始成为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称谓语。“同志”“爱人”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渴望平等,摆脱封建主义束缚,建立新中国的社会心态。解放前,“同志”原本只在革命军队内部成员之间流行。解放之后,人民渴望尽快融入新的秩序之中。所以,“同志”的流行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到整个社会,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都喜欢彼此称呼对方为同志。“太太”一词作为妻子在旧社会的称谓,与“老爷”等表示丈夫一类的词相比,是低于其社会地位的。“爱人”一词替代了“太太”一词,与丈夫之类的词语在地位方面是平等的。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称谓语 
  这个时期里,“师傅”一词开始成为社会上的主流社会称谓语。“师傅”是工厂里的工人之间的互相称呼,随着工人宣传队被派到各地,“师傅”这个称呼也开始在各地出现。同时期出现的一些特殊社会称谓还有“臭老九”“黑五类”“内奸”“工贼”等等,这样的社会称谓带有贬义。而相对应的出现了比较正面的一些社会称谓有“公社社员”“大队长”等等。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风气十分混乱。 
  (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称谓语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在中国确立,许多沿海的港口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投资。于是,与商业有关的社会称谓开始流行起来,比如说“大款”“老板”这些。这些称谓词原本在改革开放之前,都是具有贬义的,很少有人使用。改革开放之后,人民都希望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所以,这些社会称谓也随之开始变得崇高起来。还有就是如“叔叔”“阿姨”等等带有社会称谓语性质的准亲属称谓语也开始被广泛地使用,因为这个时期的中国已经过了文化大革命时那种人与人之间都存在有紧张关系的时候,使用准亲属称谓语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四、中国社会称谓语的文化背景 
  通过对中国解放前后这几十年时间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地了解到每个时期社会上通行的主要的称谓语。笔者再从各个时期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称谓语进行论述,这些社会称谓语是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表,它们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时起时伏,是中国社会文化不断变化的标志。 
  (一)民国时期中国称谓语的文化背景 
  “先生”“小姐”这些曾是民国时期的主流称谓语。全国解放后直至改革开放,这个称谓语一直都被压制,甚至一度消失。“先生”一词是我国的传统词汇,最初的意义是比自己先出生的人,由于年长,往往在知识阅历方面要多于自己,所以很早就是一个尊称。例如,孔子的学生都称孔子为“先生”。“小姐”最初是指宫女,到民国时,已经变成了指代官家的小姐。外国文化进入中国社会的时候,“先生”被选作与“Mister”相对应,“小姐”则与“Miss”相对应。全国解放后,“先生”“小姐”等词被视作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和外国资本主义文化的代表,社会上对这个称谓的使用就减少了。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沿海的城市对外开放,外国文化又开始进入中国,“先生”“小姐”这两个词才再一次出现在日常社会称谓之中。 
  (二)新中国社会称谓语的文化背景 
  “同志”一词由于在旧社会时期是革命军队内部的通用称谓,因此在全国解放后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甚至把“同志”这一社会称谓用在称呼亲属上,可见当时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之大。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整个中国社会开始进入阶级斗争的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这个时候的“同志”一词就不能够随意使用了,因为如果被称呼者被冠以“反革命”的帽子之后,称呼者就可能受到牵连。所以人们就逐渐地减少了对“同志”这一称呼的使用。文革结束之后,社会环境的政治氛围放松,但是“同志”一词并没有随之开始重新兴盛。因为,称呼其他人为“同志”会显示称呼的双方是陌生人的身份,不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不如用准亲属称谓“大哥”“大姐”之类的称呼显得亲切。所以,“同志”一词也就很少在一般公众场合流行。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称谓语的文化背景 
  这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里,“同志”是不能够随便乱用的,比如不能够用来称呼被批判的人,不能够用来称呼不同阶级阵营的人。因此,人们就使用工人宣传队中的“师傅”的称谓来称呼彼此。“师傅”是工厂内工人之间的彼此称呼,随着工人宣传队被带到了全国的各个角落。因为工人宣传队作为在当时社会上的一种团体,是具有权威性的。所以,用“师傅”来称呼对方,一来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二来可以避免胡乱使用“同志”称呼带来的麻烦。 
  (四)改革开放后称谓语的文化背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商业思潮在中国逐渐成为主流的社会思潮,“师傅”作为工人使用的社会称谓代表,就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使用“师傅”来称呼彼此的人也就慢慢地减少了,仅仅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被使用。而“老板”这一社会称谓语开始出现泛化,在许多场合里替代了“师傅”“同志”等称谓语。“老板”最初的意义是指原始的、最初的版本,作为称谓语使用是在晚晴时期,建国后停用,直至改革开放后。[1]现在指拥有控制或监管权的工头或经理。除了在公司等场合使用“老板”这一称谓语之外,还在学校和商场里也有使用。在学校里,一般是理工科的学生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因为导师时不时会给予学生一些有报酬的工作。在商场里,卖家喜欢把顾客称呼为“老板”,暗示顾客是富有的人,应该来买他们的商品,包含有谄媚的含义。如果从总体特征来看,“老板”主要还是在指代那些能够给予其他人有报酬的工作的人。 
  五、结语 
  通过对中国解放前后数十年的社会称谓语变化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称谓语反映了特定时期中的社会人际关系和社会性质,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人的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代表强势、主流的社会文化的社会称谓语总是会代替处于弱势的社会文化的社会称谓语。语言作为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我们总是需要用它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尊重,如果使用新兴的、强势的社会称谓语去称呼需要交流的对象,就能够部分地承担起这个功能。但是这样做也会伴随着泛化的现象,因为每个人的文化素养并不相同,而一些社会称谓语至少在现时的社会环境中并不适用于某一些场合,盲目地使用强势的社会称谓语只会显得不伦不类。所以,对于这些社会称谓语,我们还是应该正确地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用途,引导大家正确地使用社会称谓语。 
  注释: 
  [1]羿翀:《论“老板”称谓语的泛化及其原因》,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03期。 
  参考文献: 
  [1]李思敬.50年来的“社会称谓”变迁杂忆[J].语文建设,1996,(09). 
  [2]李明洁.千呼万唤风云际会——漫谈50年来的社会变革与称谓变迁[J].语文建设,1999,(02). 
  [3]丁安仪.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称谓[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06). 
  [4]张晓勤,鲁本芹.“小姐”称谓的社会认知度和使用度考察[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5]洪越碧,周晓康.从“太太”“小姐”“夫人”看妇女地位的改变[J].语文研究,1989,(02).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6]王玉华.“同志”“师傅”演变析[J].汉语学习,1988,(03). 
  [7]陈月明.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J].汉语学习,1992,(02). 
  [8]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8,(02). 
  [8]羿翀.论“老板”称谓语的泛化及其原因[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吴维  广西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5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