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客观是发展的主潮流城乡教育现状之我见

  • 投稿Aaro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94次
  • 评分4
  • 48
  • 0

陈启雪

贵州省平塘县摆茹小学558300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城乡差别越来越明显。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尊重客观是教育发展的主流。本文针对现在的教育形式,对城乡教育现状谈了自己的观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城乡教育尊重客观规律现状主潮流

随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来自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教育界仁人志士们对教育改革众说纷云,都对教育改革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中,令我感到震惊的是课本的难度有了更大的加重,其是根据城里学生大都上过幼儿园的孩子而选择并编写这样的教材,让农村中有些没要读过幼儿园的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了。还有初中英语中发达地区,城市里从小学就对英语较为重视,幼儿园、小学三年就开设英语课程,有一定的基础,对当今选择的教材能适应。然而,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农村的一些领导也选择城里学生用的教材,毕竟农村学校有的没有英语教师,未开设英语课,让农村学校的孩子无从适应,导致厌学辍学,比如像初中英语教材,刚进初一就要求学生会说些简单的英语口语,一个单元要要求学生背一两页生词,再比如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生刚进校翻开课本,就是那么几幅图画,没有更多的例题,让老师头疼,学生厌倦,如此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太不现实了。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的大国里,就应该制定适合众多人口这一客观现状,才使大部分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状况都应采用不同的教育体制,不同的教材。犹如教师在课堂中"因材施教",那我们怎么不会"因地制宜"呢?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应敢于面对现实,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客体学生,基础薄弱,我们不能好高骛远,一步登天,根据自己学生的基础和状况,循循善诱学生,孜孜不倦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学有所获,整体国民素质提高了,国家才能强大。

在当今发展迅猛的中国,城里的许多家长在重视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钢琴、吉他、英语培训等,使孩子从小就在拼搏的环境中成长,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的基础油不同层次的提高,在课堂中能轻松接受并领会老师的传授,甚至有的家长还花钱请家教,使得学生对改革的教材轻松地快乐的接受。

然而,在农村许多家长知识浅少,无法辅导孩子,由于家境贫困,孩子刚出生父母就远走他乡,打工挣钱,大多数孩子都和爷爷奶奶相偎相依的生活,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得到城里孩子得到的东西,从小就在枯燥单调中度过他们"快乐"的童年,如此高深的教材对农村孩子来说真是"难于上青天"啊。

这就需要教育部门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真正把农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思想上要关注农村,行动上倾斜农村,提高办事效率,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把让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最大努力实现办学条件的统一化、标准化,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平等地享受到先进的教学设施所带来的教育愉悦,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是均衡教育发展的物质保障。

还要壮大农村师资队伍,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每年都选招新教师加盟教师队伍,并且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仍满足不了农村学校的师资需求,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区小学,年轻教师仍是少而又少。各级政府要不惜资金,足额足量地补充农村所需要的年轻教师和专业教师。壮大农村师资力量是均衡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保证。针对农村教师队伍,除了正常的工资保障外,要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每年都有很多新教师不愿去农村,但不得不去农村任教,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待遇低,得不到更多的关注,并且自己要付出很多,还面临着不少现实问题。如果各级政府能对教师的现实问题高度重视,年轻的教师们就会在农村教育战线上留得住、干得好。

更要制定激励措施,引入竞争机制随着中小学校长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校长年轻化彰显着农村教育的生命活力和教育潜力,大多数校长工作热情高涨,严谨务实,理念先进,思路创新,是推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主力军,是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行家里手。但在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中,自身素质、管理水平和工作思路参差不齐,有些教育管理理念滞后,不懂教育规律,对自己要求不严谨,缺乏常规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经验,具有严重的守摊思想和小进即满意识,这些校长的办学思想无疑会成为制约教育健康发展的阻力。因此,应该加大考核力度和完善任用机制,能上能下,动态管理,通过有效机制,让懂教育、明白教学常规、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的一线骨干教师走上领导岗位。

对农村孩子而言,并不是没有好的方法,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们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状况,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路子,因材施教,不断地挖掘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很多知识,对农村孩子来说条件较差,我们应客观地看待,不能把城里的教学路子硬搬到农村的教学课堂,免得得会落得"东施效颦"。教育教学的发展会停止,教育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了。

总之,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良好的良性教育环节,才会使国家的经济、科技综合国力增强,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客观现实,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在现有的客观现实中奋力拼搏,我们的发展才有更美好的前景,所以我认为尊重客观现实才是发展的主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2]《教育获得的城乡差距》?

[3]《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