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自主愉悦——例析“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

  • 投稿小黄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004次
  • 评分4
  • 23
  • 0

浙江温岭市新河小学(317502) 陈明辉

“学为中心”的课堂,就是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进行问题探究的课堂,是高效达标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的时间真正交还给学生,引领学生徜徉探究空间,谋求自由发现;巧借问题情境,自主破解问题;践行自我评价,体验成功愉悦。

一、徜徉探究空间,谋求自由发现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徜徉在探究的空间里,去自由地寻求发现。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探索数学问题,分享探索成果。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个性和主体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

如特级教师张优幼执教二年级“锐角和钝角”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给纸上的角分分类并说说理由。

生1:我把它们分成直角、比直角小的、比直角大的。

生2:比直角小的角尖尖的。

生3:比直角大的角长得大大的。

师:你们能够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生4: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生5: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师:请大家快速判断屏幕上的角。

(此时,对于接近直角的角,学生难以判断)

师:怎么能够准确判断呢?

生6:量一量吧。

师:怎么量呢?

(在学生多方尝试后,教师引导归纳:点对点,边对边,再看另一边)

教师让学生在对角分类的探究中抽象出本质特征,在引导判断中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渴求摸索一种准确判断的方法,在动手实践的尝试探索中归纳出“点对点,边对边,再看另一边”的量角方法。无论分类、判断还是动手操作的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徜徉于探究的空间,亲历探究过程,促成学生发现知识的真谛,习得探究的方法。在这过程中教师给予充分的时间倾听学生的探究结论,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现,个性得以张扬,不同的解决思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实现了学习的发现。

再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确定位置”时就很注重引导学生探究,与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列,什么是行,怎样读写就好了”的方法大相径庭,他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描述出操图片中小敏的位置,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找到小敏的位置,但说起来有点乱也不简洁。教师为了激起学生寻求新的表达方法的欲望,在教学“第2行第3列”该怎样书写时,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把方法写到黑板上,同时自主阐述所写方法的优劣,努力探求正确的表示方法。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足而自由的活动空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经历“情景图→点子图→方格图”的数学化过程,学生经历了创造数对的过程,从而加深对数对的认识,学习能力和创造交流能力自然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巧借学习情境,自主破解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不是靠传授的,而是通过学习情境对学习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得来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学习情境构成了学习发生的情境场。随着学习内容、目标的不断变化,情境也在不断变化,不断变化的学习情境就形成了学习顺利进行的理想场所。

自主,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现实。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动的行为和趋向,实现自主性发展。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确定,问题自主解决,知识自主感悟,方法自主探究,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高质量的学习过程。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烙饼问题”,学生则巧借学习情境,自主寻求破解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问题一:从小红与妈妈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想一想:每条“已知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意思?

问题二:课本中的同学是怎样解决“烙3张饼”的问题的?你有更优的办法吗?

男同学的方案:共烙   次,需要   分钟;

女同学的方案:共烙   次,需要   分钟;

我最优的方案:共烙   次,需要   分钟。

想一想:为什么同样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却不一样?

问题三:怎么解决烙多个饼的问题?

想一想:你是怎么烙的?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从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中引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自主探索,又与同学合作讨论,破解一个个数学问题。本节课课堂教学的目标由于学生巧借教学情境而如期达成,同时,那“不曾预约的精彩”,是生命课堂的灵性之花、创造之花、智慧之花,这都是“学为中心”理念的体现。

三、践行自我评价,体验成功愉悦

建构主义认为,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所做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还可要求学生通过撰写日记来反思学习过程,评价学习得失。通过评价,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差距,感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特级教师张优幼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锐角和钝角”结课时的片断。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师:你知道了关于锐角和钝角的知识。

生2:我知道了量角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再看另一边。这是我们动手知道的。

师:嗯,学习不但学知识,还要动脑动手探究学的方法。

生3:我们还知道角的大小和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是向哪一边的也没有关系。

生4:老师刚才还说,站着是老师,躺着还是老师,是与开口朝哪一边无关的。

生5:老师让我们闭起眼睛摸一摸,我就牢牢记住锐角是尖尖的,钝角的边张开好大哟。

短短5分钟时间,教师安排学生对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活动,学生不但能准确表述锐角和钝角的相关知识,并且对学习过程中动手操作和动脑探究的环节记忆犹新,对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方法尤其难忘。对教师那句幽默的语言念念不忘的学生,言语中流露出对数学学科和数学教师的喜爱。这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多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也是学生体验到成功学习后的愉悦心情的自然流露。

再如教学“植树问题”,我将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只栽一端、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合在一起教学,便于学生从整体上加以比较,同时在比较中促进相互理解,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学中将例题的100米的路转化为20米进行研究,让学生运用“化繁为简”的方法自己摆一摆、画一画,发现三种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建立对应的表象,利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领悟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建模。再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讨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课时抛出问题:我们是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回顾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用了“化繁为简”的方法,接着用一个间隔和一棵树“一一对应”的方法研究出了三种栽树的情况。经过师生共同梳理,学生思路更清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和“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策略,这样的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引发数学思考,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正如张同学在她的数学日记中写道:今天的数学课让我回味无穷。课本中的例题明明是说在100米的道路两旁植树,为什么老师叫我们先研究20米的植树情况?哦,原来老师是让我们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容易研究,这也许就是老师平常所说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吧。老师先让我们探究两头都种的情况,他在巡视时发现我们组是用线段图表示的,还赞赏地摸摸我的头加以肯定。当我汇报植树的株数就是间隔的个数加1时,同学们的目光告诉我,他们不但认可我的结论是正确的,还在羡慕我发现了数学的规律。老师总结时点评,张同学的线段图将株数和间隔数对应起来,发现最后一株没有对应的间隔就加1,这是数学的对应思想帮助了她的解题。怪不得老师让我们想想只种一头和两头都不种的情况时,大家都能迎刃而解。看来学数学不只是求得结论,还能学习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为中心的课堂,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教师始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研究数学问题,体验分享探索成果的乐趣。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