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原生态课堂——吴正宪老师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的观摩体会

  • 投稿空一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82次
  • 评分4
  • 64
  • 0

山东胶州市常州路小学(266300) 赵淑娟

走进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堂,就会发现吴老师随时都在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进行引导,使数学课堂呈现出学生真实的思维水平,不修饰、不隐藏,成就原汁原味的动态课堂。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真实的动态生成,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真情和灵动。也就是说,课堂应具有情感性、生成性、动态性、灵动性和探究性。下面,通过吴老师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的观摩体会,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一、课前交流,表达情感

在吴老师的数学课堂上,简单的几句谈话便抓住了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喜欢上她。课始,吴老师一开口便道歉:“对不起了,孩子们,这么热的天还让你们过来听吴老师的课,太为难你们了,真是不好意思!”吴老师的道歉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一种对学生的真情表达。这样的课前交流看似简单,却深深地赢得了学生的心,有谁会拒绝一个这么有爱心的老师的课呢?消除了课前的抵触心理,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甚至有学生体贴地回应吴老师:“老师,您也辛苦了。”这使得听课教师的心灵在一瞬间受到冲击,为自己平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不尊重和不友爱而深感惭愧。吴老师用真情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用行动感召同为教师的我们。

二、课堂提问,引发思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呢?很显然,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既要给学生充分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又要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时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课堂教学中,吴老师首先出示情境图:两个长方形的花坛,一个长11米,宽7米,里面有花,每行有12朵,有这样的8行花;另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6米,宽7米,里面也有花,每行7朵,有这样的8行花。吴老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提问,然后聚焦到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上来:(1)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平方米?(2)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吴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到黑板上写出解答过程,不要重复的方法。学生很快写出了答案,吴老师把他们留在黑板前,让第一个学生说:“大家对我的式子有什么疑问?”刚开始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因为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心想:“这个环节明明是解决问题,怎么变成提出问题了?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时吴老师快速地走到学生中间,跟学生一样将手高高举起,嘴里说着:“我有问题要提。12乘8求的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小手一下子举了起来,明白原来这就是提问。接下来,“小老师”开窍了,给下面的学生进行解释,并继续提问:“你听懂了吗?”吴老师说:“我听懂了,谢谢。”“小老师”说:“还有什么疑问?”一生问:“7乘8求的是什么?”……这样教学,使学生在问中学会了解答,在问中学会了思考。正如吴老师在课后所说的“给学生一个杠杆,他们就能把地球撬起来”,这个时候就是学生的天地了,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中间去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建立模型,加深理解

吴老师说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者主动自我建模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吴老师把情境图撤去,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等式并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再根据自己的认识写几个这样的式子。很快,学生就写出了多个这样的等式,吴老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

生1:我是算出来。

师:真是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生2:我没有去算,因为通过看就知道它们是相等的。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2:两个长方形花坛面积的和,就是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面积。

师:你能借助图形来解释,真了不起!还有谁不用算也能说明它们是相等的?

生3:一件上衣30元,一条裤子20元,各买2件,可以看成是一套衣服30+20元,买这样的2套。

师:你借助生活情境来解释它们是相等的,很不错!

生4:我发现10个6加5个6就是15个6,10+5的和乘6就是15个6,所以它们相等。

师:这个同学更是了不起,用乘法的意义解释了它们为什么相等。

……

上述教学中,吴老师只是通过一次次的肯定学生,便把等式的本质给揭示出来了,既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又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这其实就是建模的过程。同时,吴老师通过巧妙的追问,引导学生自然建构知识,于无声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合作交流,揭示本质

交流是课堂生成的催化剂。教师教学中要善于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要善待那些另类的声音,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吴老师在课堂上抓住一切的生成资源,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如吴老师提问:“这样的式子能写得完吗?”学生自信地回答:“写不完。”“那你们能把一生一世也写不完的式子,用一个简单的式子来概括吗?文字也好,图形也好,用你的方式表达出来,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同时,吴老师走下讲台,深入学生讨论之中,并根据学生不同的表达方法进行选择,被选上来的学生个个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时,吴老师又把黑板前的学生分成三个大组,让第一组学生先来交流。

生1:我发现这样的式子一生一世也写不完。

生2:一组数据有两种不同的算法。

生3:右边的宽和左边的宽都一样。(这一组学生的交流真实地展示了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

师(嗔怪道):原来大家还在原地打转,学了半天就知道这么多,现在你们好好听听别人是怎么发现的。

生4:我发现这些算式可以用生活的事物来表示。

生5:我发现“几乘几加几乘几”等于“几加几的和乘几”。

……

吴老师抓住生5的发现让学生讨论交流,大家很快就理解了这个发现。吴老师接着让第一组学生谈理解,在学生交流之后不失时机地说:“你们都还有提升的空间。”最后让第三组学生进行交流,出现用图形、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赢得了台下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火花时时发生碰撞,使他们真正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

美国心理学教授托兰斯指出:“要在承认儿童具有可开发的巨大潜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新的机会,让儿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的学习或从事其他活动,减少不必要的规定,培养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水平,给他们创造真实的课堂,既有情感的交流,又有灵动的课堂对话,更有学生的成长过程。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的:“要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基础上精心预设,教会学生提问,进而建立数学模型,揭示数学本质。”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