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 投稿南瓜
  • 更新时间2017-07-21
  • 阅读量935次
  • 评分4
  • 42
  • 0
[摘 要]概念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感是新课标提出的十大核心词语之一。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数感等方面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概念教学;数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81-01

何为数感?简而言之,数感就是对数的感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阶段。概念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内容,理解和掌握概念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概念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那么,在概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借助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数感

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经验入手,搭建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时,对于负数的概念,教材是这样定义的: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虽然教材已经将负数的概念说得很清楚,但学生学习负数时还是觉得比较抽象。因此,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过‘天气预报’这个电视节目吗?为什么在同一时间段内,有的地区是零上几摄氏度,有的地区是零下几摄氏度?这是通过什么方法记录的呢?”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很快答出:“零下温度前面有‘-’,如-3℃、-23℃等;零上温度有‘+’,如+10℃、+32℃等,‘+’可以省略不写。”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轻松理解了“比0小的数叫作负数”。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素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借助直观形象,培养学生数感

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概念、培养数感的基础,那么直观形象则是学生学习概念、形成数感的内在通道,也是学生形成形象思维的有效媒介。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直观的教具操作演示,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建构概念表象,形成数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教学“厘米和米”时,由于学生对“厘米与米”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名称上,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培养数感,笔者让学生拿出米尺与直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说这两种测量工具分别涉及哪些知识。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对“1厘米是多少”“1米是多少”有了初步的学习体验。随后,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笔者让学生拿出课本,要求学生观察课本的长与宽,先猜想它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然后用尺子测量。通过将猜想数据与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学生不仅掌握了测量的具体方法,而且对“具体数据在长度单位里的表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主要采取了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总结等过程,深刻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有效增强了数感。

三、借助已有数感,建立新的数感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知超越旧知的过程。学生所学的知识之间是存在密切联系的,在数感方面也是如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的已有数感为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新的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个、十、百、千的数感,因此,笔者从学生的已有数感入手,培养学生对“万”的数感。笔者提问:“假如一个学校有1000名学生,那么,10个这样的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呢?可以采取怎样的方法计算?”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回答:“可以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两千,三千……一万。10个这样的学校有10000名学生。”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笔者继续启发:“如果遇到十万,百万,千万等数时,你还能一千一千地数吗?”笔者从旧知引入新知,以学生已有的数感为基础,刺激学生生成新的数感。此时,学生对“万”的相关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主要采取以旧带新的教学方法,即从学生的已有数感认识入手,鼓励学生迁移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概念的难度,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新的数感。

总之,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并不仅限于以上几种。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