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热门话题的符号学分析——以微博打拐事件为例

  • 投稿Gren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410次
  • 评分4
  • 10
  • 0

赵启帆

【摘要】微博是近几年来热门的新媒体,本文简单分析了微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并选取了一个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微博热门话题微博打拐为例进行符号学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浪微博 微博打拐 符号分析

一、新浪微博及其发展

仅仅是在十四年之前,即便是技术人员,想在互联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有较高的经济、技术门槛要逾越。比起以前,现在我们不仅拥有论坛、微信、手机媒体等很容易发出自己的意见看法的地方,我们还拥有了微博。

2006 年,美国Twitter 出现,微博初露头角。2007 年5 月,王兴成立的饭否开始运营。2009 年7 月中旬,饭否等停止运营。2009 年8 月14,新浪微博开始内测,成为第一个吃螃蟹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

微博的产生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分享信息的方式。新浪微博的微博文字有140个字符的长度限制,发布信息同时可以附加图片。

从小处来说,我们参加朋友聚会的时候,朋友见面不再是互相交换名片,而是询问微博的名字叫什么,来互粉。吃饭的时候,菜上来了,第一件事是纷纷拿出手机,咔嚓几张照片,配一段聚会的新鲜事,通过微博共享给粉丝们。微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常常听到朋友说:“天呐,我高兴得睡不着觉了,昨天我的男神刘烨回复了我的微博。”微博上有很多活跃的明星。粉丝与自己的偶像,在微博里能够进行交流。这些活跃在微博的明星,相当于是做了广告,很好的宣传了微博,并帮助微博吸引更多的用户。

二、微博热门话题以及微博打拐

通过微博,人人都能够实现自我展示,情感的交流以及思想的交流。微博不仅创造了新的人际交流沟通传播模式,也带来了我们对信息传递新的认知。企业营销或者当有大规模的紧急事件发生时,微博上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对该事件的集中讨论。这些讨论集合起来,就是一个微博热门话题。

2011 年1 月25 日,社科院于建嵘教授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活动,并开了一个名叫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开通一天关注人数就达到了7000 多人,两周就突破了10 万。到今天,这个名叫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公益微博粉丝已经达到了24 万。这个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网民把在路上见到的乞讨儿童拍照或录下来,发微博并且@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以及失踪儿童的家属发布寻亲信息。

三、用符号学原理分析微博打拐话题

互联网作为大媒介,而微博作为文字符号的载体。互联网中的媒介很多,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这个多媒介符号文本,在信息受者的脑海中要做最后的拼接,也就是定调媒介。互联网的定调媒介就是文字。新浪微博中,发布一条微博,微博里可以不包含视频,也可以没有音乐和图片,可是如果不输入文字,系统是不会让你发布一条微博的。

微博打拐这一事件的符号载体是新浪微博这样一个与传统媒体相比相对要开放的平台。符号表意有一个过程才能被感知,被接收,当一个人又回过头来看自己以前发的微博的时候,这时候就是自我符号表意。拐卖儿童之所以难以被发现,是因为需要跨越的距离太大,需要跨越的障碍太多。而微博恰好能够缩短这种距离,能够帮助人们跨越很多的障碍。现从三种符号距离来分析。第一,时间距离。符号的发出到接收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按照传统的打拐模式,找到一个孩子,报警、警察发布信息、信息被附近的普通民众接收。而要被距离更远的地方的受众接受,需要更长的时间。时间距离一长,会造成信息的模糊与遗漏。第二,空间距离。符号的表意必须跨过一定的空间。打拐最难的应该算是空间距离。拐卖孩子的人把孩子抱走,立刻换个地方卖掉,空间距离一大,孩子就更难找到回家的路。微博,能够缩短空间距离。各地的热心网民拍照上传微博,不会花费太多时间,而丢失孩子的父母,在微博上浏览全国各地网民上传的照片,避免了全国各地到处乱跑去找孩子的困境。第三,表意距离。符号的载体与表意对象必须不同,符号表现不等同于对象自身。热心网民在路上看到乞讨的孩子,拍照,发微博,缩短了表意距离。

从微博打拐热门话题中可以看出,符号过程三个环节的意义,一步步把前者具体化。当一位网民,看到一个小孩子穿得破破烂烂,在乞讨,联想到微博打拐,产生解救的意图。主观的认为这个乞讨的小孩可能是被拐卖的小孩,产生把这个小孩子拍下来或者录下来发到微博上参加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的想法。这样一条微博,也就是意图意义在文本意义中具体化。意图意义就是觉得这个沿街乞讨的小孩可能是被拐卖儿童,希望能够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来分辨。文本意义就是网友把自己的想法编辑成文字配上了随手拍的图片,编辑成一条微博发出。这条微博被更多的热心网友发现并转发,被更多的热心网友看见。他们看了这条微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条微博做解释。这就是文本意义在解释意义中具体化。文本意义是这条与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这个热门话题相关的微博,而解释意义就是看到这条微博的人产生的对这条微博的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博作为一种影响人们生活方式以及交流方式的新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占领了最多的人群。政府想要帮助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更好的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循着微博的特征,适当的介入。而用符号学对微博的分析能够更好的帮助人们透彻的了解微博,了解微博中暴露出的社会问题。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政府认知社会问题的方式与途径,是值得为之做出相关的努力和研究的。本文只是用符号学的一些理论来粗浅的分析了微博上出现的一个热门话题。未来的研究可以对更多的微博以及更多的微博热门话题进行更加客观更加深入更加细致的分析讨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赵雪、史成然,《浅析微博文本的符号学特征——以电子商务类企业微博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2)

②计慧慧,《微博呼吁何以引发现实集体行为——以微博打拐事件为例》[J].《青年记者》,2011(4)

③田婉卿,《从符号学角度解读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中的文化标签》[J].《传播与版权》,2003(2)

(作者: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专业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