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党刊的坚守与融合

  • 投稿Fan
  • 更新时间2017-11-13
  • 阅读量588次
  • 评分4
  • 75
  • 0
党的新闻事业是先有刊物,再有报纸,再陆续有广播、电视,现在又有了网络等新媒体。所以,党刊是我党思想宣传文化战线的“老前辈”。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成为执政党,地方党刊迅速发展,影响力覆盖全社会,成为各地主流媒体。

2010年,《新西藏》创刊,标志着全国各省市区党委都有了自己的机关刊。目前全国地方党刊共有45家,其中,省委机关刊32家(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的党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地方党刊社每期发行总量达1009万份,年总印刷发行量约1.3亿册,平均期印1100万册。平均期印数在15万份以上的有28家,30万份以上的有20家。

多年来,全国各地党刊在把握传媒规律,提高党刊传播力、提高党刊经营管理能力、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通过转换机制、增强活力,不断提高市场的适应性,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各家党刊的特色和个性逐渐显现。总体来看,地方党刊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三个增强。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大增强。二是把握传媒规律,办出党刊的特色和个性,创新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大大增强。三是在各级领导、各级干部、组织、群众中的影响力大大增强。2012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新湘评论》作出了“办好一本刊物不易,重要的是要‘用心’,唯有用心,刊物才会有声有色,有质量有品位,自然会有人缘有读者”的批示;南方杂志社组织的一系列“走转改”的文章得到了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批示;当代贵州杂志社得到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导向正确、紧随中心、文风清爽、印制精美是《当代贵州》的特色,我很喜爱她”的批示。

三个创新。内容的创新:不断减少党刊“正确的废话”太多的通病,以主题内容创新为先导,加强新闻策划,阐释性、分析性、解读性报道越来越多,党刊的贴近性、服务性、可读性、互动性不断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高,党刊的思想含量、信息含量、知识含量、文化含量不断提高。

形式的创新:在办刊理念、报道形式、文本风格和版式设计上做了大量探索,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给人启发的文章越来越多。有的拓展内容,缩短周期,创办了半月刊、旬刊、周刊;有的创办了特定内容的特刊,如浙江的《非公党建》在创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还有《江淮·文摘》、安徽《文化产业》、《当代广西·新一极》、新疆《今日文萃》、前线杂志社《北京文化创意》等专刊特刊都办得有声有色;有的出版了内参,如广东《领导参阅》、贵州《领导关注》等。

工作的创新:坚持三贴近、践行走转改,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贴近市场,走出办公室和编辑部的编辑记者越来越多,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的编辑记者越来越少。

三个探索。一是在提高党刊经营管理能力上作了有益探索。围绕主业,辐射文化产业,向相关产业延伸,多元经营,实现良性的循环和互动,党刊经营产值不断提升。

二是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作了有益探索。积极适应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改革完善党刊运行管理机制,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突出特色,以改革为动力来促进党刊事业的发展壮大。组建了四川、辽宁、当代贵州三个期刊集团。

三是在提高党刊传播力方面作了有益探索。顺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融合创新的步伐,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新媒体平台,向集约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许多党刊社创办了网站、手机报,如前线杂志社的“前线网”、南方杂志社的“政坛网”,当代贵州杂志社的“先锋网”等,刊网同步前进,互动融合,增强了党刊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传媒业发展的总趋势,融合创新、转型升级已成为期刊业发展的总要求。“互联网+党刊”是党刊建设新的发展思路,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党的建设的要求。全国地方党刊按照精品建设的建设之路,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发展之路、建设之路,积极创新党刊在宣传方式和表达方式方面的创新,加快融合发展,积极应对期刊业结构深度调整、整体经营形势下滑的危机,以内容建设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瞄准融合发展的目标,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提高了党刊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