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规划大厦绿色建筑体系应用实践

  • 投稿杨文
  • 更新时间2015-10-07
  • 阅读量542次
  • 评分4
  • 82
  • 0

文/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毛兵张绍银李明

通过绿色建筑项目全过程的建设跟踪,以及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全面认真的解读,详细阐述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的具体实施办法及技术措施;并重点对绿色建筑中所运用的多项技术手段进行研究与分析,实现了建筑功能、舒适度、经济等方面的高效提升。

0引言

目前,绿色建筑设计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已经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建筑无论是在设计建造阶段,还是运营阶段都注重节能、环保的绿色设计和管理理念。这些绿色建筑技术都较为成熟,并很好地被运用到各类实际建筑上,在促进建筑本身品质提升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认真研究绿色建筑及其实践路线,大力推广和普及绿色建筑,对全面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绿色建筑及其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是指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下,实现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一种建筑。绿色建筑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建筑成本,促进入、环境和建筑三者之间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舒适的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在2006年颁布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现已修订为GB/T 50378-2014),主要包括以下六大指标:①节地与室外环境;②节能与能源利用;③节水与水资源利用;④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⑤室内环境质量;⑥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参评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本文以二星级绿色建筑——沈阳市规划大厦为例,论述其在以上六大指标中运用的相关建筑技术手段,特别是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及室内环境质量方面的技术应用,提升了建筑品质。

2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2.1项目概况

沈阳市规划大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城中心区,东临全运村、西临省博物馆、南临沈抚运河(见图1)。建设伊始,为科学决策项目规模,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的必要性、近远期发展需求情况、建设资金安排、使用模式、设计标准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其中,决定建筑物品质和造价的最主要因素在设计阶段。

本项目注重设计金过程的衔接和控制,充分考虑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环保、耐久性上进行了多)欠论证,全面综合考虑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外管网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精装修设计,强调一体化设计。全面贯彻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最终形成规范的绿色建筑设计文件,顺利通过国家绿色建筑二星标识。

2.2绿色建筑技术与品质提升

沈阳市规划大厦项目主要采用了雨水回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新风系统、分项计量、节水型器具、节电高效光源、土建装修一体化、高效灌溉方式、透水地面等绿色建筑技术,很好地提升了项目品质。

2.2.1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能与能源利用集中体现了该项目功能、经济的提升,项目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总体功能布局、节能设计及节能措施的运用。

1)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极大提升了建筑牛勿的功能品质。大厦主体建筑呈风车状分布在十字轴四个象限(见图2),建筑长轴均朝正南向,利于冬季获得足够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自然通风,此设计在建筑的高窗位置采用建筑一体化的遮阳反光板,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

经测试分析,夏季项目地块内2栋高层建筑均可以达到9Pa以上风压差,4栋建筑均具备形成良好自然通风的条件(见图3)。

2)空调采暧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本项目空调冷、热水系统的配置采用二管制,夏季供冷水,冬季供热水。空调系统形式采用风机盘管加预处理新风系统。空调采暖系统冷热源机组采用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和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这两种冷热源机组能效比均符合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的相关规定(见表1)。

2.2.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重点考虑建筑物本身及园区用水的经济性,在保证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给水高效设计、雨水回收等实现建筑品质的提升。

1)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生活给水系统由市政引入给水引人管,接人地库1层生活给水泵房及消防给水泵房。地库换热站补水、制冷机房补水将由市政给水直接供给。地库1层设置生活水泵房。生活给水竖向分为3个供水区域:1~8层为1区,9~15层为2区,16~21层为3区。住宅水泵房内设置储水箱2座(总有效容积约52m3),各区分别设置生活变频给水泵组,采用下行上给给水方式。

生活热水给水系统主要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采用定时强制循环间接加热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热水日产量约20m3,达到生活热水消耗量的89%。采用管板式太阳集热板芯,集热器集中布置在中介服务中心屋面,换热机房设置在地下1层车库内。

2)雨水回收与利用。本项目位于沈阳市,年平均降雨量约690.3mm,属于缺水地区;项目采用了雨水积蓄、处理以及利用方案、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本项目所采用的非传统水源来源为雨水,采用雨水用于绿化灌溉以及景观水池补水,其中绿化灌溉用量每年为7020m3,景观水池补水每年用量为4500m3。

雨水利用包括雨水渗透和雨水收集。雨水渗透措施包括室外停车场采用植草砖,绿地植物渗透吸附利用雨水。雨水收集主要将绿地、屋面和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到园区北面东西两侧的两座雨水回用池中,每座雨水回用池有效容积为100m3,综合径流系数为0.51。回用雨水主要用于小区景观补水和园区绿化灌j既。雨水总利用量为每年11520m3,非传统水源利用13%(见图4)。

3)绿化灌溉采取滴灌喷灌、微喷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见图5)。

4)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2.2.3室内环境质量

沈阳市规划大厦项目在室内环境方面注重使用舒适度,特别是在办公、会议等场所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让人们从不同方面体验该建筑的合理性。

1)室内风环境控制

应用流体力学软件AIRPAK3.0,选取2栋高层办公建筑进行室内风环境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夏季主导风向和风速条件下,室内风场分布较为均匀,室内各个区域之间自然通风组织较好。规划测绘研发中心各主要办公区域空气龄均小于125s,室内通风换气良好;综合业务中心各主要力、公区域空气龄均小于200s,室内通风换气良好。据实际测算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达到32%,满足绿标中关于外窗可开启面积的要求,可进行有效的夏季自然通风。

2)室内空调及新风调节

本项目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空调参数设置为夏季空调温度26℃,冬季18℃,室内相对湿度40%~60%,均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中的设计计算要求。本项目集中空调新风量设计参数为多功能厅、会议室20rr13/(h.P),办公室、会议室、展廊30m3/(h.P),符合GB50189-2005的设计要求。

3)降噪处理

本项目以噪声最大处为计算点,室内关窗噪声量为27dB (A),小于《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中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中的二级要求中办公空间最优噪声等级30dB的要求。

针对室外噪声的降噪措施为:①在噪声较大的项目南侧路旁,采用3.5m高的隔声屏障;②采用隔声效果较好的外墙,经计算办公空间室内噪声小于允许最优值30dB;③采用空调新风系统与隔声窗的综合方案,本项目采用的窗户指标为Rw35B。

针对通风、空调系统及设备用房的降噪措施为:①用合理的空调形式来降低空调末端的噪声,如在管道中布置管式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将主要产生噪声的风机部分布置在走廊等;②为减少风声及水流声,采用合适的风速及冷冻水流速,主风管风速应≤4m/s,支管风速应≤3.5m/s,冷冻水流速控制在1.5m/s左右;③地下停车场排风口远离办公区域,以免对办公环境产生影响;④设备用房(换热站、泵房)均设置在地下1层,对设备间严格密闭且安装吸声材料;水泵、风机、电梯设备均选用低噪设备。

3结语

建筑的本身是要给人们营造合理、健康、舒适的环境,绿色建筑体系在建筑品质的提升上提供了更持续、完善的技术要求。通过沈阳市规划大厦项目在主要评价体系中采用的技术手段来证实其品质的提升,可让更多的业界人士注重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应用,更好地为实现多元的绿色建筑体系贡献力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宗沛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对策探讨[J].商品与质量,2009(S3):114-116

[2]唐京华.浅析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1(1):34-35,49

毛兵,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

张绍银,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高级I程师

李明,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I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