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院校非农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2-09
  • 阅读量76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农业类高校非农学专业学生就业时在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品牌效应与形象包装,就业竞争意识,就业观念等方面的问题逐渐突显。文章以天津农学院为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就业


  一、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学生就业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近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已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农业院校“以研究为基础,以农业为特色,以综合为发展方向”已成为适应时代特点,应对机遇和挑战,实现战略转型和跨越式发展,实现农业教育与世界接轨的必然选择。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在各学校设立了大量的非农业专业,非农业学生的规模占农林学院学生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天津农学院为例,近年来非农学专业学生占专业总数和学生总数的比例在逐年提高。


  天津农学院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高等农业类院校,其在农业方面的研究发展在整个华北地区具有相当的实力与成就,尤其是水产和动科动医专业,堪称王牌。除此之外,近年来天农还设立了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等非农学类二级学院,且随着社会就业趋势的不断变化,此类专业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天津农学院的学生就业状况比综合大学更加复杂。在天津农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传统农林产业的影响和优势,面向农业人才市场的学生就业更加顺利,市场组织思路也更加清晰。然而,农学院非农学生的就业自然处于人才市场组织和运作的惯性之下。重点程度尚未达到相应的高度,对模型构建上缺乏实际的分析和研究,这就导致此类毕业生面临就业时对就业单位、就职专业等关键问题盲目大意。


  在全国范围内,非农业学生就业形势多年来一直不乐观,就业率相对较低。如何解决农林院校非农学生的就业问题,无疑是确保天农战略调整、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这就迫切需要对非农学生就业的特殊性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重新审视和重新定位农业院校就业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对其进行研究,提出适合一段时间的混合战略。


  二、现阶段的困难


  1.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之间存在着矛盾。农业院校的非农业专业设置面临的是现实社会中市场极其严峻的考验。尽管天津农业学院是从市场经济对人才选择的趋势出发进行非农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可依旧难以分析研究出怎样的学科与专业可以满足现今社会需求,在极长的一个时期内和市场发生脱轨现象,这也就使得在同一类别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该校非农专业毕业生一直处于不利地位。预示着农业院校的非农专业学生将不可避免地在就业市场受到很大影响,这反过来也令学校的招生来源遭受重大影响。学生毕业即失业,学校没有招生来源,农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


  2.形象包装不到位。伴随着近些年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以及接受高等教育人员就业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众多农业院校普遍将形象包装视作竞争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有利方法。尽管如此,从形象包装来说,这些学校也没有做到真正的扬长避短,没有向社会公众良好地展现自己本就拥有的实力与优势,丢失了市场经济中独有的“品牌效应”。在就业市场上,天农的非农毕业生一不具备“985”“211”等一流重点高校的“品牌效益”,二没有自己独有的专业特色,因此常常不被用人单位重视。此外,如今不断突显为高学历背景、高品牌化的人才消费趋势,也令这些毕业生对自己的信心逐渐消弭殆尽。


  3.学生竞争意识的短缺。基于传统制度的影响,尽管良性的就业竞争意识在天津农学院非农学生心中不断增强,但是与其他学校相比,许多学生在就业竞争意识上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部分学生疏于求职时应注重的方法技巧,在找工作的时候经常抓不住有利的机会,要么就是在面对面试官时词不达意;要么就是一些学生不怎么重视自我形象与个人简历的作用,这些人在求职时往往忽视了他们的穿衣行为是否符合面试官的要求,交流谈吐之间是否充分展现了他们应有的素养,同时这些人自我推荐的材料往往过于简单,过往工作实践经历甚至是空空如也;还有一些学生则不擅长从各方收集信息,失去了许多好的求职机会。


  4.学生就业观念急需转变。如今这些非农专业学生中还存在很大一部分人,他们仍然秉持着某些不符合现实形势的就业观点。仍然将“安稳”树立成他们求职的先决条件。他们还固执地认为只有到国家公职机关、事业编制,到大企业去才是就业,过于重视“第一次就业”,坚持片面地拥护“铁饭碗”,不能做到自主调节就业预期。也不去真正能够发挥自我价值的岗位工作,就业渠道过于狭窄,使得很多好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


  三、原因分析


  1.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不贴切。长久以来,农业类院校一直是一个独立的科学研究体系,其专业设置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而伴随如今不断深化的教育体制改革,设立非农业类专业,拓宽学校发展路径,开发在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可是由于资金来源、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的瓶颈,学校之于就业经济市场的声誉一直没有建树。这其中有用人单位对农业院校的片面认识,在对口岗位招录时倾向于重点高校与专业类院校学生,主动摒弃了农业类院校的毕业生。


  2.过时的思想和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农业院校形象包装成功的限制。开放性的思维模式依旧被农业院校自成一派的发展态势所束缚。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无法充分地意识到如今高等教育改革产生的新形势以及高校不断扩招带来的新问题,更没有分析怎样的学科结构与专业研究满足于当下社会需求,仍然只懂得“关门造车”。在此基础上,社会大众无法认可农业院校对自我进行的宣传和形象包装。如此而言,形象包装不到位,社会声誉得不到改善也合乎情理。


  四、建议和对策


  1.做到能级对应,实现学生优化配置。采取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基本原理中的“能级对应原理”,它的核心内涵在于能级的“匹配”,能量水平可以相互补充。也就是说,“根据个人的能力、职业优势、身体条件、素质、教育程度、综合能力等功能‘水平’,将其安排到最能发挥这些功能的位置上”。按照这一原理,就业部门应从学生职业倾向调查开始,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科学的个人职业规划,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把握,为学生提供无障碍信息。学校就业职能部门、教学单位有效协作,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从而使学生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在就业层次上广泛分布,扩大就业范围,缓解就业压力。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农业院校中非农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应从培养目标多样化和培养计划的个性化入手。对于本科学生的教学应建立在倾向于知识能力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力度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发现与提出问题、继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基础教学的内涵,转变教学内容片面化、过度专业化的倾向。同时,还应该在教学计划中纳入必需的就业指导课程,从而构建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还应重视该体系在毕业生实际就业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此为基础,既在就业指导上为农业院校提供了依据,又为满足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注入了新的活力。


  3.增强建设学生就业指导部门。(1)加强部门人员建设。近年来,多数学校将就业指导工作列为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一支配备了充足的专职干部,有着高素质高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也成了众多高校的必需。以这支队伍为农业院校学子的就业提供指导,以全方位,全过程,专业化,网络化为标准逐渐发展,促进开展有成效的农业院校就业工作。(2)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农业院校应秉持着先进、前沿的理念,为学生建立一个高等级、高标准、严要求的就业指导部门,其中应设有管理办公室,信息办公室,咨询与指导办公室,资料电子查询办公室等,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打造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