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教育根本——辽宁技师学院学生德育实践一线

  • 投稿二涵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941次
  • 评分4
  • 94
  • 0

文/杨益民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是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是国家拥有高素质工人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如何在当代中职学校学生整体素质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每个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和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中职学生的学风不正、道德缺失、素质低下的种种原因,并结合实例提出了一些具可操作性的调适措施,以促使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职学生 道德缺失 立德树人

一、中职学生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面对高校不断扩招,各种形式职业教育之间展开的“殊死”的招生大战决定了生源的无可选择,因此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这些学生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极端的个人主义、上网成瘾、亲情淡漠、吸烟酗酒、厌学逃课、脾气暴躁、打架斗殴、意志力薄弱、追求金钱享乐、自我意识膨胀,行为失范等等。面对这些可称为“学困生”的群体,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刻不容缓。

二、中职学生道德素质下降趋势的原因

当前中职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可归结为社会、家庭、学校、自身四个方面,其中客观原因是由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部分失当和无效协调造成的,同时加上自身年龄阶段的特点和个体差异,致使道德行为规范缺失。

1.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1)受社会上的贪污腐败、拜金主义、金钱至上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的毒害和影响,导致学生追求享乐、好逸恶劳的心理。

(2)社会不良风气给学生灌输了一些陈规陋习甚至丑陋的东西,导致学生早恋,甚至很小就有性行为。

(3)重学历、轻技能的不正之风使得学生觉得学习并不重要,因而排斥学习,最终产生了厌学心理。

2.家庭的影响

(1)专制、强制型家长。这类家长在家庭中具有绝对权威,子女没有任何的思想自由,家长仅凭个人意志为子女规划发展道路,完全无视子女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发展。这种教育,严重制约子女身心的发展,扼杀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健全个性,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自卑心理、惧怕心理、厌学心理。

(2)宠爱、放纵型家长。这类家长给予孩子过多的关爱,对子女百般溺爱,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

(3)父母不和的家庭。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的孩子,由于疏于管教,性格一般表现为孤独自卑、嫉妒心强,这样的孩子性格往往暴躁,有的甚至表现很残忍、凶狠。

3.学院的影响

(1)学院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许多学院片面追求招生率、就业率,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人格等教育。此外,一些教师厌恶歧视后进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低落。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如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习尖子,轻普通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无味等。

4.学生自身的原因

(1)文化基础差,考试成绩不理想。有很多学生由于基础差,导致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于是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的心理。

(2)自我控制能力差,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吸引。因为学生本身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外界不良诱惑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就没心思学习,整天心神不定,性情浮躁,就产生了厌学的心理。

(3)思想政治素质低。有相当部分厌学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是“双差生”,平时纪律松散,缺点毛病不少,因而就对学习产生了厌恶。

(4)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多学生只要考试考不好就放弃了学习,一点都不能振作起来,时间一长,就产生了厌学心理。

(5)个别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专业方向不甚了解,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部分学生缺少适合学习环境和专业特点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缺少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有实际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缺少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和实际工作岗位动手能力锻炼的机会。

三、应对中职学生道德缺失的主要措施

寻求适合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策,以优化成长的环境,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劳动战线的技术工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几年来,作为全国中职示范校的辽宁技师学院(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德育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赞誉,以自身的身体力行对“立德树人”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1.重视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领导高度重视。学院对德育工作高度重视,院长亲自抓,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党委书记为副组长,党办、学生管理与校园安全处、教务处、舍务处、就业处、团委为龙头,班主任、学生会及德育课教师为骨干的,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育人方针,分工合作,齐抓共管,有力地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2)开展师德专题培训。针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院切实抓好师德专题培训活动,利用视听资料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并组织全体教师参观辽宁省反腐倡廉展览馆。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教职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师德档案。主要是把对教师进行的日常量化考核结果和期末学生对每位教师的评价结果归入教师个人档案,把师德师风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名师和骨干教师评选的重要指标。

(4)集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根据新时期国家教育部对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学院在去年开始组织教师暑期集中培训,对教职工扎扎实实开展全员性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切实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师德水平。

(5)弘扬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典型。学院建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以学院为基点,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大力弘扬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典型,深入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学校创建活动,全面提高教师师德修养。院长杨益民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聘为“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导师”;李敬智、王振刚、毕波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辽宁省职业教育咨询专家”;王振刚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数控专业带头人”;钟涛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铣一等奖;吕洪力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一等奖。通过组织教师学习身边这些优秀教师事迹,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好风尚,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职工自觉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表率。

(6)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提升道德教学质量。学院制订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德育理论,以德育大纲指导德育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制订了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并指导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实施,做到因材施教,讲究教育艺术,坚持正面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文道结合。

2.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

班主任队伍是学院德育工作的中流砥柱。言传不如身教。学生只有看到优秀的品行在自己的老师身上活生生地体现出来,他们才会信服,才会效仿,才会激发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学院要求班主任,必须是受教育者的楷模,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知识基础,进而升华为具有感召力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

(1)加强培训,提高班主任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学院挑选优秀教师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并每学期末对这些班主任都进行培训,针对队伍的整体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分别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成功教育与教育改革”“教育法律法规”等问题进行专题讲座。

(2)实行例会制,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班主任谈德育工作体会等,以更新班主任观念,提高班主任的理论认识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会上对上月的班主任工作做详细的总结分析,对班级量化成绩的排名进行通报,对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提示,并听取各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次例会院长都亲自参加,在教育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如何做学生思想工作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

(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为了充分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强化班级教育和管理,学院对班主任实行量化考核评价管理,考核内容涵盖了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早检、清洁区卫生、主题班会、班主任培训、学期学生评价、班主任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等, 量化结果为学院评选优秀班主任、文明班集体以及班主任津贴资金的发放提供了详细的依据。

3.活动支撑,多管齐下做好德育工作

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要通过日常具体的生活、学习、活动来体现。我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寓教育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重视入学教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学生迈好第一步,学院一直很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校情校史、校规校纪、学习方法介绍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要求。以此让学生对学校有进一步了解,明确校规校纪,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新生适应能力,使同学们能尽快融入新的环境。

(2)法制教育时时抓。多年来,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院法制教育工作,始终把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作为依法治校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院聘请学院所在地的派出所所长为法制副院长,并聘请管片警官为校园警官,他们不定期到学校指导学院法制教育工作,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和咨询。同时利用校园广播等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让普法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中。

与此同时,学院立足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让普法宣传教育“寓于课堂教学组织中、渗透到教材内容中、因势利导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通过《法律》等课程以及各学科的教育目标与各年级阶段的水平领域要求内容,将法制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此举进一步提高全院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教育活动的质量。

(3)安全教育时时讲。安全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把安全教育贯彻在每天的教学和管理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一是实行值班制度。成立了“学院治安管理委员会”,制定了解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24小时值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不定期对学生进行管制刀具,以及教室门窗玻璃等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学生的安全。

二是薄弱环节检查制度。学院对体育课、课外活动、集合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都设有安全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检查落实的措施。

三是实行封校制度,完善规范学生的请假手续。学院实行封校制度,任何学生没有班主任、请假条,不得离校。

(4)做好感恩教育。

一是报答社会、报效祖国。组织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九一八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开展“中国梦”主题的手抄报展览活动,利用壁报、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节假日要求学生自觉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二是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全院开展以“学会感恩,让生活充满爱”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加强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以各种形式表达力对母亲的爱和感谢。同时鼓励和动员学生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帮助父母干家务和父母多沟通与交流,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是感激老师的谆谆教诲。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学院通过国旗下演讲,以及召开以“感谢师恩”为主题的班会,校园广播送祝福,制作教师节展板,开展“师恩难忘”演讲、献一束鲜花等活动,营造感恩老师的氛围,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5)把“养成教育”融入到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组织学生自创班歌,在校园里广为传唱;每学期举办班歌比赛;早检以学风教育开始,每周升旗时以呼校训结束;将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贯穿在日常生活中。

(6)学习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利用早检和晚自习时间进行《弟子规》的学习。

(7)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就业和择业观。学院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已毕业学生创业经验交流会、用人单位的现场招聘活动、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组织学生到联办单位进行参观和实习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总之,德育教育要从学生一言一行入手,从小事做起,使学生在养成教育中明白道理。近年来,学院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有多名学生荣获省、市两级授予的荣誉,其中获得团省委表彰的优秀团员1人、省直团工委表彰的优秀团干部32人、优秀团支部50个。学院被教育部、人社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辽宁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院团委被省直团工委评为“五四红旗团委”,被国家关工委授予“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目前,全校上下,教学相长、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发展专长、多彩自主的活动环境,尊师爱生、坦诚融洽的人际环境,追求精品、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已初步成形,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正以饱满的热情再创辽宁技师学院(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更加辉煌的明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淼.当代中学生道德缺失的成因与对策[J].山西教育初中版,2010(10).

[2]李黎.青年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及教育对策[J].绍兴文理学校学报,2007(12).

[3]陈岗.中职生道德问题,成因及其对策思考[J].教育时空,2010(30).

[4]宣纪英.高中阶段学生道德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校学报,2008(9).

(作者为辽宁技师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