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 均衡培养——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投稿臆想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645次
  • 评分4
  • 47
  • 0

文/王红梅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笔者所在学院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特色之处,以期抛砖引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一体化课改 特色 均衡

2009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拉开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帷幕。2011年10月,依据此文件精神,辽宁省确定了12所技工院校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着手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作为试点院校之一,笔者所在学院参加了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活动。三年的试点工作现已完成,学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改革经验,逐步规范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显著。

一、领导高度重视,准备工作充分有效

在课改工作中,学院把突出实际效果放在首要位置,一切围绕学生能够学到真本事、掌握真本领而展开,做好准备工作。

1.领导重视是关键

对教学项目进行改革,领导重视是前提,只有领导重视和支持,改革才能顺利地开展和实施。

学院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聘请资深职业教育培训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同时,学院制定了教学改革整体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教学资源配置方案等,制定了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改革督导计划等,建立了一整套课改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档案和教务档案。

2.师资、设施是保障

有了师资、设施保障,才可能收到改革的预期效果。师资是一体化教学的主导,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部级、省级的一体化课改培训。同时,利用暑假内部培训,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习、逐项训练等统一教学规范,对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2014年,学院邀请省一体化课改专家来院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专题讲座,并在暑假期间派出13位专业教师参加人社部组织的“2014年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此外,学院还分期、分批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

学习工作站是一体化教学必需的硬件设施,在学习工作站的资源配置上,学院把最好的多媒体教室和机房配备给试点班,建立了一体化教学工作站和数控加工仿真实训室,并将数控车间改建成了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使学习工作站具备了理论教学、实训操作、资料查阅、小组协作、成果展示等多种功能。

3.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是基础

只有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一体化课改的必要性,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学院选拔优秀教师组成一体化教学团队,负责试点班的全部一体化课程,由教务科长、教研组长负责全程跟踪教学指导。同时,学院出台了激励机制,为参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教师在量化考核中加分,在评先选优中优先考虑,并每月给予一定的教学改革资金。这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并鼓励其他教师向此方向提升教学能力。

4.校企合作是平台

一体化课改需要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有了行业、企业的参与,学院才能组建专兼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团队,开发贴近生产、紧跟技术前沿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使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得以顺利展开。

学院与10多家企业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生产加工技能和生产责任意识,为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一体化课改增添了亮色。

二、工作脚踏实地,教学顺利开展

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学院课改试点工作形成了六个方面的特色,为均衡培养学生创造了条件。

1.结合实际,明确任务

教师认真研究课标及课改教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别确定了车工(12个)、钳工(4个)、数控车工(17个)的典型工作任务,制订了每学期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工作计划。

2.改革旧制,找准重心

学院对原有的授课模式进行了改革,把专业课定为授课重心,让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例如,数学调整为数控加工模块,语文偏重求职信和语言表达,注重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及心理健康课程,体育侧重体能训练等。此外,学院还将五门专业基础课整合为一门专业理论基础综合课,形成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辐射状教学结构。

3.讲究方法,引人入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行动导向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技能训练、师生交流、小组协作于一体,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明确流程,环环相扣

为确保实现课改目标,学院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紧紧抓住下达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这六个重要节点,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流程,环环相扣,学生很快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5.均衡发展,提升素养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任劳任怨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意识,把试点班的学生分成6个组,赋予每个组员不同的企业员工角色,从机床保养到物料领取、从工件加工到质量检测,实现了实训教学对企业生产加工的全程模拟,使学校教学与企业需要零距离对接。

6.双拳出击,形成合力

教务科每个月都要组织召开一次一体化课改碰头会,保持总体推进的态势。教研室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邀请部分专家参加,让教师面对面沟通,提出新问题,拟定新办法,做出新部署,保证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师生共同努力,教学成果硕果累累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一体化教学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学习主客体一体化,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1.课堂表现大为改观

实施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无论是学习理论还是实践操作,学生都积极主动,学习气氛活跃,教学评议满意度远高于其他班级。

2.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

学生通过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综合素养得到了快速提升,顶岗实习时深受企业欢迎,参加行业大赛不断斩获殊荣。在2012年“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辽宁赛区选拔赛”中,王超同学荣获中职组数控车工第一名。同年,在“辽宁省技师杯职业技能竞赛”中,于海生同学荣获车工组三等奖。2013年“首届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成果展”学院也受到了省人社厅领导的好评。2014年,在“辽宁省首届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技工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中,学院派出的由李冠桥、李欣宇、吴兴旺组成的参赛小组荣获车工竞赛组第一名。

3.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教学实践与培训,强化了教师的一体化课改理念,提升了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向现代职业导师的巨大转变。几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了4篇一体化教改论文,新开发出28个典型工作任务,调整了2个车工典型工作任务,撰写了4部校本教材。

4.师生创新发明的热情空前高涨

为体现学以致用的精神,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发出奖杯、孔明锁、金属屏风、华容道、十二生肖吉祥符、智慧轮环等诸多精、巧、奇、特的教学产品。当学生的奇思妙想变成了一件件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甚至有收藏和开发价值的工艺品时,每一位师生都感到无比的自豪。

下一步的课改方向已经明确,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过程化考核与评价体系,进一步扩大一体化课改试点范围,进一步增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