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常见问题成因及对策

  • 投稿九毛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1012次
  • 评分4
  • 66
  • 0

文/李亚平

摘 要: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给中职教育提供了机遇。但中职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依然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也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对中职学生常见问题进行探因并思考应对策略,希望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出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所需要的劳动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常见问题探因 应对策略

一、背景

职业教育,既是民生之本,又是强国之基。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等职业教育日益得到国家重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四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五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完善资助政策,健全就业和用人政策,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近年来,中职招生规模扩大,资助政策施行,升学政策调整,这些利好因素都给中职教育带来了更好的机遇。但中职学生的生源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从不同地区或学校的调查情况得出的结果大致相同,大多数生源是学习基础普遍偏差、缺乏学习能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还停留于小学或初中水平,有些学生对人没有礼貌,没有教养,不懂得尊重他人。这些学生集中到一起,很容易粘在一起,使他们原本的负面影响力得以放大,甚至使少数原本想学习的学生也因意志薄弱或没有学习的氛围,与他们混杂在一起受到影响。这些学生不仅不能顺利完成中职阶段的学业,从而在社会上凭一技之长立足,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教师的工作,影响了人们对中职教育的信心以及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客观评价。

二、中职学生常见问题探因

1.社会偏见依然存在

2015年,全国人大代表沈琪芳在发言中说:“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并不是一个层次,不要存在一种误区,总觉得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层次,这种理解是一个误区。”她的发言旨在让公众远离认识误区。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的代名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走投无路”的初中毕业生的“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使得中职学生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使得公众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知度降低。有些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其实这也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工人,而且还是符合社会标准的人才。这种片面的理解加深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这些社会偏见在不同程度上使中职学生对所属群体产生消极评价,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和消极行为。

2.原生家庭教育乏力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也无法代替。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对人的影响如同遗传密码一般,刻进人的人格、行为模式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处事方式、价值观、心态、爱的能力都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中职学生的家庭大多处于社会中下层,并且有很大部分为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局限,子女从入学开始就很难占到优势教育资源,“在起跑线上就输了”。这就可能使他们在以学习成绩为主要竞争指标的普通教育中处于劣势,加之父母自身的素养差异使得其对子女的教育无法、无力,甚至会加剧亲子冲突。一些学生家长以为教育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不认可中职生的发展前途,读职业学校只是混时间,拿个文凭,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的态度。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中职学生对自己的期望,也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

3.教师易生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也有人译为“职业枯竭”或“工作耗竭”。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直接影响到工作准备状态,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状态恶化,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它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对工作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因素。

中职教师由于工作对象、工作成就感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原因,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首先是面对的学生群体在学业表现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因长期累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使得教师产生沮丧情绪。其次是中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很难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不少家长认为只要教师把学生管住不出事就行了,至于不学习、违纪犯错都不是什么大事。殊不知家长的漠视对教师是多大的伤害。第三是学校把管理教育学生的压力过多地放在了一线教师的身上,校方的管理则更多地停在面上,“教育中不能承受之重”使得教师很累。第四是中职学校的教师相比于普通教育的老师,似乎很难获得成就感和积极的社会评价,很多家长对于教育的态度过于功利,眼睛只盯着分数和好工作,全然不在乎培养出的是单向度的人,这种通行的评价标准自然加剧了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而教师的这种情绪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学生缺乏学习情感

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是我们一直呼吁和倡导的。但事实上,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并不曾体会到这种温暖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优良的潜能,都有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只要条件许可,都可以成为个性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人。但事实上,中职学生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学习上逐渐处于被忽视、被疏离、被放弃的境遇中,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目标渐渐模糊,学习情感动力不足,学习变成了放任自流的事情,学力也自然减退乃至丧失。他们不仅缺乏学习知识的热情,对养成行为习惯、知事明理等同样缺乏热情。这种状态不仅影响了他们在中职阶段的学习,也为他们将来就业造成了阻碍。

三、中职学生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1.创造有助于中职教育发展的氛围

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是职业教育顺应人口和经济的变化,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二是职业教育有助于满足产业升级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生产率,改善民生问题。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已发展成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说:“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刻不容缓,希望能够尽快解决各部门之间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增强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对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达成共识。”近十年来,中职教育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教育规模逐年扩大,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社会服务能力也不断增强,高考双轨制在2015年呼声极高。这些实际行动对于改变大众对职业教育根深蒂固的印象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而我们更应抓住这样的机遇,建立和完善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并重的职业教育制度,着力培养学生的技能和人文素质,“重技能”“重素质”,让学生以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赢得社会的积极评价,使中职教育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2.注重家庭教育的力量和影响

《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就在羊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社会是多元的,需要具有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人,也需要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社会发展的事实也证明,影响一个人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决定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和尊重。而这些因素的获得最初就来自每个人的家庭,因此我们常说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虽然中职学生的原生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家庭教育的力量和影响。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利用多种渠道,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并学会家庭教育,积极配合社会和学校做好家庭教育的工作,尽到做家长的责任,履行做家长的义务。

3.教师应先“育”后“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育人先育心。在由人的精神财富外化而来的和谐的交响曲中,最微妙、最温柔的旋律当属于人的心灵。”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唤醒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唤醒心灵的美丽。”通常我们谈及“教育”二字,都是教在前,育在后,其实教育应当是育在前而教在后。光教书不育人,育人不育心,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分数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固然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乐观的心态更重要。

老师也会犯错误,而且很多错误犯得理直气壮,因为在老师的思想中有一个误区,以为自己认为的好事对于学生一定是好事。于是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没有去思考学生怎么想,这是一种多么霸道的错误啊!事实上,学生的许多想法与成人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是大多数学生所不敢表达的,也是大多数成人所不曾体会的。当老师面对问题多多的中职学生时,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关注是非常必要的。魏书生老师说过“浇树浇根,育人育心”,当心灵和心灵交融了,当老师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本位,了解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将学生兴趣和课堂知识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这一切都能充分激发出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和意义,有助于消除或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学相长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4.引导中职学生乐学善学

教育应该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平台,因势利导。职业教育不仅要让每个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拥有一技之长,还要让他们健康成长,充分发展,人人皆能成才。我们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技能促进就业、职业一样出彩”而相信:选择中职对他以后的发展和人生的影响都是意义深远的;而对有志于继续深造的中职学生来说,中职的对口自主招生政策更充分说明,虽然选择了中职,但大学之门并没有关上,升学之路越来越宽。高职院校开展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试点,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启动新一轮以优化布局和提升层次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扩大招生规模,着力拓宽高职—应用型本科培养渠道,这些为职校生通过对口升学考试步入大学的殿堂开拓了新出路。中等职业教育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不同情况、不同需求、不同理想的学生在中职教育提供的平台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找到“撬起地球的那个支点”。在家长和老师的关心、教育、帮助下,他们的学习情感会得以激发,学习兴趣也会增强,他们还会乐学善学,并且会学有所成。

职业教育在为经济、社会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在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和受训者成长与发展提供“终生受益”的生存、发展的本领,从而使学生有质量地生活,实现有尊严、体面的就业,这也是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工作意义 和人生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Z],2014.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1.

[3]赵彦.单亲家庭中青少年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分析[J].青年研究,1998(2).

[4]胡莹.论家庭教育的功能、特点和基本要求[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黄东方.中职学生厌学原因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7).

[6]陈晓丽.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