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与培养研究

  • 投稿色系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264次
  • 评分4
  • 58
  • 0

文/马小强

摘 要:本文结合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实际情况及实际教学中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从能力和素质层面界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确定“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与当前中职教育开展的双师型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相适应的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培养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双师型”教师 培养模式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是今后中等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要实现这一任务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这对中职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中职教师除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还要具备所讲授专业相关行业和实际生产人员的职业素质,就是要具备双重素质或融“教师、师傅”为一体,即“双师型”教师。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与内涵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除具备中职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高级工及以上能力,既要求其能进得教室讲理论,也能进得生产车间带徒弟,即“老师+师傅”,俗称“老师傅”。“双师型”教师应涵盖整个中职教育双师型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个体素质。

“双师型”教师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具备普通教师的应有素质,还要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知识,以及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二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的趋势和新技术动态,还要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能力。三要熟悉本专业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能从事本专业技术一定的研发和服务工作,并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或岗位技能证书。四要具有较强的操作示范、现场解决问题的实践指导能力,能按实践教学要求组织好学生实训、实践技能培养的能力。五要具有一定的生产运行管理能力。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最终是在企业生产工作中发挥实效,所以“双师型”教师要有一定的生产运行管控能力,以达到教学、管理“两手硬,两促进”。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目前,各中职学校为了全面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需要,课程体系改革已全面展开,但不少学校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重硬件建设轻师资建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思想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培养渠道单一等问题,使“双师型”教师队伍难以适应现代中职教育发展的需求。

2.专业课教师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部分专业课教师现代职业教育意识不强,错误地认为教师的工作重点是理论教学,实践是学生工作后的任务。加之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措施不得力或不到位,使部分教师产生消极思想,从而不重视自身专业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3.缺乏统一、规范的“双师型”教师标准认定,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还有相当多的学校和教师误认为“职称证+职业(行业)资格证”就是“双师型”教师,即唯双证论。教师自身也不再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学校也不再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难以取得大的进展。

三、“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应着力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为切入点,要求“双师型”教师既要能从事本专业理论教学,又要能从事实践技能的指导和管理,还要能承担教科研和技术应用能力,即“老师+师傅”。认定“双师型”教师要从必备条件和能力条件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和认定,必备条件是指具备中职教师资格、职称、教学工作量、职业资格证等条件;能力条件是指具备企业锻炼经历、技术研发和指导学生实践、教科研业绩等条件。按教师达到必备和能力条件的层次,由教育主管部门将其认定为一级、二级、三级“双师型”教师,颁发“双师型”教师证书,等次可以一次到达最高级,也可以逐级晋升。

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

1.统一标准,完善中职教育教师培养体系

专业人才需要专业机构培养。国家虽建有专门的职教师资培养院校,但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校雷同,使得他们不能很快进入工作角色,还需要学校再对其进行岗前业务培训和锻炼。问题是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标准,这就要求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统一、规范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推进“双师型”教师建设,打造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2.校企合作,共建中职教育教师培训体系

提高中职“双师型”素质,是推进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一是扩大“双师型”教师培训机构的范畴。除了发挥专门的职教师资培训机构和高校作用外,重点要把企业作为“双师型”教师实践培训的主阵地。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培训“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质特点、“双师型”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编写、教科研内容,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企业生产管理知识。二是建立中职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轮训制度。中职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训练,使其了解企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掌握所教授课程在实际生产中涉及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工艺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3.专兼结合,优化中职教师的队伍结构

专业课教师不仅要从高等院校毕业生中选拔,更要从行业或企业中吸纳遴选懂技能、会管理的人才。一是改革中职学校人事管理政策,打通行业和企业人员向中职学校流动的路径,促使符合任教资格,有实践工作经历的行家和一线能工巧匠等人才到中职学校任教,真正帮助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机制,解决兼职教师的管理问题。鼓励支持中职学校面向行业、企业招聘具备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学校要广泛吸引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中职学校兼职或客聘任教,加强中职学校与用工单位的联系,促进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4.立足自身,深挖“校本培养”的内在潜力

校本培养是基层设计培养方式,中职学校不仅是“双师型”教师发挥的主舞台,更应该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阵地。一是加强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安排他们到企业生产一线或学校实训基地进行定期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则和流程,使其在理论教学时能从职业岗位真实情况讲授知识。二是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加强对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提高理论知识和水平,使其由狭隘的经验型向科教型转变,在实践教学能达到懂理论、会指导的境界。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助推青年专业教师成长和进步。推行“学校—企业轮岗工作制”,青年专业教师每年分期分批,定期限在学校、企业间交替工作,促进其教学和实践能力快速进步,为品牌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继平.“双师型”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J].职业教育技术,2008(9).

[2]杨连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有内涵办公室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6).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