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

  • 投稿吉田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19次
  • 评分4
  • 38
  • 0

汪晓东

编者按:微课是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热点,但目前有关微课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争鸣以及历史溯源层面,而实践研究尚不多见。为此,本刊特开辟“中小学微课应用”专栏,在研究其国内外应用的基础上,向国内中小学教师介绍微课的具体应用案例以及微课在不同学科的应用模式、措施、策略、效果,以更好地促进微课及其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近两年,“微课”一词火遍大江南北,特别是进入2013年,各种微课大赛和培训活动此起彼伏,颇有“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言微课”之态势。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和流行,必然有其区别于以往相似事物的特点,那么,微课的特点是什么呢?

微课的产生和推广,得益于其形式上的变化

一是资源类型的变化。十年前的资源建设,主要建设的是课件、教案、习题等“部分性”资源,而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内容的“整体性”资源。课件、教案、习题等都只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到的某部分资源,且是基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想化设计而制作出来的,较难反映出教学的全貌和真实状况。微课的主体是视频,其所蕴涵的信息量及对课堂教学的反映是其他资源难以比拟的,因此微课的提出才能引发大众的追捧。

二是资源粒度上的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可以满足前述资源类型的需要,但因其时间长、文件容量大而与互联网的传播规律相悖,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视频的传播与分享遭遇瓶颈。因此,尽管各地都建设了不少优秀教学视频库,但使用效率和效果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微课的“时间短”这一核心特征,恰恰解决了课堂教学视频的不足,解脱了教学视频的束缚,才能成为新的热点。

三是资源名称上的改变。微课最开始的名称是“课堂视频片段”,2009年已在佛山市开展实践,但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当媒体人给其取名“微课”后,则迅速传播开去,引发全国热潮,再次证明在互联网时代,好的名字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微”是微课形式变化的首要特征

所谓“微”,指的是视频的时长较短,一般在5分钟左右,最好不超过10分钟,因为在互联网上,人们观看视频的忍耐度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这也是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规定微课不超过10分钟的主要原因。

形式上的变化,有时也会反过来引发事物其他属性的变化。由于微课在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微”或者说“短”),使得微课有一系列其他方面的属性变化,也就因此有了微课的其他几个特点——

“小”是微课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小”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微课文件的容量小,因为时间短,所以微课视频的文件容量可以大幅减少,一般只有几十兆甚至十几兆,这完全符合当下互联网播放视频的带宽和速度,也就使得微课视频的传播和分发有了较好的物理基础;二是指微课的选题小,因为时间短,所以微课不可能像以往的课堂视频一样讲授一个完整的单元,只能针对某个知识点、某道习题或某个学习环节进行讲解。

“精”是由“短”所带来的另一个微课的特点。

所谓“精”,指的是微课的设计必须精致、紧凑,不能拖泥带水。因为时间短,所以微课中的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应该经过精心设计,否则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课堂视频,教师有较多的时间来导入学习内容,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来组织学习活动,微课则不然,每一段教学活动都需要进行更精致的设计,因此设计微课就像拍一部短片一样,除了惯常的教学设计,还要有详细的脚本规划以及镜头的组织安排,否则很可能就超时了。

上述分析的是微课因其外在形式的变化而产生的新属性,这些固然是微课的重要特征,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仅有形式上的变化恐怕还不够,必须在根本上区别于以往的资源,这样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面向学习者”是微课的核心特征

笔者认为,“面向学习者”才是微课区别于其他以往资源的核心特征。以往建设的资源,无论是课件、教案、习题,还是教学视频,从根本上说,面向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课件、教案、习题等资源,显而易见是给教师参考或上课时使用的,并不是直接给学生用的。课堂教学视频,尽管人们也宣称它可以给学生观看,但实际上无论从制作成本还是建设机制方面来分析,并没有把学生作为主要或首要观众。

课堂教学视频的制作,从成本上来说是较高的,一节课的制作,通常都要双机拍摄以及后期剪辑,还要考虑灯光、录音等各种环境,即使不算授课教师以及听课学生的人力成本,单从技术制作角度而言,没有几千元是做不出一节课的。尽管现在有自动录播系统,但其智能化程度和拍摄效果仍未达到专业人士的水准。

因此,一般教师并不会轻易去拍摄自己的课堂录像,大部分都是为了评奖或展示才会请人来拍课,这也是多数教学视频资源库建设常用“以评促建”方式的重要原因。而“以评促建”的一个负面效果就是,大部分教师为了迎合评审的需要,多在视频中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以体现自己的教学功底如何深厚、教学技艺如何高超、教学理念如何科学、教学方法如何先进,对于如何支撑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学习内容的呈现等)反而重视不够,甚至有意摒弃,这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视频如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呢?实际上,也很少有学生去看教师拍摄的课堂教学视频,这些视频主要还是用来给同行学习和借鉴的。

尽管面向教师的资源有其自身的价值,但其价值却因借鉴过程中的两次衰减而大打折扣。现有的资源使用逻辑是,教师通过观摩和借鉴优秀教师的作品,改善自己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这个逻辑看起来很好,实施起来则不一定能达到预想的目标,甚至远远达不到目标。一位优秀的教师将其教学中使用的教案、课件乃至视频等共享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学习,但观摩学习的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优秀教师的想法?即使观摩的教师能完全理解优秀教师的设计意图,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将所学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在这个“学习—转化”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衰减,其实际产生的效果(即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度)并不理想。

既然在“学习—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衰减现象,那何不由优秀教师直接为学习者做一节课?这样对学习者学习的支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这就是微课“面向学习者”的核心特征,也是微课区别于以往教学资源的本质特征。

这一特征笔者归纳为“悍”,即微课强调的是效果,是对学习者学习支撑的效果,一节微课是否优秀,关键在于它的效果是否强悍,能否解决学习者的困惑。通俗点说就是,学生不懂,看了微课后就明白了,这样的微课就是好微课。

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微课资源建设

“面向学习者”这一特征,也会引起微课建设其他一些方面的变化,如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到微课资源建设中来,这对微课的发展大有裨益。过去十多年资源库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这个群体总体而言是不会掏钱购买教学资源的,或者说教师在教学资源购买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这也是众多教育资源公司风光不再的重要原因——主要客户群体缺乏购买意愿或能力,公司如何得以生存,产品又如何得以持续发展。微课则不然。微课面向的终端用户是学生,尽管学生没有太多消费能力,但家长可是愿意花钱的。因此,微课势必吸引众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入到这个市场中来,这些资本和力量的引入,对于微课的建设和应用并不是件坏事。

人人皆可做微课

“面向学习者”这一特征,还会降低微课制作的门槛和成本,使得人人制作微课成为可能。以往的课堂教学视频,由于要展现教师的风采以及教学理念,因此需要拍摄教师讲课的镜头,还要拍摄学生活动或问答的镜头,这就需要专业的团队来拍摄和编辑。而微课的目的在于讲清楚一个问题,重点在于教学内容的传递,因此完全可以不出现教师或学生的形象。

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PPT,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解,然后用录屏软件将PPT播放的过程和讲解的声音同步录制下来,直接生成视频。这种微课制作的技术门槛和成本近乎零,就把教师从技术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聚焦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国外风靡的“可汗学院”的授课视频,也是用录屏软件录制的。这是微课得以流行的另一个原因。

目前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误区与困惑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微课的特征做一个归纳,即“短小精悍”。其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根据这种认识,我们再来审视当前各种微课大赛及众多微课作品,不难发现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上依然存在很多困惑和偏差。

1. 超时

关于微课的时长,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科学研究来说明究竟多长才合适。但根据一般网络视频的观看规律以及大多数人的体验,不宜超过十分钟。这点在中小学的微课制作中相对较合理,反而是高校制作的微课时间太长。首届高校教师微课大赛规定的时长为“10分钟~20分钟”,这与微课的“短”这一首要特征契合度不高。笔者以为,微课宜短不宜长,对于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拆分成几个微课来解决。

2. 微课成了课堂的浓缩

许多人认为微课就是精讲,把原来课堂中四十分钟的内容浓缩到十分钟左右讲完。这一观念从逻辑上就可以证伪:四十分钟面对面都不一定能讲清楚的内容,如何能通过十分钟的视频讲明白?微课是针对某个小的知识点或习题等来制作的,并不是完整的一节课的内容,也不是传统课堂的浓缩。

3. 微课中可否出现教师

虽然微课起源于课堂教学片段,但它是直接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因此,需不需要出现教师或学生,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学习的需要来判断。但从当前看到的微课作品来分析,笔者认为大部分出现教师和学生的微课都是画蛇添足,多数此类微课的制作者还在延续以往课堂视频的制作思路。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多次微课的培训中都使用过这个例子:“我今早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很不错。但我有必要把下蛋的老母鸡抓来看看吗?微课就像鸡蛋,而教师就是老母鸡,把蛋下好就行,何必总是惦记着出来展现自己的风采呢?”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的评审标准中,并没有像以往课堂录像评比一样有“教师风采”这一项评价指标,其原因也在于此。

4. 选择什么点来制作微课

微课的选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重点、难点,二是解决个性化学习的点。所谓重点、难点,就是针对学习过程中认知上存在困惑,或者学生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制作微课进行讲解或引导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但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对不同问题产生困惑,因此从个性化学习的角度来看,只要有学生可能会不明白的内容或习题,都可以制作微课。当然,在制作的顺序和优先级上,可先考虑重点、难点,这能解决大多数人的学习问题,相对价值更高。

从目前各地微课大赛的作品来看,选点的重复率较高而覆盖度较低。有些点很多人做,一个点有几十节微课,很多点却没人关注,一节微课都没有,因此后续的微课建设(包括大赛)应考虑在这方面做适当引导。

5. 缺乏趣味性

目前大多数微课作品都是教师的讲解,很像是课堂搬家,这是制约微课发展的深层原因,因为它反映的是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以及设计教学的能力,同时它又是微课制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与课堂教学不同,微课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感。传统课堂上,教师可以直接与学生进行眼神等交流,课堂学习环境也可使学生更容易保持学习积极性。微课在这些方面不具备优势,缺少了教师的监督,学生更容易产生疲倦感。

更麻烦的是,控制权掌握在学生手里。传统课堂中,学生即使不想学,也不能随意离开教室,或者中止教学过程。但在观看微课时,学生可以随时关闭视频或者切换到其他地方去,因此,微课在激发学习动机方面需要有更多的设计。例如,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或认知困惑,从而吸引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一步步完成学习过程。多媒体的使用也是一种提升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简而言之,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要不断思考,学生在看到这段时会不会厌倦、会不会关闭这个微课视频。如果会,就需要在这个节点设置一些活动或环节来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这也是目前多数微课制作者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6. 如何才能做出好微课

笔者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难度相当于回答“如何才能上好课”。从微课制作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制作微课时教师需要把自己当作一对一课外辅导的教师,而非面对一个班级进行集体教学的教师。因为,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通常都是自己一个人看,这和集体授课的感觉是不同的,而集体教学与一对一辅导的教学方法和操作技巧存在诸多不同。教师必须设想自己对学生一对一辅导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临场感。

以上是笔者对微课外在特点和核心特征的分析。之所以做这样的分析,是因为微课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热点,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这都是一个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问题是:微课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将这些价值发挥出来呢?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