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评价“粘住学生”

  • 投稿星尔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96次
  • 评分4
  • 48
  • 0

万晓霞

(江苏省扬州市汶河小学,225000)

“教师 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 ;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评价“粘住学生 ”?我以为,应做到动情、适度与丰富。

一、立足动情

现在,不少评价都流于形式,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扬成了背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教师 发自肺腑、充满感情的评价,才能触动学生 的心灵,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课例1】《最大的麦穗》一课教学

师 短短的几分钟,你们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有的同学还能读得声情并茂,真是好样的!现在,你们再次潜心默读课文,与苏格拉底“对话”,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 仔细默读课文,边读书边圈画,有时动笔写批注。教师 参与其中,和学生 一起读书、思考。)

师 请你们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收获。

生 苏格拉底要求其弟子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表面上是提出一种要求,实际上是告诉弟子们:“时间不能倒流,生 命不能重复。”有句话说得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生 的路上,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要错失良机。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师 你理解透彻、表达精当,而且很自信。我非常欣赏你,咱们握握手。

生 苏格拉底是一位好老师 ,他教导弟子,不在教室,在麦地;不用课本,用麦穗;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而是让他们亲自实践,自己悟出一个道理。

师 的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也应该向苏格拉底学习,同时也应该向你学习,因为你会读书,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

生 我认为苏格拉底的弟子很笨,他们太听老师 的话了,只知道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结果两手空空。他们为什么不知道留下一穗呢?因为一大于零呀!

师 好一个“一大于零”,(从课本里拿出一片银杏叶,走到他面前)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 银杏叶!

师 这可不是一片普通的银杏叶,它是我从家乡百年银杏树上采下来的叶子。我一直把它珍藏在书本中,如果有一天哪位同学的语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我就将这片叶赠给他。

(教师 说完,双手递过这片银杏叶,学生 很激动地双手将其捧起。)

这一片段教学中,教师 并没有直接评价“你说得真好”、“你说得真棒”,而是用——“读得声情并茂,真是好样的”;“你理解透彻、表达精当,而且很自信,我非常欣赏你”;“我也应该你学习,因为你会读书,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等动情的评价,肯定了学生 的回答,并将一枚珍藏于书中的家乡的银杏叶赠予学生 ,这无疑是给学生 最好的鼓励。

二、讲究适度

课堂评价中,教师 还应把握“度”,不夸大、不吹捧,不压制、不讽刺,既要肯定学生 的成功与进步,又能指出存在的不足与错误。

否则,将会失却评价的意义。

【课例2】《詹天佑》一课教学

师 谁来画一画两座山不同的开凿方法?

(一位学生 上来画,居庸关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八达岭用中部凿进法。)

师 (出示:“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八达岭隧道全长……工期缩短了一半”)仔细读一读这两段文字,对照这位同学画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 开凿居庸关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可这位同学画的两个箭头一高一低,到时候怎么贯通呢?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我来改一改。

师 是呀!这将给工程带来多大的麻烦。

嗯,改得好,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 老师 ,八达岭隧道上的两口直井之间的距离靠得太近了,如果这样,中间一段很快就能贯通,辛辛苦苦打的两口竖井,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我认为,这两口竖井应打在八达岭全长的三等分处,而且要选山的凹势处。

生 对,选八达岭全长的三等分处并且有凹势的地方打直井,不但直井打得快,而且六个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也差不多,既省时,又省力。

师 你来“打一打”这两口竖井。

生 我有一个问题,既然打直井能缩短工期,那为什么不多打几口呢?

师 恩,你有自己的思考,大家赞同他的观点吗?

生 不同意,打直井能缩短工期,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打直井也要花工夫的,打两口够了,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工期缩短一半,再说我们是开凿隧道,又不是打直井。

这里,教师 的每一次评价都在引导学生 调动生 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反复深入文本,在不断的理解、品味、比较、判断中,更透彻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这样的“度”,是适切的。

三、力求丰富

课堂教学中,教师 应力求评价的灵活、多样,让学生 如沐春风,让课堂生 机勃勃。除了惯用的有声语言评价之外,有时,还需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实施评价。

【课例3】《螳螂捕蝉》一课教学师 同学们小组交流的气氛热烈,我听到不少同学的发言,觉得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也都开动了脑筋。我们来集体交流一下吧!

生 我发现这篇课文是以对话的方式展开的。师 (点头赞许)嗯!说得好!这就是本文最鲜明的写作特点,被你发现了,不错!

生 我读了课文,发现这个少年很有眼光、有远见,吴王目光短浅。

生 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大臣们有远见,这个少年是听大臣们说的,不能说他有远见。生 我来概括一下吧!大臣们虽然有远见,但是理由没有说服力,这个少年利用吴王的好奇心让吴王自己发现的缺点,他用的办法很好!

师 (走到学生 面前,拍拍这位学生 的头)你思维的机器开动起来了。道理越辩越明,文中少年特别善于说服吴王。

生 我发现这篇文章中少年借物喻理,说服了吴王。

师 (感兴趣的神情)怎么说服的呢?

生 我认为黄雀是诸侯国,蝉是楚国,螳螂是吴国。

生 我来画个图,好吗?

(学生 在黑板上画图。)

师 (在图上方画了一颗“☆”,竖起大拇指)

画得真好!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

大家从图中一定等够得到很多启示,谢谢你!

教学过程中,教师 听到学生 的发言有时微笑、有时点头赞许,听到满意处走到学生 面前拍拍学生 的头,在学生 精心画的图上方画一颗“☆”,毫不吝啬地翘起大拇指,衷心地说一句“谢谢”……此处,丰富的评价润物无声,极具亲和力,更能学生 的启发思维,丰富学生 的体验,使其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育研究与评论》(综合版)

征稿启事

本刊综合版面向大教育、立足高品位,主要发表以本土和当代教育为主体研究对象的文章,同时兼顾研究古今中外教育的学术论文、实证报告(包括田野工作报告)等,突出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和综合性。

栏目设置如下:

(1)大家:教育家、教育学家或知名公共知识分子有关教育见解与主张的专稿。

(2)关注:聚焦和透视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和探索的重大人物与事件。

(3)论衡:研究基础教育的学校制度、教育管理、德育创新、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等领域的学术佳作。

(4)情境: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个案或案例的经验研究、叙事研究或田野研究报告,注重描述性。

(5)视野:中外教育历史的重要人物与事件的回眸与反思;中外教育经典和当代教育力作的推介、研读与评论。

(6)语丝:来稿精彩片段摘登。

欢迎广大作者赐稿!来稿请发至本刊投稿邮箱:yanxr@ppm. cn,勿寄个人,以免耽误稿件审理。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的原创性作品,短小精悍、文风清丽的佳作尤受欢迎;学术论文或实证报告一般不超过8千字,文后应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请勿一稿多投,稿件3个月之内未接到答复,意味着不拟采用,可另投他刊。

《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