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六个“度”——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 投稿崔胖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979次
  • 评分4
  • 13
  • 0

朱月祥(江苏省滨海县獐沟中学,224500)

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培养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观念和创造力,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提问的艺术,从而问得美妙,问得开窍。唯如此,方能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才会让学生有“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进而有闪光的发现和独到的体验。善教者必善问;反之,不善问者亦便称不上善教。笔者以为,要想有效乃至高效地进行课堂提问,以下六个“度”是教学中必须加以注意的。

一、把握难度

课堂提问,除了要贴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还应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它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上不断转化、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也不宜接触到“未知区”,而应该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因为若问题过易,则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若问题太难,则不能使得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为什么有经验的教师的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提高难度,最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笔者认为,他们是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上,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的。

例如,复习函数的单调性时,可以先这样提问:

(1)已知f(x)=x2-ax+2在(-∞,1)上单调递减,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在学生“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上,学生很容易主动去探索。这个问题解决后,可以进一步提问:

(2)改函数为f(x)=lg(x2-ax+2),又如何?

这时,学生可以在新的“已知区”上进行新的思考,从而进入新的“最近发展区”。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便可接着再问:

(3)如果改函数为f(x)=loga(x2-ax+2),又如何?

这个问题难度很大,但由于是在学生新的“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上进行的提问,也很快得到了解决。这样的提问难度恰到好处,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果子”,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联系旧知识、探求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并最终使其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二、巧设坡度

课堂提问,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意由易到难、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最终问题的认知水平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再向“已知区”转化,从而达到最高的要求和目标。

(1)常数c≥x对于满足1≤x≤5的任意x恒成立,求c的最小值。

(2)常数c≤x对于满足1≤x≤5的任意x恒成立,求c的最大值。

(3)常数c≥x+y对于满足x2+y2=1的任意x,y恒成立,求c的最值。

又如,学习函数的性质后,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若方程x2-4|x|-a=0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很多学生用“Δ>0”来求解,这显然是错误的。为了引导学生用图像法来求解,可以先提出以下2个问题:

(1)判断f(x)=x2-4|x|的奇偶性;

(2)画出x≥0时的图像,再画出x<0时的图像,再画上直线y=a。

这样,最终要研究的问题的答案便“跃然纸上”。

三、巧选角度

课堂提问,要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应在学生“单调而麻木”、“欲行而无路”时,引导学生变换角度看问题,突破认识的界限。

这样,探究的气氛就比原来好了。当然,问题还是比较抽象的。可以再换个角度问:

(2)有糖a克,放在水中得b克糖水,浓度是多少?

此时,学生非常迅速地答出“a/b”。接着追问:

(3)糖增加m克,糖水浓度是多少?是变甜了还是变淡了?

又如,高三复习时,要解决问题:已知函数f(x)=ax+b,其中a,b满足2a2+6b2=3,证明对任意的x∈[-1,1],恒有|f(x)|≤2。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对此,可以这样启发:

能否变换角度,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四、增强跨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提问,应抓住关键,扣住重点,设计一些具有思维跨度、发散性及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以扩大学生的思维容量,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和创新精神,彰显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本质。

例如,引入双曲线概念时,可以设计以下具有跨度的提问,以衔接前后教学内容(椭圆和双曲线),启发学生联系概念:

(1)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及其方程是怎样得到的?

(2)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其标准方程又是怎样的呢?

而得出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它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后,可以继续设计以下具有跨度的提问,并通过相关演示实验,启发学生拓展概念:

(3)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相应的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

(4)将“绝对值”去掉,相应的点的轨迹又如何呢?

(5)令“常数”为0,相应的点的轨迹又怎样呢?

通过上述提问,学生对概念中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和本质特征、概念的联系和变化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从而把握了整个概念,深化了认知结构。这样的课堂提问,能很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五、创设亮度

所谓“创设亮度”,就是指课堂提问要讲究感情色彩,制造戏剧效果。具体地,就是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盲区和“惰惯”性、薄弱点,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无疑而有疑”之间,制造认知冲突,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得到深刻的认知体验,迸发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这个结果与学生原先的想象大相径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很大震动,在学生的脑海中激起了思维的浪花,知识的甘泉便逐步地注入了他们的心田。

六、控制时度

根据心理学,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因此,问题的设置要疏密有致、张弛得体,这样,才能改善教学环境,沟通师生感情。因此,一节课中,教师提问的次数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把最需要提问的问题精心设计成若干小问题,并设计一定的情境加以引导,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思考、讨论,问题解决了,这节课就完成了。事实上,提问过多,教学的重点、难点反而难以突出。我们在听课过程中曾发现,有教师一节课竟然提问70多次,并且都是一些缺少思维内涵或空间的问题,如“是不是”、“懂不懂”等,或自问自答。

学生是积极能动的学习主体,他们思考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后,应留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过程。一要注意教师提出问题后,应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才能指定学生回答;二要注意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而且,教师应多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而少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因为前者没有标准答案,人人都能回答,而后者只有找到答案的学生才能回答——马明老师便认为,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因此要实行“以延迟判断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

此外,课堂提问不宜突然袭击,应保持课堂气氛的稳定渐变与学生心理的轻松自然;不要老是面向某些学生,以致其他学生不思考问题,且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也不要将提问作为惩罚的手段,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如此,才能使学生的心态得到优化,使学生走向“至乐无非读书也”之佳境。

总之,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从教学效果出发,充分考虑提问的内容、方式和技巧。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际,这就是提问的艺术。为此,教师就要脚踏实地地深入研究教材与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