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基于“学”的视角——一次关于学生应答情况的研究

  • 投稿丽水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43次
  • 评分4
  • 18
  • 0

陈永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210036)

我校语文组在上学期开展了“高质量提问研究”的教研活动,由朱娜老师、缪秋菊老师分别执教《夸父逐日》、《伟大的悲剧》一课。我尝试着从“学”的角度对学生的应答情况进行课堂观察。我采用了两张观察量表——语文课堂学生应答数量表(见表1)、语文课堂学生应答质量表(见表2),意图用一系列具体数据,分别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两个层面,来分析语文课中学生的应答情况,从而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定量分析:对学生应答数量的观察

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验证、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定量,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定量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相关法和实验法。

“语文课堂学生应答数量表”采用的是调查法。调查法是指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某一计划去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观察点之一:应答的人数、人次、覆盖率、频率等。

在朱老师的《夸父逐日》课堂上,总人数46人,应答个体21人。其中2人答4次,2人答3次,7人答2次,10人答1次,共计38人次。因此,应答覆盖率(应答人数/总人数)为45.7%,应答频率(应答人次/45分钟)为84%,也就是说,每1.2分钟有一次应答活动。

在缪老师的《伟大的悲剧》课堂上,总人数46人,应答个体30人。其中2人答4次,2人答3次,11人答2次,15人答1次,共计51人次。因此,应答覆盖率为65%,应答频率为111%,也就是说,每54秒有一次应答活动。

这些数据表明,在这两堂课上,分别有将近一半和一半多的学生参与到应答活动中,应答覆盖率、应答频率都较高,表明个体应答活动充分、参与面广,学习状态良好。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的体现。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应答频率过高时,可能会有一些隐忧。比如,课堂问题设计可能偏浅、偏碎,这会影响文本的深度开掘。又如,平均大约1分钟就有1名学生应答,是否给学生留足了候答时间?课堂的热热闹闹,应源于思考的安安静静。

观察点之二:应答的局部区域覆盖率等。

我以“井”字形把课堂座次区域分为9个部分(靠近黑板为“前”):左前、左中、左后、中前、中中、中后、右前、右中、右后。

在朱老师的《夸父逐日》课堂上,中前区、右前区的应答覆盖率较高,分别为75%、100%,左前区、左中区、右后区的应答覆盖率偏低,为25%。

在缪老师的《伟大的悲剧》课堂上,左中、中中、右中区的应答覆盖率为100%,中后区应答频率75%。左前区、左后区、右后偏低区,为25%。

从中可见,两堂课上没有应答覆盖率为0%的盲区,可见两位教师在课堂上能积极地关注到每一区域的学生,这很可贵。这两堂课也都有应答强区与弱区,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应答能力、反映敏捷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提问习惯、策略等因素,如缪老师让左中、中中、右中3个区域的学生以“接火车”的方式朗读生字词,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这3个区域的应答覆盖率。当然,还有一些客观因素潜在的影响,如投影屏幕一般位于教室左前方,而教师常常站在教室右前区附近,教师附近的学生更有机会回答问题,而离教师较远的区域如教室后面、左面的角落应答覆盖率明显偏低。对此,教师可有意予以关注。多关心弱区,保持整体大致的均衡,是为了教育民主——尊重更多的个体,更深入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定性分析:对学生应答质量的观察

所谓“定性研究”,指的是从性质上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定性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它是揭示事物性质的一种研究方法。如果说定量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定性研究解决的就是“为什么”的问题。

这两节课上学生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充分体现了“学”的主体性,其原因何在?由于学生应答的质量难以细化、精确化,“语文课堂学生应答质量表”现场记录多采用定性记录,少数采用定量记录,现场观察多为宏观描述。

观察点之三:应答类型。

在朱老师的《夸父逐日》课堂,学生应答活动,除了38人次的个体口答外,还有集体口答2次、集体齐读17次、集体自由读2次、集体默读1次、集体背诵2次、集体互讲1次、集体讨论1次,总计8种。

在缪老师的《伟大的悲剧》课堂上,除了51人次的个体口答之外,还有集体口答6次、集体齐读10次、集体默读2次、集体讨论1次,总计5种。

两堂课上应答形式多样、应答类型比较丰富,多方面地激发了学生的应答兴趣与激情,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思等语文能力。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两节课都没有学生动笔——笔头应答的活动。第一节是现代文、长文,第二节是文言文、短文,都只用了一课时,教学难度、应答难度都较大。学生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寻读、以做笔记的方式记录重难点等做法也是必要的。动笔是一种别样的“应答”,可让课堂更加实在。

观察之四:应答层级。

在朱老师的《夸父逐日》课堂上,有了解性应答、描述性应答、理解性应答、品析性应答、拓展性应答,总计5种层级,相互映照、互相推动,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应答的有效性。多层级的应答,训练有素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一提的是,

朱老师课堂里仅朗读这一种应答类型就有了解性、感知性、理解性、品析性、拓展性等。

在缪老师的《伟大的悲剧》课堂上,有识记性应答、概括性应答、理解性应答、品析性应答,总计4种。这4个应答层级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应答的心理规律,渐次点亮、燃烧了学生的应答欲望。她的课堂,一开始略显沉闷,后来慢慢变得热烈,学生的手掌不断举起,如花朵般渐次绽放。

观察点之五:应答能级。

两节课上,学生的应答绝大多数是举手主答,言语流利,表意基本完整。大多数学生使用单句或语段来回答。朱老师的《夸父逐日》课堂上,有13人次用语段形式应答;缪老师的《伟大的悲剧》课堂上,有15人次用语段形式应答,各占应答总人次的34%、29%。应答内容都达到了基本正确。两节课上基本没有学生质疑活动。

两节课上,学生应答能级整体水平较高,态度积极,应答踊跃,言语表达水平也较高。教师提问指向明确,学生审题到位,因而应答正确率较高。从应答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呈现出来的思维状态:(1)言之有理——观点明确。(2)言之有据——紧扣文本,不游说空谈。(3)言之有序——逻辑性强,层次清晰。质疑能力属创造力,课堂质疑是课堂中最有价值的“生成”,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体现,虽然不必堂堂质疑,但教师还是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高质量提问研究”校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下,两位教师通过高质量的提问与理答以及有效的候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所设计的两张量表,分别为回答学生应答主体性“怎么样”、“为什么”,提供了基本依据。其实,我们还可以依据课堂应答实录,进行案例研究——这种解剖麻雀式的研究,也许更具体、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