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补白”

  • 投稿梁千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85次
  • 评分4
  • 12
  • 0

刘党桦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师进修学校,223200)

“补白”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解释为“报刊上填补空白的短文”。补白作为一种操作技巧,经常被用于绘画中。近年来,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常常采用补白的方法,即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补白的内容,可以是书面文字、师生语言,也可以是图像、网络资料。

具体而言,在阅读文本时,应从诗歌或散文中意境的想象、小说中情节的“完型”和戏剧中人物潜台词的“破译”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补白。

一是诗歌、散文中意境的想象。

诗歌、散文的意境,指的是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画面,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意境、捕捉意象、构筑画面,

加深情感体悟,以求达到对诗歌、散文意境的整体把握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清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有11个意象,它们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捕捉这些意象,并将这些意象互相补充,进而构筑场景、融入感情,于是,这些静止的意象便流动起来了: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迈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往哪儿去?这些言外之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在想象的图景中深切地感受这首小令所表现的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欣赏诗歌、散文,要善于抓住那些看似不相干的意象,调动自己的主观经验,尽可能以“理解的最优形式”,去整体把握诗歌散文的意境,从而感悟其妙处。

二是小说中情节的“完型”。

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全或空白的“完型刺激物”,即有“缺陷”、“空白”的事物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以构建一个“完型整体”,从而达到内心平衡,获得极为愉悦的感受。借鉴文学补白理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小说欣赏中进行有关情节的“完型”训练。

比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共写了孔乙己的两次出场,后一次与第一次情形大不相同: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坐垫着蒲包,“用手走来”,“用手爬去”。小说没有继续写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的情形,只在文末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读到这里,我们心里往往会泛起一个疑团:孔乙己是怎么死的?教学中可利用这种心理,让学生以“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后”为题,续写一个尾声,以再现当时那个凉薄的社会中像孔乙己这样的自命清高、迂腐透顶、好吃懒做,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必然的人生结局。

又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在结尾处,当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是“大喜、大悲还是其他”,也可以让学生“完型”,从而深度把握玛蒂尔德多样的性格和复杂的心理。

再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也有多处可“完型”的地方:“我”答复了祥林嫂“有无灵魂”

的3个问题后,小说中没有描写祥林嫂的表情与心理,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补白;祥林嫂捐门槛的前后心理,也有发掘的必要。通过“完型”,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祥林嫂内心深层的痛苦与悲哀,从而增加对那个吃人的社会的透彻认识。

如上的这些“完型”已有创造的意味,是对小说理解和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三是戏剧中人物潜台词的“破译”。

戏剧中的人物对话往往言简而义丰,往往具有由字面义而推衍为引申义和情感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欣赏《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客厅相遇后的一段精彩对话: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周朴园的话,仅从字面义上讲,是乏味而苍白的,他的态度是严厉而冷漠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周朴园的身份地位、性格思想来思索,捕捉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比如,“你来干什么”的言外之意是“你是不是要敲诈我”;“谁指使你来的”的言外之意是“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的,莫非是鲁贵叫你来的吧”;“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的言外之意是“你找到我这儿来,究竟想怎么样”。问话一句比一句凌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周朴园的冷酷与无情。至于鲁侍萍的两句据理力争的回答,我们可联想她一生的坎坷、不幸,体会她内心的痛苦、悲伤、怨愤。对戏剧中人物对话中的潜台词的“破译”,实质上也是一种“完型”,这种“破译”不仅可以通过潜台词的深挖“完型”,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完型”。

另外,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对话,我们要特别留意那些看似简单而内蕴丰厚的叹词,它也是典型的空白语言,很值得发掘、品味。如《雷雨》中多达17个的“哦”,就值得认真研究一番。“哦”这一简单的应答之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表苦痛,有时表惊讶,有时表醒悟,有时表恐惧,有时表失望,有时表愤恨。对周朴园来说,暗含内心的沉重、恐惧和虚伪;对鲁侍萍而言,则满含冷静、沉稳和刚强。一个“哦”字,深刻地揭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