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驱动项目精细化

  • 投稿小甜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392次
  • 评分4
  • 88
  • 0

文|尹峰华 续元飞 贾建平

信息化框架下的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项目精细化管理六大工程相互的信息化逻辑,将之整合到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要求对项目管理进一步细致分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处理变得更为复杂,对项目一线生产经营的各类资料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流畅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传统的人工报表式信息管理难以匹配项目精细化管理实施的要求,必须提升信息化综合水平,使之与企业发展和管控要求相匹配。

信息化框架下的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设计

管理的本质是管理信息的传递,管理流程上的每个环节相对其管理的上下游都是独立的管理信息输入和输出端口,管理信息通过“端口”传递的路径构成管理的内在逻辑并连续起来形成管理信息传递闭环,这个闭环循环的越有效,管理也就越有效,管理目的实现的就越好。信息化框架下的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项目精细化管理六大工程相互的信息化逻辑,将之整合到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一个信息化核心处理模块,即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四个信息管理循环,即项目管理规划管理信息循环、连续审计管理信息循环、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循环和内部定额管理信息循环;一个信息管理终端,即项目管理模式信息管理终端。因此,信息化框架下的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也称为“141”信息化模型。

信息化核心处理模块——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数据处理模块,它集成了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流程并按照管理要素划分为进度、质量、安全、物资、设备、技术、合同、资料、成本、收入l0个功能区域,各个功能区之间按照管理数据信息的流程相互建立关联逻辑,统一数据交通与共享。它的基本功能有三个,一是数据库功能,各个功能区是相互独立的输入端口,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管理信息数据都分门别类地输入并保存在相对应的功能区域内,形成项目管理的基本数据库:二是数据交通功能,各个功能区是相互关联的,可以随时根据信息流向与来源逻辑调用其他功能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管理分析、控制和输出;三是信息管理流程整合功能,以项目精细化管理各个关键管理环节的信息输入输出为切入点,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形成信息管理循环,建立统一的项目精细化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循环。信息管理循环反映了项目精细化管理各关键管理环节之间的信息管理逻辑,是“141”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管理应用,包括项目管理规划、连续审计、绩效考核与内部定额四个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管理环节。

项目管理规划信息管理循环。项目管理规划信息管理循环包括四个主要的输入与输出,管理信息循环模式为管理——分解——控制——优化,项目管理模式决定了项目管理规划中工程管理规划和商务实施规划的基本内涵,输入的信息特征为“管理”;根据项目管理规划进一步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按照管理要素分别录入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功能区域内,输入的信息特征为“分解”;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管理信息随时调出与计划进行对比,对滞后的情况进行预警,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或在必要时调整计划,输出的信息特征为“控制”i经过反复实施控制,计划不断得到修正达到最优,也为项目管理模式的完善提供了实证,输出的信息特征为“优化”。

连续审计信息管理循环。连续审计信息管理循环包括四个主要的输入与输出,管理信息循环模式为计划——检查——判断—优化,项目管理模式为实施项目连续审计提供了基本的审计节点与内容框架,输入的信息特征为“计划”;审计实施即对管理过程发生的信息进行核对,输入的信息特征为“检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过程信息及分析,以识别管理优劣,输出的信息特征为“判断”;依据审计结果提出整改建议并实施整改,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模式,输出的信息特征为“优化”。

绩效考核信息管理循环。绩效考核信息管理循环包括四个主要的输入与输出,管理信息循环模式为激励——验证——评价——优化,项目管理模式为制定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提供了基本激励指标框架,输入的信息特征为“激励”;按照考核节点,通过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管理信息第三方验证,进行管理结果验证,输入的信息特征为“验证”;根据验证的结果要进行考核节点的管理评价,输出的信息特征为“评价”;通过激励效果进一步发现激励机制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模式,输出的信息特征为“优化”。

内部定额信息管理循环。内部定额信息管理循环包括四个主要的输入与输出,管理信息循环模式为支持——标准——对比——优化,项目管理模式对实际工效具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企业内部定额的制定提供了管理支持作用,输入的信息特征为“支持”;内部定额是工程量单和直接成本的标准依据,通过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标准成本计划与控制,输入信息特征为“标准”;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实际直接成本不断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并预警,采取相关管理措施使成本严格控制在标准成本范围内,输出信息特征为“对比”;经过不断的实践对比加强内部定额的合理性,提高成本控制水平,进而完善项目管理模式,输出的信息特征为“优化”。

信息管理终端——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模式是项目管理精细化的载体,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管理环节的输入,追根溯源都来自于项目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的要求,并以最终输出的方式完成优化过程。在管理实践中通过不断重复管理信息循环,实现项目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因此,项目管理模式就成为“141”信息化建设初始输入和最终输出的信息管理终端。

信息化框架下的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为全面落实项目精细化管理,青建决定对信息化建设实施重点突破,提出了一年内达到项目精细化管理应用基本条件的信息化建设目标,然后逐步展开延伸,最终实现系统协同集成与信息资源整合和综合应用。为此,青建集团设立了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统筹管理部门,并成立跨部门领导小组,整合内外部的业务、技术专家资源组成实施团队,制定了实施总计划及资源调配规划,并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用一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应用。

业务流程再造。需求调研。为摸清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现状与信息化框架的匹配状况,青建组织了以“突出业务、专家咨询、技术支持”为特征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专题调研,充分整合协同内外部资源,调研分三个组,一是由青建各管理层级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业务骨干组成,充分研讨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管理需求;二是由外部管理咨询专家组成,从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流程角度对需求进行整合;三是由信息中心为主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团队组成,负责符合管理需求的信息化框架的技术支持。

构建“全项目管理信息链”。经过调研发现,既有的项目管理制度在关键管理环节的界定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管理流程与实际脱节,造成管理信息需求不明。此外,与一般的产品管理不同,项目管理的管理要素始终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随着项目进度的展开不停地发生变化。针对这一情况,青建全面梳理了项目管理流程和关键管理环节,根据每个管理环节上的管理信息输入和输出的需求重新定义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现场、成本、组织等项目管理全部环节的100多项流程,形成了完整的项目管理信息链,并从流程上理清了项目管理精细化各关键管理环节对项目管理信息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将项目管理信息需求分解为进度、质量、安全、物资、设备、技术、合同、资料、成本、收入等信息化功能区域。

项目管理流程执行的标准化。在完成了“管理流程化”,明确管理流程和管理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青建进一步实施了“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对项目管理和项目精细化管理两个层次的管理信息流程进一步简化,以管理信息需求为切入点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流程电子表单,再将所有表单嵌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大幅度提高项目管理流程执行的标准化程度。

管理信息数据的标准化。建立标准管理信息数据源。由于四级管理体系(总公司——子集团——分公司——项目部)以及项目管理所涉管理职能的复杂性导致了在传统的信息管理报表模式下,难以保持数据清晰的来源和统一的信息输入口径。由于各个层级和职能的管理角度、需求不同,各自形成的报表数据相互并不匹配,甚至很难辨别数据的来源,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和可靠性。针对以上情况,青建汇总了来自各个管理层级、各个管理职能的管理报表和管理信息需求,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对每个数据信息进行追根溯源,剥去数据加工的痕迹,找出原始数据及其来源,形成管理信息的标准数据源,并严肃数据源的唯一性。在此基础上,将标准数据源的输入匹配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应的各功能区域内,统一数据信息输入的口径。

建立管理信息的标准数据逻辑。在标准数据源的基础上,对项目精细化管理流程的关键管理环节上的各管理层级输入——输出、输出——输入需求的管理信息进行算法分析,分解出所需的标准数据源,再根据管理信息内在需求的运算逻辑匹配备数据源的逻辑联系,真正从管理信息的内在需求统一了数据信息的输出标准和口径。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自主研发软件系统。信息化框架下的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信息化处理模块——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青建在积累了多年使用成品软件的经验基础上,转变了信息系统开发及服务的方式,由与成品软件服务商合作,转为根据自身管理需求自主开发而成,包括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完全依赖自身的信息化技术团队。

在开发过程中,业务骨干与研发团队一起,逐项需求、逐个流程进行讨论及最终确认,并在完成任意一个相对独立的需求构思、研发初步完成或需求试用三个关键节点,都须与同一业务的多个骨干进行沟通确认,进行反复测试,并提出修改及定版意见。

在系统研发的同时,设立系统专门的需求讨论论坛,该论坛向全体员工开放,设立单独的奖项,从精神及物质上奖励提出合理需求及积极参与系统测试的员工,同时,该论坛在后续版本升级及使用过程中系统的修订等方面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建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在流程再造和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对项目精细化管理信息流程及其内在的数据输入、输出逻辑关系进行信息化功能区域的匹配,完全实现了基于项目精细化管理需求的数据信息自动抓取与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整合了信息化框架下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四个信息管理循环,覆盖到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全过程。

单机版的研发。青建在海外、埠外的建筑施工项目较多存在网络无法覆盖或网络状况差的情况,使用网络版项目管理系统比较困难,为保障项目精细化管理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数据源的唯一性、数据提报及风险掌控的及时性等管控要求,实施单机版的研发。

单机版的开发是以网络版中项目部部分的功能需求及技术为依据,增加了数据加密及导出锁死(防止篡改数据)等功能,实施范围为网络状况不好及网络无法覆盖的项目部。对网络状况不好的项目部,通过单机版及服务器间增加的具有断点续传、增量传输等功能的隧道技术,保证其数据在网络好的时段上传至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自动匹配及同步;对无网络的项目部,要求必须每天在特定时间从项目管理单机版中导出数据,至可以上网的地方上传至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自动匹配及同步。

项目视频监控指挥系统。为加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项目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视频监控大屏幕,是由16块液晶屏拼接建设而成,放置在青建总部监控指挥大厅,作为青建所有项目部监控指挥的中心;二是各项目部安装设置的摄像机,是视频源。视频会议系统是远程项目指挥、工程技术会审、施工难点讨论等的工具。

监控指挥系统是青建召开生产管理会议的核心系统,由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按照青建的施工现场操作规范,实时查看各个项目部的视频影像,找出项目现场操作、物料摆放、进度滞后、质量安全隐患等违规内容,实时截图,通过业务流程提交给相关业务部门,规范各项目部的现场生产。

通过应用项目视频监控指挥系统,进一步规范了项目施工行为,防控了质量、安全风险,直观的监控项目形象进度,有效地实现了项目远程指挥及监察,提升了项目外在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框架下的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青建目前在国内十几个省市、国外十几个国家及地区拥有数百个项目,培训推广的难度非常大,针对此种情况,青建确定了“先‘点’后‘线’、由‘线’及‘面’,先国内后国外,整体推进”的推广原则。

试“点”推进。为了保证系统的有效性、适用性,青建首先在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模式中各选定1个项目进行试点。这样既能够检验系统的适用性,又能通过试点项目发现问题,还能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管理模式的要求,论证新发现的需求是否具有共性及管理意义等。

以点带“线”。不同管理模式的项目部试点成功后,由各试点项目向分公司、子集团及集团总部发起流程、提交数据等,在此期间需确定;研发的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集团化的管控要求,数据权限及逻辑关系有无问题,各级管理层级界面是否需要调整,数据显示的频率是否受控等。

以线促“面”。由各试点项目部所在的“线”向各自相同的项目管理模式的其他“线”复制扩散,并最终形成国内外各类项目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的“面”,同时持续查找不足,论证及系统协调解决问题。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提升项目管理精细化水平、提高项目效益和管理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各级管理者感受到信息化管理思维和技术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作者单位: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本栏目主持人:靳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