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防范投标报价风险

  • 投稿卿卿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328次
  • 评分4
  • 80
  • 0

文 曹清社

前期洽谈阶段

一是减少盲目跟踪,多分析多判断,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去联系。二是选择工程绝对控制对象,制定科学有效的攻关实施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确保攻关成本有效地发挥。三是建立合作方的信用担保制度和信用档案。四是建立信息资源的整合制度,由专业职能部门或者设专人负责,确保所有信息资源科学有效地流通与传递。五是建立中介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奖励机制,建立对中介信息的评判系统。六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盘活各种奖励机制,激活市场网络。

报名、资格预审阶段

因为没有进行项目的整体性风险分析,而有可能使投标项目的性质发生了错误定位,或者使不该投的标而投了,致使空费资源的付出。对策:必须彻底弄清楚以上各因素存在的状态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

因为资料编制不规范等问题而直接被淘汰出局。对策:提高资格预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加深对资格预审文件的编制,尽量取得审验资格预审文件单位的信任与支持。

因为缺乏对项目社会因素的分析研究,而导致盲目的资料报出。对策:只需要求市场人员对项目的社会因素加大分析研究的力度即可。

投标文件编制阶段

投标文件的编制缺乏规范化和程序化,进而影响投标进程和决策。对策:务必由商务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建立投标班子,设计制定投标方案和投标策略。

因为投标人的想当然或主观臆断,致使基础资料编制出现问题而使决策失去了依据。对策:加强投标人的责任行为意识,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基础资料的编制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对策:需要投标班子加强对标书的深化研究,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投标决策阶段

为了中标而必须接受某些不合理的条款。对策.务必识别这些条款,并在投标文件中制定相应的策略,反设障碍,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的损失。

因为对竞争对手的资料掌握不够或者对一线相关线索的把握不全而导致的盲目分析判断。对策:平时务必积累每次投标资料,千方百计地找寻竞争对手以及潜在竞争对手的详细资料,并根据每次招标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

因为对自己的最大承受能力把握不够而导致的决策失误。对策:务必彻底评估自己的底牌,做到心中有数。

因为保密做的不到位或者知情人素质低劣而导致决策结果外泄,进而失去中标的资格。对策:决策的不超过3人,而且绝对保密方可。

合同签定阶段

为了急于中标而向业主方承诺的优惠条件。对策优惠条件的承诺不是不可以,但要有一定的限度;要摸清业主方的真实心理。

业主方为了压低造价而临时提出的不合理条款。对策:不合理条款的提出是甲方的权利,但我方要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力争失此得彼。

因为合同语言模糊不清而导致的后期扯皮现象。对策:务必识别这些模糊语言出现的原由,是因为有意设置还是因为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