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观历史演进

  • 投稿二哈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781次
  • 评分4
  • 39
  • 0

吕宾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我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遵循执政为民、谋利为民、发展为民的执政理念,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之路。文化民生是民生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60多年的执政历程,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文化为了人民,发展文化依靠人民,发展文化由人民共享”的人民性原则,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以文化发展推动民生建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

民生问题不仅涉及人民的衣食住行这些物质方面的问题,还包含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文化民生观是关于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和发展问题的思想、观点、理念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我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上,遵循执政为民,谋利为民,发展为民的执政理念,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民生建设之路。回顾60多年来我党发展文化的历程,从中探索文化发展的规律,总结建设经验,为今后的文化民生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文化民生实践基础:从贫困、温饱到小康的转变

从文化民生实践的角度看,文化民生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当人民在生存发展中所必需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谈及更高层次的文化需要。回顾历史,中国人民生存状态经历了由“生存型”到“发展型”的转变,这样的改变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努力和奋斗,也凝聚着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与追求。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经过1953年到1956年的三年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民生问题的历史起点。在1956年中共八大上,毛泽东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目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可见毛泽东已经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但后来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和艰巨性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致使我党在实践中放弃或背离了这一科学认识,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最终被“阶级斗争”所取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探索奋斗了20多年,但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依然贫穷困顿。在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物质财富匮乏,连基本的吃饭穿衣问题都没解决的条件下,人民去追求文化享受成为一种奢望和空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总结过去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总结了毛泽东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教训,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民生的手段,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解决民生的前提。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经济解决民生的动力。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国家发展和人民富裕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三步走”包含着我党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的三个目标: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生活比较富裕。在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800美元,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进入新千年后,我党理性客观地审视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虽然小康社会总体上实现了,但这种小康是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均匀、发展不全面的小康。据此,江泽民把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21世纪的头二十年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明确党和国家发展目标,为解决好民生问题夯实物质基础。在胡锦涛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000多美元。在“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顺利实现的基础上,我们正向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前行。

回顾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我们党真正实现了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化,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一要义是发展’,从而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创造了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1]从1978 年人均GDP 不足200 美元,到1990人均GDP不足400美元,再到2000年人均GDP800 多美元以及2010 年人均GDP4000多美元。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这不仅仅是我国发展战略目标,也是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人民生存状态的三次巨大跨越。三个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使人民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从过去单纯对物质的关注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关注,对民生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追求文化享受、提高精神境界、维护文化权益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

二、文化民生内容: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到和谐文化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代共产党人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几代领导人执政期间所处的时代环境、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但几代领导人都始终坚持并强调文化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文化发展作为解决人民民生问题之一,坚持发展文化推动民生建设的思想。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主张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毛泽东对新文化的界定,也是当时我党文化发展的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坚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鼓励科技进步和文艺创作,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发展方针。这些都成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民生建设。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发展精神文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在发展文化的内容上,继承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结合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把社会主义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具体化、丰富化。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通过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内容的道德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江泽民在继承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科学地回答了在新时期新阶段“为什么要发展先进文化”和“怎么样发展先进文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赋予文化更深的内涵和功能。江泽民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文化的多样性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发展文化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先进方向命题的提出,使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体现了共产党对文化民生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在文化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胡锦涛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我党在新时期发展先进文化的纲领和指导方针,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地创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培养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方面体现了我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与时俱进性。我党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对文化民生有着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无论是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还是和谐文化。我党始终把人民群众对文化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发展文化的评判尺度,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价值取向。

三、文化民生理念:从注重精神鼓励、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到“以人为本”的转变

文化民生问题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文化民生的理解和具体要求有所不同。文化民生问题的解决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解决问题时的理念也不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工业基础很薄弱。虽然经过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一五”发展目标,为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与毛泽东的设想和人民的愿望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建国后,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发展工业,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业化,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尽快地完成国家的工业化,毛泽东沿用了革命时期的做法,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发挥群众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限制了物质激励的幅度和范围,建立起了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劳动激励机制,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给予政治荣誉等方法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3]“培养人民群众甘于奉献、不计报酬、勤俭节约的品质,使人民群众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不鼓励个人追求生活享受。”[3]可见这一时期文化民生思想带有重义轻利的色彩,体现出注重精神鼓励的文化民生理念。

精神鼓励的文化民生理念,对社会主义建设在短时期内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和奋斗,党所制定的一些发展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过度地强调精神鼓励,忽视个人物质利益,势必影响到个人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邓小平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文化在民生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强调在发展和改善文化民生上,除了要讲精神鼓励外,还要注重物质鼓励,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方针。颁发奖牌、奖状是精神鼓励,是一种政治上的荣誉。这是必要的。但物质鼓励也不能缺少。”[4]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文化民生问题,邓小平把物质民生作为解决文化民生的基础和前提,采取了一系列富民措施:实行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给企业更大的自主权。在发展道路上,邓小平提出了非均衡的发展思想,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经济体制上,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邓小平的富民思想不仅解决了人民生计问题,为文化民生问题的解决创造了物质条件,为文化民生的实现提供可能性,使人民对文化的追求不再是一种奢望和空想。更重要的是人民在对物质利益追求的过程中,对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人民群众文化自觉性,创造文化的主体意识,发展文化的参与意识,维护和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权利意识。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改善和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对文化的形式、内容以及获取文化的方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不仅仅是量上的变化,在质上也发生了改变。新时期,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党坚持“发展文化为了人民,发展文化依靠人民,发展文化由人民共享”的人民性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民生理念。物质富裕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文化民生上的体现主要有:一是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是文化形成的唯一源泉,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给予人民群众更多更广泛的文化建设参与权、表达权、话语权。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广泛而积极的参与,亲身体会到文化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二是保证文化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在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权益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核心,全社会公民不分民族、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都平等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教育的权利,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保证文化成果的多样性。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不同社会群体对文化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在此背景下,国家和政府在发展文化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社会群体对文化的需求,尊重和保障其选择文化产品、文化形式和文化成果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提高和普及、高雅性和通俗性、教育性和娱乐性、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的关系”,[5] 以此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以人为本”的文化民生建设理念,一方面体现了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党在文化民生建设上的价值追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远新,庞超.党领导我国民生建设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4).

[2] 江泽民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郭云.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文化观的历史转型[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3).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程芳.促进文化民生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苏北为例”(项目编号:2013SJB710025)阶段性成果。盐城工学院2013 年度校级教育教改研究项目:工科院校“两课”实践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JG-093)阶段性成果。]

(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