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 投稿蘑菇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478次
  • 评分4
  • 22
  • 0

文/胡晓鹏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期召开,会议在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其中,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据此来看,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也正是因此,笔者以新常态为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重点聚焦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尝试从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基本逻辑视角展开讨论。

认识新常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点

说到经济新常态,这恐怕是2014年最重要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之一了。尽管我们无法在任何经典著述中找到这个名词乃至相关理论,但用它描述中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特征是最合适不过的。按照官方的提法,新常态的基本特点是经济运行进入“低投入、中速度、高质量、优结构、好效应和新动力”的均衡状态。这种状态的显现,预示着我国过去几十年来所维系的“高投入、高速度、重数量”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经济升级版正在悄然来临。然而,新常态不可能是一个自发演进的状态,它应当是一个主动调整、有意为之的结果。

综合新常态的各种讨论,本文认为,新常态至少包含着双重内涵,即一方面它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环境,另一方面它还是启动新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第一重内涵引申而来的是如何适应以中速增长为基本特征的新常态环境,第二重内涵则表明今后任何的经济行为必须尊重新常态下的经济规律,决不能以牺牲经济质量、劣化产业结构、丧失持续发展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高增长。也就是说,尽管与过去高速增长相比,中速增长可能带来很多矛盾和更大的压力,但新常态要容忍中速增长,并在中速增长中找寻到优化发展质量的路径。与此同时,新常态不反对高增长,但高增长却不能突破新常态重视结构效益的基本要求。显然,深刻认识新常态的双重内涵,就是让我们在速度、结构、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对此,笔者认为,这一平衡点就是有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原因有二:

一是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赖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动力和人口红利等利好因素相继枯竭,由此产生的负面问题则是产能大幅过剩、产业过度低端等。这种情况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被迅速放大,并迅速显现。这也是中国经济难以维系高速增长的根本性原因。如何破解这一困局?这就需要在顺应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和基本趋势的前提下,前瞻性地寻找发展动力,把握新要素赋予的机遇,及时撬动产业结构的转变,迅速并转换到新的发展轨道。在这里,产业结构调整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二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国只有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紧紧抓住能够引领未来发展需求的产业根基,才能够适应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也才能确保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在盛极一时后之所以衰落,不是缘于“广场协议”的倒逼,也不是因为墨西哥金融危机致使日本资产被套牢,说到底乃是与日本在模拟技术以及模拟产业领域的过度自负有关,忽略了因数字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数字产业对模拟产业的全面替代的致命威胁。显然,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关注新技术的动向,加速研制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促进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其本质就是中国的产业结构要从微观的组织关系到宏观的技术关联关系发生全面的变革,并以此抢占全球战略产业的制高点。

要看到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并非易事。一般而言,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属于“高能力、弱动力”的情况,而在经济中速甚至是一度低速增长的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则陷入到“强动力、弱能力”的陷阱。后者恰恰是新常态赋予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内容。

适应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要协调好三对关系

尽管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新常态意义上速度、结构、效益的平衡点,但“强动力、弱能力”的事实却不容回避。对此,本文认为,正确面对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重点协调好三对关系。

第一,新常态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要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特别是在短期的适应性调整与长期的战略性调整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短期和长期的问题。尽管这两个概念看似与时间有关系,但却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用最简单的话说,短期里聚焦于在特定条件下经济运行的最终结果;而长期内则试图探求经济运行的一般趋势。由此延伸,新常态突出经济运行的趋势性特征,强调长期性。相对而言,产业结构调整则被划分为短期的适应性调整和长期的战略性调整两种类型。正是源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分野,就不排除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常态之间背离的问题。具体来讲,从定义角度分析,适应性调整主要是根据国家特定时期内市场供需矛盾,对既有产业和资源进行调整,以达到纠正比例失调的目的。相比较,战略性调整则不仅根据当前的情况,而且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技术发展等各种条件变化做出的一种超前性的产业结构安排。一个显著的问题是,任何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不可能脱离短期而孤立存在。这就意味着,新常态作为一种长期趋势,在此背景或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虽然更多地指向战略性调整内容,但也不能因此否定适应性调整的合理性。在实践中,这两对关系如果不能协调好的话,要么会出现以长期利益压倒甚至牺牲短期利益的机械主义错误,也可能会发生重短期适应调整而无视战略调整的机会主义现象。因此,妥善解决短期和长期关系,促使适应性调整内容与战略性调整方向有机兼容与协调共生,才是有效适应和成功应对新常态的科学方法。

第二,新常态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特别是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作为约束条件,新常态以不降低经济增长的质量为底限,这对各级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作为相对独立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它们往往根据市场的供求信号来配置生产资源,即使重返“粗放发展的老路”也再所不惜。也就是说,立足新常态视角,政府和企业的目标函数将会显著不同,这与“唯GDP”时代的政府纵容企业追求数量增长以及企业满足政府GDP考核目标的一致性特征完全不同。实际上,从今后看,政府与企业乃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成为新常态条件下必须妥善解决的一对关键问题。从我国发展实践来看,无论是完全将政府作用抹煞,还是过于强调政府作用的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必须科学吸收其中的合理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中国政府而言,适应并有效应对新常态,就需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和法制化程序给予严格界定。由此出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政府的作为,但决不能以践踏市场规律为代价,反之,也不能完全由市场自行调节,必要时需发挥政府的合理调节作用。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那样: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应该就是在新常态背景下,确保产业结构调整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三,新常态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要处理好连续性与突变型的关系,特别是在产业的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未来一段时期里,产业结构调整要在存量和增量之间找到平衡。必须看到,快速消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不仅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更是确保新常态下经济运行驶入良性轨道的前提保障。在相对低速增长的情况下,产业发展中的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是一对具有动态联系的变量,存量调整是确保增量调整的前提,增量调整则指明了存量调整的基本方向。因此,在新常态的状态下,产业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消化产能的存量调整、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以此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从另一个角度讲,妥善处理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是未来解决经济发展的连续性与跳跃性的矛盾。这是因为,从“旧常态”到“新常态”,尽管在数量意义的增长速度上出现了跳跃;但在结构层面,这并不是一个突变的问题,而且合理意义的由“旧”向“新”的转变,必须依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提升这一前提,这就意味着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要避免存量产业的“一刀切”和增量产业的“求急”问题,要在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过程中关注和培育替代产业,最大程度地确保产业结构的动态连续性。

引领新常态:以改革创新思维驱动产业结构调整

认识并适应新常态是未来更好地引领新常态的前提,这就需要以锐意改革的勇气和大胆创新的智慧,切实有效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全国全党的共识,未来的中国将由此迎来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壮举。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困境、塑造发展动力,是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手段。但要注意的是,未来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的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具体的工作还需细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的那样,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这既需要攻克难关的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机敏应对的智慧和能力。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为此,要做到引领新常态,就必须把改革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联系在一起,用改革创新的方法破解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难题,引导产业结构朝着“高度化与合理化”的目标方向演进。

从全球大的背景看,以产业结构调整引领新常态,就需要紧紧把握住国际产业发展的前沿形势,在重大领域先行一步、抢占先机。比如,目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处于前夜,但它所引发的蝶变以及版图重构的影响不可小视。本质上讲,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深刻变革,这一过程不仅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还会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全球产业组织模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将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和国家比较优势,形成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最终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此,我国未来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基础上,着眼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五大支柱的构建,以创新增值为抓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努力构建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国内现实情况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领新常态,就必须强化改革思维,勇于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在这里,改革的重心要在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关键环节,把握关键矛盾,特别是要加大对未来市场需求动向的研判与评价,建立引导市场需求的政策响应机制,适时挤出那些不合理的需求因素,强化引导和培育有效市场需求的能力。比如,在促进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时候,不可能完全依靠企业去宣传和引导不符合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需求,各级政府既要运用经济杠杆使消费者偏好向有利于重点产业发展的方向变动,同时还应该使用政策手段大力刺激企业主动创新。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