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思考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8-02-01
  • 阅读量573次
  • 评分4
  • 93
  • 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分析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成就和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探索了新时代下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引、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伟大工程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
 
  近年来,株洲哲学社会科学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生态文明、扶贫攻坚和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舆论先导、思想准备、理论创新和智力支撑的作用。株洲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研究项目实现了“量”的新突破,学术成果实现了“质”的新提升,成果转化实现了“力”的新推进,研究机构和人才队伍实现了“数”的新扩充,规划管理实现了“制”的新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和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围绕新形势下“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根本问题,系统诠释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特殊性、紧迫性和创新性,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路径,指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开辟了一条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道路,开启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大推进、大发展的春天。
 
  株洲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株洲哲学社會科学有了新需求。株洲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进入迅速发展和迅速变革的阶段,面临大量前有未有的新情况、新课题和许多难以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最适于新理论的产生和新思想的爆发,更需要有理论创新来解释、来诠释、来指导。特别是株洲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株洲市要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总战略,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总目标,完成“一谷三区”总任务,为株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方向、新领域和新内容。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要求相比,株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服务经济社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经费投入强度和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要坚决贯彻落实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
 
  一、牢记发展思想指引
 
  新时代下,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价值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特色导向,实施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具有区域优势和株洲特色的学科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与成果转化体系,形成理念前瞻、视野宽广、富有活力、精品迭出的株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与管理机制,为发挥“四个作用”和建设“一谷三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坚持发展基本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的全过程,使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坚决引导株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三)坚持创新引领、学术民主
 
  坚持创新引领,就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眼于哲学社会科学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话语体系创新、科研方法创新,全面拓展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空间。
 
  发扬学术民主,就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氛围,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积极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不断拓展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空间。
 
  (四)坚持特色鲜明、重点突出
 
  突出中国特色,始终坚持正确研究导向,进一步把握好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把握好什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
 
  突出株洲特色,在“三老”中溯源,挖掘“老祖宗福地”历史底蕴、“老革命根据地”文化特色和“老工业基地”转型魅力;在“三新”中探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总战略,建设国家“两型”社会建设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区。
 
  (五)坚持服务株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广大社科工作者要立足株洲发展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紧贴发展第一要务,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回答好株洲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认真研究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两型”社会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株洲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献计献策。
 
  三、明确发展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推出一批对株洲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产生重要作用、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打造一批有基础、有实力、竞争优势明显,对株洲经济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重点学科,发现、培养、集聚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深厚、学术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批机制灵活、特色鲜明、能发挥重要作用的重点研究基地和特色智库,初步建成具有株洲特色、株洲风格和株洲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逐步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后发赶超的典范,学科创新体系较为完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幅提升,研究人才队伍显著壮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大突破,学术生态明显优化。
 
  (二)具体目标
 
  一是学科建设目标:培育3-5个全国知名学科和5-8个全省知名学科,扶持建设15-20个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1-2所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3所省级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争取有15至20个学科进入全省排名前10%,建立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高科研能力的骨干学科梯队。
 
  二是研究成果目标:争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有突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达到50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立项达到200项,设立株洲市重大应用研究课题50项以上,在全国百强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达到100部,在国家A类社科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篇以上。
 
  三是智库建设目标:培育1-2个全国知名的高端综合型智库,10个全省知名的高端综合型智库,打造以高校智库、党校智库、科研机构智库、企业智库、社会民间智库为主导力量的新型智库体系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智库集群。
 
  四是人才培养目标:在未来5-10年内,培养5-10名领军人才,20名以上社科“名家、名师”,2-3名“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或“湖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100名以上理论功底扎实、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科带头人,100名以上勤于创新、素质优良、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研究骨干和学科新秀,建造3-5个充满活力、优势明显、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學术团体。
 
  五是组织建设目标:促进4-5个县(市)区成立社科联组织机构,尝试成立1-2个行业社科联组织机构,新增20个以上学会、研究所、研究会和民间研究机构。
 
  六是社科普及目标:培养2-3支规模较大的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志愿者队伍,新建1-2个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新建3-5个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基地,新建50个市级优质社科普及工作站或社科普及教育基地,支持新办2-3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刊物,建设5-10个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术网站,基本实现覆盖全省的社科普及工作网络,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大幅度提升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七是平台建设目标:加强教育部在我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新建20年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10个省级重点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在全市成立5-8个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3-5份学术期刊,建设5-10个“名师、名家”工作室。
 
  八是成果转化目标:力争10份以上的科研成果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100份以上的科研成果被市委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大型企业采用,
 
  四、实施发展伟大工程
 
  (一)理论武装阵地建设工程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课堂教学、人才培养和理论宣传的“关键少数”。对此,一定要理论武装阵地建设,促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提高政治站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扩充理论武装领地。发挥社科传统优势,依托“两微一端”新媒体,多途径、全方位开展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研究活动,使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人心;创新理论宣传形式,通过微宣讲、微论坛、微咨询、微展览、微博、微信“六微”的等方式,面向基层广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宣讲活动,积极开展社科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军营的“六进”活动。
 
  坚守理论武装阵地。一是守住党校主阵地,各级党校必须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在干部培训、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建、党史等主业主课,做到党的理论入耳、入脑、入心。二是守住理论传授宣传阵地。切实加强对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机构和各种学会、研究会以及讲座论坛的管理,加强对新媒体和自媒体的管理,绝不允许出现“思想超市”、“新闻特区”和“舆论飞地”。
 
  打造理论武装高地。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因势利导,把株洲红色教育基地、党建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青少年成长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株洲理论武装工作新高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广泛普及。
 
  (二)新型智库建设工程
 
  完善株洲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充分发挥株洲及周边地区相关高等院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深入实施株洲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全面提升株洲及周边地区相关高等院校的资政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株洲市党校行政学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教学培训、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重点围绕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市情调研和决策咨询研究;支持企业兴办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型智库,重点面向行业产业,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技术方向、产业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项目等开展决策咨询研究;规范和引导社会智库健康发展,健全社会智库产品供给机制,探索社会智库参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有效途径,营造有利于社会智库发展的良好环境。
 
  大力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一是大力引进急需的省内外、海内外高端智库人才;二是合理使用株洲现有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完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三是实施中青年社科人才培养工程,在社科基金课题中专门设立青年项目,创办《株洲市中青年社科文库》,每年资助出版3~5部中青年学者的原创性学术著作;四是发挥好老专家、老领导的作用,采用灵活和柔性的机制,吸纳退休的高水平专家、领导到智库任职,既做研究也带队伍。
 
  加强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鼓励株洲智库在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积极“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强与国际一流智库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智库的有益经验;同时,又结合本土实际,培育和形成有中国特色、株洲风格的新型地方智库,促使他们既会以国际视野分析本土问题,又能将本土经验升华为具有世界普适性价值的成果。
 
  (三)“名师、名家”培育工程
 
  株洲市社科联、社科院会同市组织部、市发改委、市人社局等部门,制定未来5年或10年株洲市社科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划,并制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名师大师培育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组建市由社科联、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教育局、文广新局、市科协、市文联等部门组成的“名師、名家”培育领导小组,其办公室设在市由社科联。
 
  依托全市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培养和造就更多社科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积极培育高端社科学术创新团队,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学术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或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扶持力度,着力培养高层次后备社科人才;加大组织骨干研修、选派出国进修、到基层和党政部门挂职交流的工作力度,培养有潜力中青年社科工作者骨干力量。
 
  建设一批“名师、名家”工作室,1家工作室一般由1名学术领衔人和5—15名成员,每年在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每家工作室15-20万元的经费资助;逐步完善管理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名师、名家”工作室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优势学科布局工程
 
  制订和实施株洲市传统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提质计划。从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委党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中医药专科学校和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等遴选一批传统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党建、包装设计艺术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与信息工程、和,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的扶持力度,优化学科结构,凝炼学科方向,融合学科资源,彰显学科特色,全面提升传统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制订和实施株洲市新兴学科培育计划。在株洲哲学社会科学的传统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之外,鼓励和扶持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委党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培育一批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弥补株洲社科学科发展的先天不足,改善株洲社科学科发展的薄弱现状。
 
  (五)重点研究领域扶持工程
 
  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精神实质的研究,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加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三个如何”和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五个如何”的研究。
 
  深化株洲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一是深化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加强对株洲历史文化、炎帝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工业文化和改革开放文化的专题研究,形成相应的学术研究中心。二是深化两型社会建设与创新驱动发展研究,加强对推进创新发展、振兴实体经济、实施绿色转型的战略和路径研究,探索株洲创新驱动发展的演进特点和纵深推进重心,探索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略,系统研究“株洲·中国动力谷”的产业集聚机制、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智库,系统总结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的先进经验。三是深化精准扶贫与文化旅游研究,探索株洲罗霄山片区精准扶贫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主要障碍、实现途径和协同治理模式。四是深化株洲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探讨株洲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株洲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和运行特征、株洲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的生态结构和治理模式。
 
  (六)精品佳作催生工程
 
  扶持前沿基础理论研究。设立前沿基础理论研究专项基金,推荐、资助更多高水平的社科研究专著在国内外高端出版社出版和高水平社科学术论文在国内外高端期刊上发表,鼓励发表引证率高的标志性成果和学术精品,增强株洲社科研究工作者的学术作品影响力;加大对高端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励学者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加大对重大课题、重大成果参与者的评价权重。
 
  突出重大应用课题研究。每年围绕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市委市政府密切关切领域,每年遴选3-5项重大应用调研课题,委托株洲市社科研究能力较强的研究机构联合调研,力求出市委市政府用得上的成果。
 
  加大优秀科研成果推介宣传。向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省委政研室《研究动态》、省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省社科联《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鉴定》等高端平台推荐优秀成果;建立学术成果推介网络,扩大科研成果的交流,逐步提升株洲优秀社科成果知名度;积极培育中介机构和文化经纪人才,推动优秀社科成果特别是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走向市场、服务社会。
 
  (七)管理机制创新工程
 
  创新社科研究管理机制。进一步修订学术机构建设、学术道德建设、科研评价、协同合作攻关、成果推广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审计等财务管理制度,促使科研管理步入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建立健全科研诚信机制,完善高校学术道德委员会等学术监督机构。
 
  创新社科人才管理机制。一是改革人事制度,探索建立学术特区,实行双聘制和单聘制相结合的聘任制度,推动学科院系之间、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二是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创新、业绩、能力与其报酬挂起钩来,建立多元化工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进一步向有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倾斜,做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三是建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荣誉制度、奖励制度和人才遴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符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和成长规律的考核机制和考核体系。四是尽量取消荣誉终身制,设立再评再得机制和后评机制,如有不思进取、放松要求、完全失去科研能力和不符荣誉的行为的,立刻撤销其荣誉称号。
 
  创新社科评价机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新型科研评价制度,把质量作为科研评价的核心标准,实施科研成果代表作制度、团队评价制度与分类评价制度,创新横向科研平台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对横向科研平台进行绩效考核;大力推进完善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合理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
 
  创新社科课题管理机制。要定期向社会各界、经济社会发展职能部门征集研究选题,建立课题储备制,坚持问题导向,形成以问题定选题、以选题定课题的主动引导机制;株洲市级课题应从申报要件、立项评审、中期管理、结项评审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国家社科课题管理办法进行规范性管理,与国家、省级标准接轨。
 
  创新社科组织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社科类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骨干培训、走访调研等制度,推进社科类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引导和规范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学术交流和涉外活动,严把主题、内容和导向关;健全社科类社会组织建设标准,研究开展社科类社会组织标准化评估工作,建立社科类社会组织进入退出机制。
 
  (八)社科科普工程
 
  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深化认识,强化使命担当,把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固本强基,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社科联的“联”作用,重点整合好群团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力量,发挥好各自优势,形成社科普及的强大合力;务实作为,做实工作任务,整体部署,周密安排,循序推进,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进一步创新社科科普方式。不断設计增加新的普及项目,继续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宣传进机关、进高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的“六进”活动,大力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巡展活动、社科理论宣传活动、组织社科普及基地开放日活动,积极举办人文社科讲座、专家笔谈、社科专家基层行、现场咨询服务。
 
  进一步打造社科普及优质品牌。力争承办国家级大型社科普及宣传活动,积极承办湖南省大型社科普及宣传活动,大力开展和精心办好“社科普及周”、“神农大讲坛”和“理论大宣讲”活动各级各类公益性社科普及讲坛、论坛,创建“社科专家下基层”、“科普知识下乡”等科普活动形式,全力谋划将炎陵洣泉书院打造成“中国科举考试场景复原体验馆”或“中国科举文化博物馆”、茶陵洣江书院打造成“中国书院文化博物馆”、攸县石山书院打造成“现代讲坛、辩论体验馆”、醴陵渌江书院打造成“古代讲坛、论道体验馆”。
 
  进一步加强社科普及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科普及人员的在职培训机制,强化他们的社科普及能力与服务意识;完善发展社科普及志愿者服务体系,并探索建立社科普及志愿者奖励补贴机制;强化社科普及人才和成果的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积极性。
 
  进一步强化社科普及机制保障。健全社科普及长效机制,构建制定社科普及发展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社科普及工作考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社科普及工作联动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建立社科普及的资金投入机制,既要通过立法设定一个合理的普及经费额度,予以法律上的保证,又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社科普及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拓展社科普及平台和渠道。拓展新思路,继续在《株洲日报》、《株洲新闻频道》、《株洲社会科学》、《株洲社科网》等媒体刊物开辟专版、专栏、访谈,积极开展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理论宣传活动;用好新媒体,探索社科普及的多媒体融合模式,加强与各类大众媒体、新兴媒体和自媒体的互动合作,开拓社科普及新途径;夯实新基础,完善社科普及基础设施建设,大批建设社科普及基地,推进社科普及工作社会化、常态化,打造新的社科普及平台。
 
  (九)基层组织建设工程
 
  加强基层社科联组织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基础性工作。
 
  以“队伍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结构的多元化”的基本要求和目标选择,加大县(市)区社科联组织机构及其他基层社科联组织的建设力度,有效形成市和县(市)区社科普及人才工作网络。
 
  结合株洲实际,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制定好配套政策措施,尝试成立株洲市高校社科联、大型企业社科联和株洲市中小学社科联。
 
  大力建设学会(研究会)和民间社科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它们集聚社科人才的作用。坚持学术立会,加强理论建设;坚持活动促会,加强载体建设;坚持人才兴会,加强队伍建设;坚持管理强会,加强制度建设。
 
  (十)“大社科”格局构建工程
 
  区域社科创新体系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同等重要。积极探索区域社科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党委领导+社科联合+宣传推动”的工作大格局,势在必行。
 
  在学术研究上,充分发挥市社科联的“联合”优势,主动加强高等院校、社科院(所)、党校(行政学院)、学术团体、党委政府实际工作部门及其研究所(室)“五路大军”之间的联系,形成社科联与研究机构的联动机制、高等院校的联动机制、高等院校与党校的联动机制,通过进一步加强学者之间、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专家学者与党政领导的多维多元联系,紧紧围绕株洲市经济发展中宏观性的问题以及全局性、战略性和具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特点的重大课题,组织联合攻关,开展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项目研究,基本形成上下联合、左右联合、优势互补、合力共赢的“大社科研究”格局。
 
  在管理服务上,充分发挥市社科联的“联合”特色,社科联与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通过社科联特有的工作渠道和工作机制,加强社科联与市组织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教育局、文广新局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进一步整合社科发展的社会资源和优化社科研究社会环境,形成以社科联为主、多部门协同的“大社科管理”格局。
 
  (十一)社科成果转化工程
 
  完善研究成果转化制度。建立党委、政府重大课题委托研究和决策咨询制度,及时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委托社科研究机构开展研究;探索建立株洲市重大决策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制度、重要政策出台前的社科专家听证参与制度;建立党委政府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的事先论证制度和执行制约机制。
 
  拓展研究成果转化渠道。拓宽优秀科研成果进入市委和市政府决策的渠道,推动大批应用性重大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社科联(院)、高校、党校等社科团体和研究机构,要经常性、形式多样地将研究成果向党委和政府部门报送,供决策参考;社科研究工作者采用多种手段和渠道向决策者、社会公众、学术圈等推介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策略,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政策决策执行影响力,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多种设计方案。
 
  强化社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鼓励发展各种信息咨询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介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探索社会科学成果产业化的新途径;建立社会科学成果信息库,对具有转化价值和已经转化的成果分类、入库,及时发布、更新、展示新成果,并从已转化成果中形成借鉴。
 
  (十二)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工程
 
  加强常态化互动平台建设。依托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所和横向科研平台,加强智库与决策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强高校、党校、社科院等不同系统之间的学科合作交流,推动形成战略研究联盟;积极推进党校、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加强社科刊物建设。进一步办好《株洲社会科学》,资助《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等一批学报,支持市委党校《内部研究交流》、市发改委《株洲发展》等优秀内刊公开发行,多刊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加强社科基地建設。支持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委党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单独或联合建设特色社科研究基地;进一步推进神农论坛、红色讲堂、株洲市大讲堂、“两型社会”建设论坛、株洲市创业大讲堂、株洲市国学大讲堂等健康发展。
 
  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认真办好《炎帝文化网》,加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力度,支持一批学术评价数据库、综合调研网络等支撑性数据研究平台开发建设,鼓励应用对策性研究的调查、统计、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建设,重视基础性研究的文献和档案类数据库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数据的便捷共享利用,提高数据使用效率。
 
  五、夯实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汇报,定期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注重思想政治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纳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像重视自然科学一样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像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好、用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善抓、乐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提高决策和领导水平。
 
  (二)加大经费投入
 
  完善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财政保障和社会资助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机制,统筹安排各类社科科研经费投入,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逐年增长,更好地满足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需要;鼓励有条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形成多元化的科研经费融资渠道;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重视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资助项目的管理,强化文化安全意识,建立科学的激励、管理、审计机制。
 
  修订社科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简政放权,督促社科研究机构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式,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
 
  (三)强化政策扶持
 
  扩大社科研究机构用人自主权,延长创新创业的高校、科研院所专技人员的保留人事关系所限,保留人事关系期间,停发工资,但正常调整档案工资,并依法继续在原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等。
 
  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不作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的前置必备条件,逐步开展地方社科研究机构副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试点,逐步下放实验技术高、中、初级职称评审权,以及其他系列初级职称评审权。
 
  (四)优化社科研究环境
 
  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创新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大力推进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坚决反对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彻底杜绝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剽窃他人成果、篡改文献、捏造数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5-17(1)。 
  [2]曾成贵,魏登才.关于地方社科院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50-54。 
  [3]丁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地方新型智库建设[J].理论与当代,2016(11):16-18。 
  [4]翟福生.论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创新[J].河南社会科学,2007(7):160-162。 
  [5]郑晓云.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探讨——以云南为例[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3):68-75。 
  [6]任宗哲,卜晓军.提升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25-27。 
  本文系2017年度株洲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25)”(编号:SKZD201701)的部分成果。 
  钟荣丙(作者单位:中共株洲市委党校,湖南 株洲 4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