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方式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1-13
  • 阅读量66次
  • 评分0
  • 0
  • 0

  渔业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水产业的大力支持,中国成为全世界水产养殖大国之一,养殖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长期的水产养殖容易造成养殖水域富营养化,部分水域频繁发生赤潮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所在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部分野生鱼类因此濒临灭绝。水作为水生动植物生存的首要条件,水产养殖水域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对水生动物的健康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水产养殖水域环境污染治理,对于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水产养殖与渔业水域环境的关系


  水产养殖与水域环境可相互影响。水产的不合理养殖造成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及生态失衡,而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则造成水产养殖减产减质,威胁着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当水产养殖与水域环境保持相对的生态平衡时,既维护了生态平衡及水域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又能促进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增长。


  任何水域环境都具有自身的承载能力,当水产养殖打破自然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时,就会造成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导致水环境富营养化。赤潮是目前最为严重的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现象。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量的饲喂有机饲料,这些有机物在细菌的分解下产生有机营养物质,为赤潮、蓝藻等微生物繁殖及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导致赤潮或蓝藻在渔业水域泛滥,严重污染周边的淡水环境及养殖环境。


  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后,赤潮、蓝藻与水产养殖生物争夺营养物质和氧气,造成鱼虾等水产生物因氧气不足而死亡,或由赤潮释放的毒素贝毒造成水产动物体内的贝毒积累,人在食用后会造成贝毒中毒。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超过300人死于贝毒中毒。此外,赤潮、蓝藻等分泌物或生物体附着或缠绕在鱼虾等动物的鳃上,引体水产生物窒息死亡。污染程度较轻的渔业水域环境也会因为渔场饵料被污染,造成渔业减产或水产品品质下降,影响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2水产养殖面临问题


  2.1水域外环境恶化


  渔业水域过度开发造成藻型湖泊的出现。在中国,不少渔业水域都存在大量围湖造田现象,加之南方地区湖浅水缓,水流不畅,湖泊内易沉积污染物,水体交换性较差,当养殖水箱的水排放到湖泊时,造成水质浑浊,长期积累造成湖泊整体水环境恶化,导致湖泊水藻严重,出现赤潮或蓝藻爆发。


  水产养殖二次污染造成渔业水域大环境污染。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淡水养殖均采用网箱养殖,其养殖密度较高,渔业养殖水域水体出现负载。养殖过程中大量的投放饵料,蛋白质随着水体流动,流失在水箱外的流域,造成大面积的水环境污染,致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渔业水域环境赤潮、蓝藻的发生,导致渔业水域环境严重恶化。


  水域内环境生态失衡。中国传统的水产养殖无法从根本上处理养殖水体污染的问题,长期以来,水产养殖的各种有机质沉积在渔业水域环境内,造成池塘或湖泊、海洋渔业养殖水域周边水环境的富营养化,造成水域环境生态失衡。


  养殖废水未经处理排放,造成水域内环境变化幅度较大。大部分地区在进行水产养殖时,通过换水来解决水箱内环境污染的问题,而这种方式在短期内虽然有效,但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直接排放在湖泊或海洋中,长期造成了渔业水域二次污染,渔业水域环境水温升高,水箱内养殖环境变化较大,影响水体溶解氧的溶解,造成渔业水域环境含氧量不足。


  3水产养殖治理对策


  3.1合理规划,适度开发


  退垦还湖,合理规划。当前,在一些湖泊较浅、水流较缓的渔业水域,应加强退垦还湖,集中规划水样养殖区域,将渔业水域养殖的生产密度控制在水环境能够承受和自然降解的范围内,逐步改善水质,防止水体进一步恶化。


  适度开发,严格管理。水产养殖要适度开发,严格管理。要完善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治理体系。一些水产养殖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渔业养殖法律制度及规定的养殖标准来实施,养殖管理工作应依法严管。


  改变水产养殖方式。应改变传统水产养殖只重视鱼、虾、螃蟹、鳖、蛙等养殖方式,在同一渔业水域中引进多种水产生物,维护渔业水域生态多样性,通过不同水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食物链维持水域环境内营养物质的平衡,防治水体富营养化。


  3.2应用水体净化技术


  加强水产养殖渔业水域水质监测。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重视水质监测,及时清理渔业水域环境内的残饵、生物代谢物、悬浮物等,加强水体净化。在渔业水域环境内设置多个水质监测点,动态监控水质变化情況。一旦发生异常,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预防渔业水域环境持续性恶化,加强治理,改善渔业水域环境。


  应用调氧溶解技术。在养殖水域有限、水流缓、深度浅的渔业水域环境内,应采用调养溶解设备,来加速水域环境的调氧溶解能力,采用特殊的驻波设备来促进养殖水域的流动,加强水产养殖的生态防病力度,减少使用药物防病措施,防治药物对渔业水环境的污染。


  采用多种技术同时治理渔业水域污染。由于当前的渔业水域环境污染较为复杂,在治理上建议对统一水域采用物理治理、化学治理、生物治理等多种方式,加强水域环境污染的处理及预防。如沉淀法、过滤法、泡沫分离法、逆渗透法、吸附法、曝气法以及磁分离法、凝聚法、氧化处理法、离子交换法、络和法等,在水体中加入光合细菌、绿藻、水生植物、酵母等。具体方法需要根据渔业水域污染情况及治理需求而定。


  当前,中国水产养殖主要面临着水域外环境污染和水域内环境失衡的问题。根据水产养殖中水域环境的污染及生态环境失衡问题,要采取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等多种技术,加强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及防治,加快渔业水源环境污染治理和预防,为水产养殖创建一个健康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