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塑造与营销

  • 投稿味精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992次
  • 评分4
  • 21
  • 0

伍 林 李锡元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在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竞争越发激烈,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严峻。从其自身角度来看,这是由于他们对就业市场化缺乏认识,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并且不擅长进行自我营销。对此,可以从自我认识、专业能力、差异化能力与人文素质方面来加强其就业能力的塑造。并且,大学生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合理营销策略,进行多维度营销与注重自我形象包装等方面来提升自我营销技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塑造;自我营销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4.008

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与此相伴的是就业率持续走低,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突出问题。据相关媒体报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增加28万人。大学生就业竞争正日益激烈,就业差异愈益显著。在就业市场中不断出现部分大学生可多岗任挑时,却有不少大学生一岗难求。究其改进措施,除了调整国家政策、改革高校教育外,从其自身角度来看,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也成为改善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重要途径。

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体现自身价值的本领。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获得就业机会的能力和胜任工作的能力。获得就业机会的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系统地掌握知识、能力、技巧等得到工作机会的能力。胜任工作的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或实践,使其能够拥有工作晋升所需的能力。

2 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因素

2.1 缺乏就业市场化的系统认识

在当前,毕业生就业不再实行国家统一分配的模式,进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时代。但由于大学生传统精英教育观念意识的固化,不少大学生仍旧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少市场化概念。面对就业市场,往往忽视个人现实条件,对工作地域、薪酬绩效、岗位标准等过分设限要求,如不少大学生表示“非深圳不去”、“非五百强不进”、“年薪低于10万元不签”等。再者,大学生对市场需求缺乏系统认识。在当前,有不少大学生为“赢取”就业竞争力,盲目考证、谎报经历、伪装简历等,结果违背市场规律,赔了夫人又折兵,严重影响自我就业实现。同时,很多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了解匮乏,往往单以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要求作为自我能力提升尺度,缺少对隐性需求的认识与满足。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认可度。正如相关媒体数据显示,近3成用人单位嫌大学生实践能力低。很多用人单位在认可大学生学历的同时又对他们的能力“耿耿于怀”。

2.2 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岗位能力要求

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市场中的大学生可看作“特殊产品”。它们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与实践进行产品能力开发与制造,期望进入市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但目前,由于自我膨胀式心理影响,大学生对学历表现出过于优越感、对大学生活体现出过度散漫无忧感。不少大学生在经历寒窗苦读后,在大学中却沉迷于网络游戏、醉心于纸醉金迷生活,缺少自我能力的塑造动机与实践,更在“啃老本”的洋洋得意中逐渐倒退。也有不少大学生习惯性以为好成绩等于好工作。大学四年潜心知识学习,在专业知识积累过程中却忽视了知识转化与应用、其他综合性能力的培养。面对就业市场,仅以高绩点来谋求就业机会。同时,受到“标杆”大学生经历学习、“教你如何找到好工作”工具书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依葫芦画瓢式进行自我能力塑造,缺乏自我差异性能力的培养。结果,在面对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求职浪潮中如沧海一粟,不被发现,难被重视。

2.3 自我营销策略过于单一

成功之道教育集团董事长张冉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提到现今大学生走上职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自我认识,对自我评价、薪酬目标、发展空间等缺乏清晰定位。这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现今大学生自我定位意识的匮乏,不能清晰认识自己,更不能合理包装营销自己,因此往往在求职中盲目海投简历、跟风参加人才交流会等。这正如国内各大城市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全凭碰运气,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的局面,所以,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只在30%左右。同时,现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某些能力、社会实践经验愈发看重。在这些方面的“偏才”毕业生较同类竞争者会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但不少大学生却缺乏自我促销意识,不懂凸显自我优势来吸引用人单位眼球。并且在双方信息沟通中,他们缺少主动意识,习惯等待,“等通知”、“等面试”、“等结果”的现象屡见不鲜。

3 塑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不是大学生总量过多,而是社会不需要的大学生数量过多。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要在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基础上,有效加强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的塑造。

3.1 合理分析市场环境,有效进行自我认识

大学生就业已经完全市场化,并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成现在的“买方市场”。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大学生应该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清晰地进行自我市场定位。首先,要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价值观。在目前,不少大学生就业都瞄准了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使得这些地方门庭若市,不堪重负,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对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会实时关注社会趋势,以合格社会人约束自我;要学会独立思考判断,根据自我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工作,减少外界因素干扰。其次,要敏锐把握市场需求动态,合理定位自我能力提升趋向。面对愈发开放的市场环境,大学生不能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更应该积极地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大学生认识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要注重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加强对社会需求的认识与了解,同时根据市场趋向进行自我能力完善。

3.2 重视专业能力提升,学会知识转化与运用

在就业市场中,大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如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相当于“产品的质量”,这是就业实现的关键。因此,大学生在高校期间,要重视专业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尤其在面对现今日益浮躁的高校文化环境,大学生要调整学习心态,静心学习。学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旁人合作进行专业课题探讨、自主拓宽专业知识,改变过去“翘课成风”、“人在心不在“的学习风气。同时,要加强专业能力的应用转化能力。大学生可以多参加高校专业技能应用类知识比赛、开展专业性的学术课题实践活动、进行企业高管面对面交流等扩宽专业能力应用领域、方法、技巧的学习与了解,提升知识转化与运用能力。

3.3 培养差异化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中,只有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获得自我价值实现机会。对此,大学生不仅要满足用人单位的基本需求,更要重视自我差异化能力的培养。首先,大学生要培养自我竞争优势。在现今,有不少“偏才”大学生如“喝一斤白酒不倒”、“能歌善舞”等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现在的用人单位在重视“全才”引进的同时,也对“偏才”大学生表示重视。对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根据自我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不断发展自我竞争优势。通过参加自我擅长的比赛、活动、组织等获得平台历练,提高竞争优势。其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基本宣告结束,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更多需要大学生主动展现自我优势。应对这样的变化,大学生要懂得挖掘机会,如可以通过参加用人单位招聘会加强与内部员工互动、撰写自荐信主动与意向用人单位沟通、参与用人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等。

3.4 注重人文素质提升,提高社会融合度

大学生人文素养在其就业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超过了专业能力。但目前,部分大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也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具备了企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却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提升,甚至完全不解人情世故,缺失基本礼仪,或者表现出与团队格格不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因此,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重视自我人文素养提升,通过学习人文社科相关知识、聆听人文素养类型讲座、参与团队协作项目等方式锻炼自我,丰富自我文化内涵。同时,踊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处世经验。在实践中,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角色扮演、团队任务攻克、危机事件处理等项目在团队中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社会融合度。

4 提高大学生自我营销的技巧

面对日益市场化的就业市场,高校大学生作为“产品”,在校期间不仅能够主动接受高校的“生产加工”,更为重要的是该产品能够自我营销。因而,为更好地满足高校大学生就业实现,大学生自身要重视树立营销意识,学会制定和应用营销策略。

4.1 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营销

现今就业市场中,大学生自身受到来自同期高学历求职者、同期同学历求职者、潜在求职者等多方竞争者的竞争压力。同时,不少大学生又受到精英人才观念的影响,对自我价值定位过高。求职中,总对用人单位主动挖掘自我报以过高期望。结果却往往错失良机。因此,大学生需要调整求职心态,树立自我营销意识。在就业市场中,能够学会主动地搭建与用人单位良性沟通模式,全方位加深双方认识与了解。再者,能够进行营销知识与技巧的储备,如对市场环境进行清晰地分析,选择确定目标群体等,提高自我营销的专业技能。

4.2 基于目标市场,合理制定营销策略

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运营模式,大学生在求职中,要根据自我偏好、能力倾向等提前确定目标市场,杜绝职场中海底捞针的窘境。在自我营销的过程中,更要实事求是,根据市场环境特性,合理选择营销手段和策略。这正如咨询类用人单位偏好实习生转正模式,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其实习生招聘方式,获得进入单位学习的资格。而在迅销品类用人单位往往通过高校俱乐部、举办比赛等方式选聘大学生。对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相关活动,展示自我,获取就业面试机会。而在其运用中,大学生要学会利用自我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像擅长人际交往类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整合自我社交关系圈,借他人之力推销自我。酷爱网络开发应用的大学生可以采取网络营销模式,利用新媒体宣传自我。

4.3 拓宽信息接收渠道,进行多维度营销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往往选择简历投递的方式建立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但由于求职者数量繁多,简历内容相对雷同等,用人单位对此缺少关注兴趣。这影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有效沟通,使得大学生错过用人单位聘用机会。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生需要丰富化自我营销渠道,多方位建立与用人单位联系。其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渠道选择上,以“顾客至上”为理念,兼顾便捷与时效性。对某些偏好现场收纳简历的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其举办的招聘会,注重面对面的了解与沟通。而对偏好网站投递的用人单位,要用心进行开放式问题的回答,凸显自我能力差异性。第二、在渠道组合上,尽量构建多维度营销。面对信息爆炸式的时代,大学生需要通过扩宽用人单位的了解面,来提高其被注意的可能性。因而,除了常规化的简历投递外,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其实习生招聘、交流会分享、赛事活动、他人介绍等方式获取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机会。第三、在渠道运用上,要注重定制化营销。随着社会消费逐渐进入个性化时代,顾客愈发重视定制化服务。大学生在渠道营销运用中,学会以单个用人单位进行个性化营销,不仅体现自我营销的差异性更能吸引用人单位的认可。

4.4 注重自我形象包装,提升展示技巧

大学生作为特殊产品进入市场,除了自身产品质量外,适度的包装更能够吸引顾客眼球。因而,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要重视自我形象的包装,如对简历精美排版制作、个人经历加工美化、个人仪表梳妆打扮等。这些方式,在保证忠诚度的基础上,能呈现出大学生最好的一面,对用人单位进行不错的印象管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可能性。同时,在目前大学生求职中,存在不少大学生苦恼自己明明能力比别人强,却找不到好工作;或者尽管具备用人单位所需的技能知识等,却往往因为过度紧张、胆怯不能积极展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大学生在自我能力表现方面的匮乏,需要学会应聘技巧来进行自我能力包装。因而,大学生可通过翻阅相关面试经验宝典、咨询专业资深人士、参加系统的求职培训等储备应聘技巧知识,提高自我再造式包装能力,艺术性地表现自己。

5 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问题,更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在对社会对政府提出要求希求解决的同时,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升综合素养,通过自我完善提升就业竞争力。塑造就业能力是内在需求,提高营销策略是外在动力,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大学生目前就业难的现状,从而推动社会和企业最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现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宪. 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途径[J].教育探索,2012(10)

2 谢志远. 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3 刘礼明.基于4P营销理论的大学生就业策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5)

4 杨帆.大学生的自我营销策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8)

5 石庆新.4C营销理念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

(责任编辑 何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