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路径探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26
  • 阅读量99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丽江市古城区,有31个少数民族,约40%的少数民族学生,如何搞好民族团结教育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着重梳理总结该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路径


  熠熠生辉的玉龙雪山下,800年历史古城之东,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里一片祥和而充满生机。来自不同地方的31个民族的学生相聚在这片土地,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每个同学都是另一个同学的一面镜子,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在形影不离的相处中反射出来,投射到头脑里,映射在心中。学生彼此都觉得是新奇的,便不断地去探索了解,这种探究是友好而包容的,不同的习俗、观点在交往中得到了尊重。分歧、摩擦、冲突逐渐变成包容、理解、认同。


  他们在朝夕相处中认识了新的天地,知道了不同的风俗、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全新的思维模式,学会了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块土地是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开始,他们一起吃饭、一起打球、一起探讨,彼此了解让固有的民族偏见、定势思维逐渐消失;这块土地是丽江民族团结的缩影,这里毕业的同学是民族团结的纽带,他们会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认同的东西带到他们的寨子,影响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左邻右舍。


  一、学校民族众多,民族团结教育是重要课程


  丽江市古城区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壤,大家毗邻而居、往来频繁。


  丽江不仅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且四面还与少数民族自治区毗邻,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学校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前沿阵地。截止到2016年,6649名在校学生中有2582名少数民族学生,占比38.8%,共有31个少数民族。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汇聚于此,比任何一个县市的民族都多,也更集中,这里是民族交往的“试验田”。他们能否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事关学校稳定与发展,事关整个地区的和谐。


  丽江市是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要真正做到“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就要不断拓展民族团结的广度、深度、高度。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丽江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有力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建设生力军。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置于重要的位置,当成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二、了解、弘扬、传承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的基石


  但凡不和谐之音,多源于彼此不了解。


  为了加强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学校组织教师骨干开设了《民族音乐鉴赏》《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勒巴舞》《东巴画》《东巴字》《交流与激荡——丽江百年文化发展史》《植物与民族文化》《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智慧》《民族体育》等多门民族文化课程,尤其与东巴文化有关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学会尊重、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在头脑中建构起多元、包容的思维方式,筑牢“他们”与“我们”同样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思想。


  学校还将筹备开设双语教学,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


  三、深挖民族文化精髓、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丰富民族团结教育资源


  学校十分重视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且成果丰硕,成为丽江民族文化研究的主阵地。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在2010—2016年期间,发表了丽江民族文化论文112篇,其中与东巴文化相关的有75篇。学报开设“东巴文化研究”专栏,是目前高校学报中唯一有此专栏的期刊。学校还创办了《丽江民族研究》期刊,作为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平台。同时,学校还与媒体合作,开设“滇西北大视野”“大香格里拉”等文化专栏。


  以科研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到目前为止,“东巴经之戏剧发生学研究”“东巴教仪式舞蹈与原始体育关系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特有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系统建设”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少数民族地区世界遗产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云南为例”国家社科项目,“纳西族东巴画艺术百年展”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都是围绕民族文化展开的研究。这些科研成果,努力挖掘丽江民族的文化起源和精髓,有力促进了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010年以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出版的学术著作中,民族文化和东巴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多达50部。


  這些科研成果成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资源,让民族团结教育从“喊口号”真正落到实处。


  四、落实少数民族政策,关心少数民族同学


  让少数民族同学感到温暖,是民族团结的一剂良药。


  学校认真落实少数民族政策,帮扶少数民族同学,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社会、集体的温暖。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民族团结政策,搞好民族团结教育,尤其是抓好“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伟大的中华民族、认同伟大的中华文化、认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认同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的教育。学校每年都会给贫苦少数民族一些帮助,比如冬衣、生活用品、勤工俭学等。2016年,学校为独龙族、布朗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景颇族、基诺族、德昂族8个少数民族的51名学生发放了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学生助学补助。


  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木。学校把“五个认同”的教育贯彻到课堂、活动和管理之中,让每个同学都清楚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的生命线。


  五、亲自参与、体验民族文化方能让民族团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每天上午10时10分到10时30分是纳西族打跳时间,学生围拢在教学楼前的广场上跳起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大一的新生有项特殊的任务,就是学会纳西族打跳。学校会组织班级打跳比赛,让同学们尽快学会纳西打跳。每年的运动会都会有打跳比赛,上千人一起打跳,场面十分壮观。


  学校会组织召开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活动,如“勒巴舞”“朵翀”等比赛。学校鼓励少数民族同学成立民族社团,研究宣传本民族的习俗和文化。学校还积极开辟民族文化传承的第二课堂,带领同学参观木府、老君山等民族特色浓郁的基地,组织同学参观一些民族仪式,如纳西族的祭天祭祖仪式、摩梭人的成人礼等仪式。


  学校还成立民族文化研究兴趣小组,让同学观看少数民族纪录片,讲述民族风情与故事,假期组织同学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做田野调查,撰写民族志。学校努力让同学参与体验民族文化活动、仪式等,让他们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与风俗有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增强认同感。


  六、整合力量,加强校政、校企合作,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和促进民族团结


  各民族交往不会只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也不能是短期的、局部的。


  学校坚持“走出去”的办学思路,在滇西北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和创新工作,成为丽江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


  2008年,学校与丽江市政府合作,创办了“东巴文化”高级研修班,培养学员40名,集中培训3个多月,如今这些学员大都成为当地民族文化传承的骨干。学校每年都会承担举办中小学教师、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团结。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社会组织,如云南省东巴文化传承协会、丽江市东巴文化传承协会、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丽江古城文脉研究会等,都有学校教师参与,甚至担任理事或副会长等。学校与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关系密切,合作程度高。


  学校2016年9月在玉龙县塔城乡建立第一个校外民族文化研究基地。塔城乡是民族歌舞之乡,“朵翀”民俗是距今1200年的大型民族歌舞,经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团队精心打造,数易申报文本,与玉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合作完成了“朵翀”民俗申报文本,目前已被列入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学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


  学校主动参与地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为他们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解民族文化的舞台。


  把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在每个学生的心里,在整个滇西北及更辽阔的土地开花结果


  学校以师范类专业为主,很多同学毕业后都会把教师作为自己的首选职业。很多毕业生选择扎根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寧蒗彝族自治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等最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甚至到一师一校点担任中小学教师。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保护者、继承者,更是民族团结、融合、进步的使者。


  从毛头小伙到两鬓斑白,他们一直扎根在山坳,把外面世界的文明和国家的宏伟蓝图带到小村落里,把群山包围的孩子们和本民族的文化带到外面去。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孩子的心中,这颗种子会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而生根发芽,开出最美的团结之花。


  “我们一直在这块土地上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它将在更广袤的土地上开出璀璨的民族团结之花。”


  春去秋来,一如既往。


  ★基金项目:本文系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NXMZ-201702)。


  (作者简介:陈永,男,硕士,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传播)(责任编辑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