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进”“钻出”,让启蒙作文生花

  • 投稿Fan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56次
  • 评分4
  • 74
  • 0

江苏如东县长沙小学(226400) 刘云云

现象一:留守儿童之沉默

师:这一单元,我们欣赏了景色优美的西湖、蓝宝石般的拉萨天空,以及迷人富饶的北大仓。徜徉其中,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其实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处处都有美景。你们曾去过哪些地方游玩?它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大部分学生饶有兴趣地讲起了自己的见闻,但有一部分学生(留守儿童)却面面相觑,只有羡慕。

现象二:“缘在此中”之熟视无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五”要求学生给小动物制作一张名片,抓住外形、生活习性进行介绍。一学生在练笔中苦恼地对我说:“老师,狗的外形我描写好了,下面还可以写什么呢?”我问:“你家有狗吗?你喜欢狗吗?”他点头。我便引导道:“狗做的哪些事让你觉得有趣?”他不吱声了。当我提到狗刨泥坑、追飞虫、衔小物品等时,他一下子醒悟了。

上面两个案例,如果说前者是因学生的生活贫乏而导致的“无米之炊”,那么后者则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知生活素材如何用。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接触作文,岂能让他们为“无米之炊”忧虑?为此,笔者试着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解决学生的问题。

一、钻进自然——寻觅

1.亲近自然,体味无穷乐趣

春天到了,我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寻找校园里的春天。孩子们一窝蜂跑出教室,在点拨下,孩子们收获满满,回到教室叽叽喳喳地讨论。夏天,我带着他们走进关叔叔的果园,让他们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动脑子想,并了解什么叫“硕果累累”。秋天的田野是热闹的,学生们或摘着雪白的棉花,或站在金色的稻田边,感受秋风过后此起彼伏的稻浪,或挖一挖在泥土中熟睡的花生。冬天,下雪了,我在冰天雪地里和孩子们一起玩雪,过了一把打雪仗、堆雪人的瘾。

一个夏天的中午,在校园的小路上,一群正在搬家的蚂蚁紧张地忙碌着,我立即告诉孩子们。他们围在那儿好久,其中一位学生在当晚就写下了《小蚂蚁世界游》:“要下雨了,蚂蚁们紧张忙碌地搬着家。虽然有那么多蚂蚁,但大家都很守秩序,这值得我学习。我还偷偷捉了其中一只,放在了同样也淋不着雨的“新家”——文具盒。放晚学回到家,我把它放在爸爸的世界地图上,它一会儿爬到美国,似乎饱餐了一顿汉堡包;一会儿在寒冷的西伯利亚逗留……终于回国了,它摩擦着双脚,好像在说:‘这才是我温暖的家。’”

2.丰富校园生活,玩出道道

为了完成作业,课间难得看见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身影。虽说我也希望学生能专心于学习,但少了生机的学习总是一种遗憾。美国一位作家也在其《孩子就是孩子》一文里提到: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应在玩中长大,在玩中学习,应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创设玩的情境。因此,我总是绞尽脑汁,结合学校实际跟学生玩。

课间,我留意学生关注的重点——流行玩什么或是向往玩什么。我发现学生对吹泡泡颇感兴趣,我便从宿舍拿来洗洁精,跟孩子们自制泡泡液,在阳光下吹出五彩的泡泡;为了参加学校的手抄报比赛,我拿出一整天的时间,跟他们一起创作,从构思到书写,他们兴趣盎然。当学生痴迷于《喜羊羊与灰太狼》时,我就让学生扮演各色的羊,老师扮演灰太狼,演绎新版的动画片……如此,孩子们可说的事多了,说出的话也丰富了。

二、钻出自然——提炼

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为了提高观察实效,我动员学生把观察结果贮存起来:一是采用大脑记忆贮存法。这是最简单的贮存方法,但容易遗忘。二是书写贮存法。在我的班级里,个个学生口袋里都有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我给它取名为“拾贝”,学生们戏称为“笔记本电脑”。有了“拾贝”,学生能随时把当天感觉新鲜、印象深刻的事情及想到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或片段记下来,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段落、一次随笔、一场感动或愤怒……对此,我都会给予鼓励和支持。渐渐地,“素材仓”里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多彩,学生运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加上一周一次的研讨活动,学生享受到了“拾贝”的硕果。以下是“拾贝”的片断:

周一:“白杨树的叶子落了,一片又一片,飘着飘着,竟然有一片落在了我脑袋上,真好玩。”

周二:“今天在‘攀登园’里,我又向上登了一级,我快赶上蔡小飞了。”

周三:“今天,我们班因为做眼保健操不认真失去了一分,从老师的脸上,我读到了‘加油’”。

2.广泛阅读,积累语言

(1)立足课文内容。“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的练习。可见,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优美的语句,能为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等材料提供机会,为写好习作夯实基础。

(2)重视课外阅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我除了让学生读好文本外,还督促他们多阅读课外读物。其间,我还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的名言、古诗词,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每周的阅读课上,我带领学生从简单易懂的绘本阅读入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每天早上,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拾贝”成果展示在小黑板上。学生到校后,利用十分钟的时间晨诵。经过这样的长期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愈加丰富,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大大减少,习作也生动起来了。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