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N”的阅读体系——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为例

  • 投稿灵活
  • 更新时间2017-10-31
  • 阅读量896次
  • 评分4
  • 27
  • 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温儒敏教授也指出:“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语文课要把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当作头等大事。”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会一生受益无穷。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真正地喜欢读书,让课内外能够较好地衔接起来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出了“1+N”式阅读教学体系。“1”指的是课文中的单篇文章或同主题的文章;“N”指的是课外单篇文章或多篇文章,也包括整本书的阅读。“1+N”式阅读教学体系是从教材内容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与扩展,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阅读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给予学生更加具体的阅读指导,使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由浅层次阅读向深度阅读不断地迈进。现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具体谈谈构建“1+N”式阅读体系的方法与策略。

一、引出完整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因为篇幅的限制,故事结构大多不够完整。这就造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能够读到原著中的部分内容,缺少对故事的整体性把握。引出完整的故事,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将相和》一文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只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至于廉颇和蔺相如今后的命运如何,学生们并不清楚。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廉颇和蔺相如今后的命运如何,然后再引出完整故事。当学生猜测的内容与原著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冲突后,他们的阅读兴趣就得到了较好的激发。教师可以顺势而为,向学生推介《少年读〈史记〉》这套书,引导学生阅读文中更多的历史故事。《金钱的魔力》这篇文章节选自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单单阅读《金钱的魔力》,学生可能只感受到了文中裁缝铺老板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人物形象。但在《百万英镑》中,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人物很多,人物形象刻画得也比较鲜明。在教学完《金钱的魔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一猜,文中的“我”原本是个很清贫的人,但他的百万英镑是从哪里来的?他后来的生活又会变得如何呢?从而引导学生阅读《百万英镑》这篇小说,阅读完了之后与自己猜测的内容进行比照,看看自己的构思与作者的构思有何异同。

猜测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策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构思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开展人物专题研究,将浅阅读引向深入

目前,大部分学生的阅读仍属浅层次的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多地只是关注文中的故事情节,而对文本内容缺少深入思考。开展人物专题研究,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从浅层次阅读走向更加深入的阅读。

对某篇文章的人物进行专题研究,不仅能够调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还能够促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学生采取更加辩证的眼光看待和评价文中的人物。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是诸葛亮,而诸葛亮也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诸葛亮展开专题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整本书的兴趣,而且能够提高他们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这样引导学生对诸葛亮展开专题研究(如下图所示)。学生在对诸葛亮展开专题研究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搜集、处理与诸葛亮有关的信息。信息搜集结束之后,学生在班级中进行相关的汇报、交流、总结。通过汇报交流、总结后,学生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较好地积累了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文学常识。

除了诸葛亮之外,曹操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展开专题研究的人物。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和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具有较大的差异,学生通过搜集与曹操相关的不同历史资料,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后,就能够从更加客观的角度来评价曹操。

在这册教材中,除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曹操等人物可以展开专题研究之外,其他文章也可以围绕文中的主要人物展开专题研究。如教学《猴王出世》这篇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孙悟空展开专题研究,从而使学生主动地阅读整本《西游记》。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让他们体会到开展专题研究的乐趣。

开展人物专题研究,有利于学生将文中的故事较好地串联起来,使学生对该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对文中的人物展开评价,这对学生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相似文本的对比阅读,体会作者言语表达形式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秘密。”朱光潜先生也曾说:“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阅读除了理解文章内容外,更要关注文章的言语表达形式及整体构思。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缺乏这样的意识,他们一般只会关注文章的故事情节,至于作者是如何构思故事情节的、采取什么样的言语表达形式来丰富文章内容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关注。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使学生在阅读时具备这样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欣赏文章言语表达形式——运用文章言语表达形式。

将同类文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对相似文本的写作方法进行深入学习,促使他们逐步掌握对同类文章进行对比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如《桥》是一篇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小说。在教学中,笔者将《桥》与《一把炒米》《壮丽的青春》《馒头的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等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学习,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文章在人物形象、故事结尾、环境描写、场景描写、题目含义、作品构思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同时,还让学生观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泰坦尼克号》的部分电影片段,引导学生结合小小说的特点进行思考:为什么这两部电影的结局注定是悲剧。学生结合小小说的特点,通过思考交流之后,从人物的出生背景、电影中的环境和场景、作者的创作构思等方面中找到了故事结局注定是悲剧的有力证据。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对相同体裁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如在教学《童年·冬阳·骆驼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挑选出写作特点相似的文章或段落,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对比阅读相似文本,能够引导学生较好地体会某一体裁或某一作者的独特言语表达形式,从而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使学生将先前学习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较好地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及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1+N”式的阅读教学体系,是在单篇课文教学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大量的扩充,注重学生阅读量的提升、阅读方法的学习、写作技巧的掌握。这样的阅读教学体系,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温儒敏.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J].课程·教材·教法,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