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故事之“米”,让学生爱上写作——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 投稿宁哲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22次
  • 评分4
  • 58
  • 0

山东省济阳县济北小学(251400) 王秋莹

我常常想,老鼠那么爱大米,除了因为那是它的温饱之物外,一定是美味吸引了它。结合我们的作文教学,面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我想是教师在做“无米之炊”,导致学生也做“无米之炊”;教师策略少,没有把准学生的兴趣点,导致作文难。在教学实践中,我试着借故事之“米”,让学生爱上写作。

一、故事帮忙,“爱上大米”

其实,故事就是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学生从小到大就是听着故事成长起来的,那些充满童真童趣的小故事,是学生成长的伙伴,我们不妨将那些学生喜爱的故事作为引其“出洞”的“大米”。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给他们讲加拿大著名童书作家彼得·雷诺兹《点》的故事,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一个叫瓦斯蒂的学生,美术课结束了却没有画出任何东西,他认为自己根本画不出什么。老师走到他跟前说,随便画一笔吧。瓦斯蒂认为老师在瞎耽误工夫,就随意地甚至带着情绪狠狠地在纸上戳了一个点。老师仔细地看了看,然后郑重地请他签上自己的名字。一周以后,瓦斯蒂在美术教室发现了自己的那张画。它已经被老师用精美的相框装裱起来,挂在了墙上。瓦斯蒂看着那张画,认为自己还可以画得更好一点,他就拿来从没打开过的颜料,在各种纸上尝试用各种方式画点。两周以后,瓦斯蒂的个人画展《点》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时一个学生告诉他,我多想像你一样,做一个艺术家。瓦斯蒂递给学生一张纸:“随便画一笔吧!”学生认真地画了一条线,瓦斯蒂认真看过后,说:“请签上你的名字。”

我告诉学生,像小瓦斯缔一样,从做一件最简单的事开始并坚持下去,你就会一步一步做更多更好的事,一路上还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

每周老师可以讲三个故事,让学生每天读一个故事,鼓励学生在故事中树立信心,开展“小故事大道理”的活动,让学生爱上听故事,爱上读故事。

二、“借米下炊”,三步走起来

学生惧怕写作文的原因,一是“无米下锅”,二是不懂得用文字表达。我们不如来个“借米下炊”。如何借“米”?借什么“米”?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生推介故事,教师分类筛选,巧设训练“陷阱”,慢慢引“鱼”上钩。

1.长故事缩写训练

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一个原因是不愿意多写字。缩写故事、转述故事能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实践中,我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一是用自己的话先说一说这个故事;二是写下记忆的内容;三是教给学生缩写和转述的方法。这样,三步走下来,学生由说到写,由易到难,再加上我们挑选的都是学生喜欢的作品,学生写起来兴趣很高。

例如,学生缩写的《爱心树》:“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和一个男孩是好朋友。每天男孩都跑来和它一起玩,小男孩要什么,大树就满足他什么。他们很快乐。可是,小男孩慢慢长大了,有时很长时间才来看大树。每次来看望大树,小男孩都向大树索取他想要的东西,每次大树都愉快地答应他。从果实到树枝再到树干……最后,小男孩老了,他又回来了。大树说:‘非常抱歉,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他说:‘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我太累了。’于是他坐下了。大树很快乐。”就这样,学生在转述过程中学会了讲故事。

2.短故事扩写训练

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大量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脑海中的形象丰富起来,尤其是那些自己喜欢、印象深刻的形象,学生们甚至可以背下来。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体悟到一些描写的方法。教师可先进行句子扩写训练,将短句扩展成长句,将一句扩展成两句,将三句扩展成一段。慢慢地,学生就会从简单记事发展到学会具体描述。长期训练下来,学生感觉自己的创作精彩多了。

3.听故事仿写训练

听故事仿写训练也是分两步走,先是训练片段仿写,然后仿写故事。

仿写要求有学生的创作,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写故事,或者发挥想象写故事。就拿《点》这故事来说,学生的仿写可谓内容丰富。有的学生回忆自己在第一次回答问题时得到老师的夸奖才有勇气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有的同学写自己因为数学老师的一句夸奖而成为班里的“数学大王”;有的同学因为语文老师的“你的语言有童趣,老师喜欢看你的作品”而备受鼓舞,成为班级的小诗人……这样的例子很多,在仿写中,学生构思故事的框架、布局的方法,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这样的一系列训练,由浅入深,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脑海中的故事多了,形象多了,思维被打开,遣词造句的能力提高了,开始观察生活,开始创作了。

三、“找米下锅”,我的作文我做主

学生们的兴趣来了,老师更要用好“鼓励”这一利剑,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于是,我开展了“我的作文我做主”的活动,让学生“找自己爱的米”,题目由学生定,题材由学生定。学生得到了尊重,热情被激发起来,“下炊”指日可待。

秋天来了,学生们推荐写《美味的水果》;学完老舍先生的《猫》,学生们就建议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冬天一来,我们就定下了“冬日之约”——等待第一场雪,后来一位同学建议来个“四季之约”,大家一起观察各具特色的季节之变。

看,他们笔下的冬天多有趣:“下雪了,雪飘到了树上和房子上,那上面都是白白的。树上的叶子都飘下来了,叶子在地上睡着了,雪花给叶子铺上了白白的棉被,叶子就不冷了。”

他们笔下的春天更美丽了:“花儿们都争奇斗艳,看谁最美。月季在枝头开出了很小很小的花骨朵儿,即将绽开自己美丽的笑脸。桃花开花了,杏花也开花了。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各自炫耀起自己的美丽。桃花像小姑娘抹了粉底,杏花像小姑娘抹了腮红。如果每两朵花是一对朋友,那不得有成千上万对朋友?春天来了,春天真的来了!”

四、激励、赞美,让兴趣不减

学生都渴望被肯定,尤其是当学生有了创作的热情,有了创作的兴趣,刚刚起步作文的时候,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除了语言的鼓励,当堂宣读以外,管建刚老师用班级报激励他的学生。我们还可以利用班级园地、班级博客、校刊等形式,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郭子健的妈妈说:“学生喜欢写作文,是从你们的班级博客开始的。老师的鼓励、家长的重视,还有小读者的赞美,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

在实践中,我发现其实学生有很多的潜能、优点等待我们去挖掘,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做一个有心人,做学生的朋友,想他们之所想,依照他们的兴趣,引水出山,再疏导成溪,汇成江河。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