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初中物理课堂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 投稿李成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912次
  • 评分4
  • 84
  • 0

刘登科

贵州省德江县钱家中学565200

【摘要】物理教师教学中,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实验,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使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究,按照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就一定能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使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我相信,物理课堂教学将会变得更加有效,也会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 鲜活 生动

随着中考的改革,物理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使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中,很多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不爱学习,上课不认真,爱开小差。作为教学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提高学生物理成绩,让物理课堂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呢?我认为:教师应在教学方法和技能上下功夫,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我的教学经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

物理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诚心诚意地关心爱护学生,发扬民主,让学生感到自己与老师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有问题敢向老师提问。现在农村学校中留守儿童是个普遍现象,对于这些孩子,我们不但要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更加要在思想上关心,让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重视他们,他们的成功有人分享,学习是有意义的事情。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表现也活跃和轻松,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

2.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物理实验,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后,他就会主动学习了。物理学是一门以现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做物理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严格操作、一丝不苟、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求实态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教学中多做实验,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学到的知识更牢固。实验室可以开设教材上的学生分组实验,还可以提供器材,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就他们感兴趣的实验进行探究,对实验设备做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发挥实验室的价值,让学生真正体会实验的意义和乐趣。

3.做好信息的反馈和评价,让良好的气氛在学生中形成

课堂上多采用激励评价手段,做好信息的反馈和评价,让良好的气氛在学生中形成。比如,上课时偶尔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抽学生起来回答,让个别想偷懒的学生感到压力。如果他上课不认真,对大家都能回答的问题回答不上来会让他觉得很没面子,而中学生很多时侯是很重视面子的,让不努力学习的学生感到有压力并能自觉学习,更能让学习刻苦的学生感到光荣,让他们都能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对上课分心的学生及时进行提示、引导,纠正他们的缺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要注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观察、提问、解题、讨论等不同方式进行及时的反馈和交流。经常让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再对他们的观点认识进行分析解释,让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他们知道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如讲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这样提问:两灯同亮同灭一定是串联吗?马路上的路灯是串联还是并联?通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能初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再稍加解释,学生就会彻底明白,再画出各种形式的电路图来让学生辨别,学生出错后再纠正。这样,通过及时反馈和进一步巩固、练习,对教学的内容学生就会很好的掌握。

4.让学生带着一种激动的情绪去学习和思考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每一节课都要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老师如果绘声绘色地经常补充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特别是物理知识在许多尖端技术中的大量应用,再加上一些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带着一种激动的情绪去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开的知识、真理感到惊奇。若能做到这些,就一定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探索科学奥妙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教学中,不断研究、探索,付出艰苦的劳动,精心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采用适合于自己和本校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既要拓宽广度,也要加大难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当堂巩固。加强物理课学法指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到精讲多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把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渗透到教学中去。比如,在讲了《浮力》一节后,为了让学生会应用浮力的基本知识解决一些实际同题,可引导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大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若在上面放一小木块,大木块的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若将小木块放入水中,液面如何变化?讲这个问题时,可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再提问并和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即判断液面升降的关键是看两种情况下,两木块总共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是浮力不变,液面不变;浮力减小,液面下降。学生掌握了办法,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能很好解决了。

为了检查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还可将此题再变化一下:若小木块是石块,放入水中后,液面如何变化?按照上题的判断方法学生是能够独立完成的。最后,再把这两种情况演示一下学生的印象会更深。这样,老师通过对这一例题的分析和正确引导,让学生既巩固了浮力的基本知识,也初步学会了应用。这比教师唱“独角戏”的垄断课堂的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物理学又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研究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因此,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实验,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使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究,按照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就一定能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使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我相信,物理课堂教学将会变得更加有效,也会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