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微课程的实施策略探究

  • 投稿鱼头
  • 更新时间2017-11-07
  • 阅读量151次
  • 评分4
  • 30
  • 0
顾建英

(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小学,215626)

摘要:微课程在内容、方法以及形式上具备诸多优势,将微课程引入品德课堂,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举措。

可从四个层面推进实施:一是生活化预设,动态化生成;二是多元化体验,情感化触动;三是生长式规划,发展性拓展;

四是开放化推进,整体性感知。

关键词:品德微课程 生成 体验 感知

微课程在内容上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以事论理,主题突出;在方法上,将原有课程内容按照学生接受规律分解成系列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方法灵活的微型课程体系,有深度,重启发;在形式上,声像兼具、以事释义、以微见远,关注细节、注重体验,集娱乐性、活动性、开放性于一体。将微课程引入品德课堂,不失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举措。遵循品德微课程的教育性、有效性、适切性原则,结合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可从四个层面推进实施。

一、生活化预设,动态化生成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微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找准课程与生活的“链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促发动态生成,使微课程成为助力学生深化理解的有效载体。

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富有特色的地方传统习俗。教学时,适时融入设计好的“家乡地方传统习俗”微课程,引导学生在了解各地民风民俗、洞悉它们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提升认知。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跃跃欲试地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当交流“身边的民风民俗”这一话题时,他们有的说:“听奶奶说,旧时家乡的农村每逢过节总有许多农户在田头焚烧枯草乱柴,俗称‘烧毛虫’,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现在这一习俗已经消失了”;有的说:“大年夜时,家家户户都要蒸糕蒸馒头,寓意来年蒸蒸日上”;有的说:“在我们家乡建造新房,当房屋造到上正梁时,一个泥瓦匠就会手拿糕团、馒头,口念吉祥话语,将糕团、馒头从房上抛下,俗称‘抛梁’,蕴含吉祥之意”……微课程有效架起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在动态化生成中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风俗文化与变迁,初步树立了移风易俗的观念,提升了道德认知。

教学五年级上册《让我们来寻根》一课时,针对学生对炎黄二帝较为陌生的学情,我设计了“寻根”微课程,并在教学中适时导入,鼓励学生课后到生活中搜集炎帝、黄帝的丰功伟绩。微课程的内容可视化极强,并留下了很多值得探究的“留白”,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通过请教长辈、咨询网络等多样途径进行资料搜集,对炎黄二帝产生了由衷的亲近感和崇敬感,并动态生成了自己的体悟,如有的认为炎黄二帝具有体惜百姓、一心为民的崇高思想,有的认为他们不因循守旧、创造求变的创新精神更值得借鉴。这样的微课程使用,很好地促发了学生的动态生成,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我再生”中得到了提升。

二、多元化体验,情感化触动

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德”与“行”脱节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找准学生的情感触发点,鼓励学生通过多元化体验,提升情感认知。微课程能够将难以用口述、板书表达清楚的抽象内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巧妙使用微课程,有效地将静态资源动态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多元化体验,是达成这一需求的捷径。

教学五年级下册《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课时,我发现班上学生对父母有不理解、抱怨甚至厌烦的情绪,认为父母养育自己天经地义,不应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管得太紧。对此,我设计了微课程“免费”。在播放十月怀胎免费、喂奶免费、洗尿布免费、陪伴看病免费、买衣服鞋子免费、吃饭洗碗洗衣免费、上学放学接送免费等伴有唯美字幕、柔美音乐以及感人画面的视频时,学生被震撼了,被感动了,有的还流泪了。在微课程营造的氛围中,他们的认知体验被完全激活,深刻地感悟到了父母的无私和伟大,也为自己的无知和不懂事而羞愧自责。找准了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不用苦口婆心,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学五年级上册《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我设计了“祖国祖国多美丽”这一微课程。当旖旎奇丽的黄山、磅礴逶迤的长城、富饶广袤的东北林海雪原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当富有激情的解说词回响在学生耳边时,每个学生都为祖国有如此壮丽的自然人文景观而动容,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三、生长式规划,发展性拓展

现行的品德教材资源不一定适合每个地区、每所学校甚至每位学生。品德课程的生长点就是利用能够引发认知冲突的、具有发展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进而自主解决学习任务。借助微课程,找准生长点,深化教学内容,不仅能拓展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的德行成长。

教学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时,我设计了“‘黄金眼’大搜索——寻找身边的规则”这一微课程,其中有一个环节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慧眼搜索“身边的规则”,并将这些发现放到微课程的“留白”中。该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行为

获得成长和发展。学生对这一设计非常感兴趣,他们很快就发现:在家里有尊敬长辈、孝敬长辈、积极做家务、不挑吃穿等家庭规则;在学校有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集体活动守秩序、上下楼梯靠右走、作业及时完成等规则;在公众场合有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物、游园时不践踏花草、

乘公交车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公开场所不大声喧哗 等社会规则。在微课程的引导下,在大搜索的尝试中,学生明白了生活、学习中时时处处有规则的道理。

教学三年级下册《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时,学生对“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两个概念的认知有些模糊,而这两个概念又是本课必须突破的难点,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也大有好处,可以说是具有生长性的知识点。对此,我设计了“公共场所中的公共设施”微课程。设计本课程前,我实地拍摄了学校、广场、公园、医院等“公共场所”的相关照片,还捕捉了学校的乒乓球台、宣传栏,公园里的健身器材、木凳椅子等“公共设施”画面。将贴近生活的相关内容画面分类融入微课程,并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很轻松就能分辨出“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的区别,还能活学活用,自己去实地观察,发现更多关于“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的实物。

四、开放化推进,整体性感知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使学生对具体问题形成整体性感知。

教学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一课时,我先带着学生走出校门,到某些景点、社区、自来水厂等地方进行现场调研,还鼓励学生通过多样途径寻找与环境相关的种种现象,并将这些内容融入了微课程设计。课上,播放了这部分微课程内容后,学生的交流兴致极高。待他们交流完感受后,我又顺势播放了微课程“小河在哭泣”的内容,其中融入了我在课前拍摄的家乡某些河流被严重污染的录像以及这些河流没被污染前的情形,并组织学生思考:“我们周围的环境状况如何?”学生发现,身边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已经很严重,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趁热打铁,我又播放了微课程中的“活动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知识竞赛、写倡议书等方式,抒发自己爱护环境、捍卫家园的决心,树立争做“绿色小卫士”的意识。开放化的调研方式,加上微课程的适时融入,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教学五年级上册《让我们来寻根》一课,我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事先设计好的“寻根”微视频,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祖国历史的悠久、先民的勤劳勇敢等相关文化资源。之后,鼓励他们走向课外,开展“沙上寻根”探究性活动,并及时将搜集到的资料上传到班级学习群,完善“寻根”微课程中“我的探寻”部分的内容。这样的拓展性活动深受学生欢迎,他们纷纷以小组的形式,走进沙洲文化,走近沙洲老人,多角度“寻根”,以更为宏观、整体的视角了解了沙洲,感悟到了家乡人身上勤劳朴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寻根情结”。

总之,充分发挥品德微课程的优势,引导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生活,在亲近自然、关注生活、聚焦社会现象的过程中自发自觉地进行道德思考,于入情入境中睹微知著,能够真正提升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